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

秦贵信

双月刊

1000-5684

jlndxb@vip.sina.com

0431-84532914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以反映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与植物营养、农业化学、农业应用物理、果树、蔬菜、园林、药用植物、贮藏加工、农牧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技术等专业的科研成果和开展学术交流为主要任务。国内外著名检索工具如《AGRINDEX》、《CABI》、《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均将本刊列为文献信息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豆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于寒松单单单吕博付洪玲...
    923-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因独特的营养价值使其在全球的农产品贸易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大豆蛋白的主要功能成分是β-伴大豆球蛋白(7S)和大豆球蛋白(11S),其潜在的保健功效和卓越的加工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介绍了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的结构、氨基酸组成、功能性质和主要分离方法,并对β-伴大豆球蛋白调控血脂、预防肥胖、非酒精性肝病和糖尿病以及大豆球蛋白降低高血压和心血管发病率等保健功效进行阐述,分析了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发展现状,以期为发展植物蛋白产品的多样性提供新思路。

    大豆β-伴大豆球蛋白大豆球蛋白保健功效发展现状

    ILCs的作用及在不同物种中的研究进展

    王军闳高明王春凤曾艳...
    938-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有淋巴样细胞(ILC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免疫细胞群,根据其转录因子的表达差异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亚群。过去10年来对ILCs的发现以及研究改变了对免疫调节的看法,特别是ILCs在维持组织稳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于ILCs在不同物种中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ILCs的亚群的详细分类以及在不同物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ILCs的生物学特性。

    固有淋巴样细胞免疫组织稳态转录因子

    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张超郑恩楠顾鹤南赵小勇...
    945-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陇青3号"水稻为材料,设置控制灌溉和漫灌2种灌溉方式,施氮量分别为0,60,85,110,135,160 kg/hm2 6个氮素水平,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光合作用、荧光特性、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灌溉方式下,施氮处理的全生育期比不施氮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分别增加了6。70%~31。74%,18。39%~49。04%和16。91%~38。48%(P<0。05);漫灌方式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增加12。13%~28。20%,14。40%~18。35%和0。40%~8。18%(P<0。05)。2种灌溉方式下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为150~350 µmol/mol,差异不显著(P>0。05)。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110 kg/hm2和135 kg/hm2施氮量处理的Fo,Fm,Fs及辐射利用效率(RUE)均优于其他处理。相比漫灌方式,控制灌溉方式的RUE值较大(1。60a>1。52c)。在农艺性状中,茎粗和叶面积对氮素吸收利用具有合理的临界值(135 kg/hm2),超过最佳氮肥施用量不利于水稻生长。株高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氮量160 kg/hm2最高。通过半变异函数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茎粗和叶面积具有中度的空间自相关,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异质性程度较高,说明由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程度较大,但株高的空间相关性较弱。综上,控制灌溉比漫灌氮素利用率高,最佳施氮量为110 kg/hm2。

    水稻灌溉方式施氮量光合作用农艺性状氮素

    4种喷雾助剂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豇豆叶片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王潇楠王思威刘艳萍孙海滨...
    956-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用于豇豆的农药喷雾助剂,使药液在作物表面起到更好的铺展效果。首先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豇豆叶片近、远轴面的叶片结构,然后通过测定接触角计算豇豆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最后测定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thiamethoxam WG)与加入4种喷雾助剂后,不同浓度药液的表面张力以及液滴在豇豆叶片上的静态、动态接触角。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不同浓度稀释药液的表面张力均大于豇豆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表明该制剂本身不能在豇豆叶片上很好地润湿铺展;当药液1 250倍稀释液分别加入助剂0。4%silwet stik、0。5%迈丝后,药液的表面张力分别为24。58 mN/m 和 31。07 mN/m,小于豇豆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32。31 mN/m。该药液1 250倍稀释液加入体积分数为0。5%助剂迈丝后,其动态接触角下降速率与其他3种助剂相比快,60 s后接触角为39。68°。因此在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喷施豇豆叶片时,建议在稀释倍数为1 250倍的药液中添加0。5%助剂迈丝,有助于药液在豇豆叶片上的润湿效果。

