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671-1580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就业的高职会展英语LEAP教学模式应用探析

    刘强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展经济愈发受到重视,由此衍生出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也逐渐受到教育界关注.在高职会展专业教学中,英语学科处于核心地位,是高素质、综合型会展人才职业规划和就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培养课程.在高职会展专业教学中重点做好英语教学,也能够全面助力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就业.本文围绕高职会展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优化,结合LEAP教学模式,探讨了该教学模式的应用重点,提出了几种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方法,总结了LEAP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以期为相关教职人员提供参考.

    就业高职会展英语LEAP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职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改革与探索

    周汀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在数字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面临着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从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应及时进行改革与创新,首先应优化课程设置,融入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与个性化培养;再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最后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职业教育教育改革

    创新服务机制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研究

    袁珺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背景下,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但是就业质量却并未同步提升,未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伴有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如何提升学生就业服务质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做好学生就业的专业指导与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推动高职院校持续发展.

    就业质量高职教育服务机制竞争优势校企融合

    协作学习中大学生深度学习水平研究

    姚奥兰李士平
    130-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协作学习是高等教育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学习者的深度学习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诸多研究表明,协作学习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浅表化现象,可能会影响学习者的深度学习.为此,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与协作学习的大学生深度学习水平进行了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深度学习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情感维度得分最高、能力维度次之、认知维度最低,其批判性思维与元认知能力亟须提升,并且在群体差异方面,大学生深度学习水平在性别、年级与专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文章基于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得出了三点启示:一是重视协作学习课堂结构化设计,赋能学习者深度学习;二是利用学习者个人学习情感特征,激发群体协作兴趣;三是综合协作学习工具与开展形式,加强学习者深度交互.

    深度学习协作学习大学生

    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宁崴殷佳慧孙淼张鑫...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其通过沉浸式的视听感受来感知美好的园林风景.本文以吉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体验感差等问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媒介对该门课程展开实践探索,旨在通过