    助剂噻虫嗪水分散粒剂豇豆润湿性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

    对松材线虫胁迫响应的哈茨木霉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锴逯昕明周贺焦宁...
    962-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E15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胁迫下的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得到10个细胞色素P450(ThCYP)基因,依次命名为ThCYP1~ThCYP10。通过基因理化性质、系统发育进化关系、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基因结构分析、保守基序分析和启动子分析等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哈茨木霉E15 CYP基因进行研究。10个ThCYP基因在理化性质上基本相似,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线粒体膜上。通过将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CYP基因同哈茨木霉E15 ThCYP基因建立系统发育树,发现亲缘关系非常接近。在氨基酸多序列比对上,10个 ThCYP基因有多个保守位点共同组成保守结构域,其中包括氧结合结构域、K-螺旋序列、血红素结合位点保守结构序列。在基因结构上,CDS区域完整,并且基因长度基本相似。在保守基序上分析,发现10个ThCYP基因保守基序高度相似,拥有大部分相同的保守基序来发挥抗逆的关键作用。在启动子区域分析上,10个ThCYP基因有7个顺势作用元件中在启动子区域都有分布,主要是ABRE和CGTCA-motif,这些对松材线虫的抗逆发挥重要作用,其中ThCYP2有TC-rich repeats在启动子区域有分布,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对松材线虫的抗逆性。

    哈茨木霉E15松材线虫CYP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磁性灵芝孢子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研究

    陈玉宁申晓彤韩斌李景梅...
    971-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天然高分子材料灵芝孢子(Ganoderma lucidum spore,GLS)为模板,经丙酮脱脂、氢氧化钾溶液和正磷酸溶液处理后,发现GLS外壁孔隙明显变多且孔径增大,从扫描电镜图像中可以观察到内壁平整光滑,并形成内外贯通的孔道。随后,利用化学共沉淀法沉积Fe3O4纳米粒子,并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制备的磁性灵芝孢子(Magnetic Ganoderma lucidum spore,MGLS)进行分析,探究了MGLS负载罗丹明B(Rhodamine B,RhB)后的体外释放过程。结果表明:测试6,24,48 h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47。3%,88。4%和92。3%。这说明MGLS作为药物释放载体对RhB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灵芝孢子Fe3O4纳米粒子表征分析罗丹明B缓释性能

    2种灵芝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优化

    许琳刘洋张雪超胡清秀...
    979-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赤芝和无柄灵芝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比分析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离心转速对灵芝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优化制备条件,并初步探讨不同稳渗剂类型、浓度及培养方法对灵芝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赤芝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为菌龄10 d,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3 h,4 000 r/min离心,原生质体产量9。75×107/mL;无柄灵芝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为菌龄7 d,酶解温度31℃,酶解时间3。5 h,3 000 r/min离心,原生质体产量7。48×107/mL。灵芝菌株以0。5 mol/L甘露醇为稳渗剂,双层平板培养法(上层培养基琼脂体积分数为1。1%)进行再生,可以获得高再生率。

    灵芝原生质体正交试验再生率

    毛头鬼伞菌盖中蛋白质提取条件优化及氨基酸分析

    苏玉春俞佳宝李文君汪树生...
    98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超声辅助氢氧化钠碱法提取毛头鬼伞菌盖蛋白质,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料液比、温度、时间、超声功率、pH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液pH 11,提取温度5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60 min,超声功率为200 W,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33。18%。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氨基酸的组成,并通过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化学评分(CS)等指标对菌盖蛋白质进行初步营养价值评价。菌盖中氨基酸种类齐全,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5。9%,EAA/NEAA为0。58,符合WHO提出的推荐值。

    毛头鬼伞菌盖蛋白质提取氨基酸

    人参茎叶总皂苷对黄瓜种子萌发及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梁超赵春波张广臣皇甫丽云...
    995-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黄瓜秧苗质量,以黄瓜"津优35号"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人参茎叶总皂苷对黄瓜种子萌发和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质量浓度(50~100 mg/L)的人参茎叶总皂苷可以促进黄瓜种子的萌发;25~100 mg/L处理秧苗生长较好,对株高、茎粗、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及壮苗指数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0~100 mg/L处理有利于提高黄瓜秧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片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50 mg/L和200 mg/L处理不利于黄瓜种子萌发及秧苗的生长。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现:种子萌发100 mg/L处理最好,综合评分0。941;秧苗生长50 mg/L处理最好,综合评分0。951。综合分析认为,50~100 mg/L人参茎叶总皂苷能促进黄瓜种子的萌发以及改善秧苗质量。

    人参茎叶总皂苷黄瓜种子萌发秧苗生长隶属函数

    膜下滴灌和全量深翻秸秆还田对玉米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田伟刘新雨程佳赵敏池...
    1001-1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膜下滴灌和全量深翻秸秆还田种植模式对玉米田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种类和数量的影响,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种植模式玉米田较常规模式玉米种植田的粘虫、双斑萤叶甲和蒙古灰象甲发生量显著减少,地下害虫、玉米螟和蚜虫的发生量无显著差异;全量深翻秸秆还田模式玉米田较常规种植模式玉米种植田的地下害虫和粘虫发生数量显著增加,玉米螟、双斑萤叶甲、蒙古灰象甲和蚜虫发生数量无显著差异。2种模式玉米田较常规种植模式玉米田主要天敌发生的种类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

    玉米膜下滴灌全量深翻秸秆还田害虫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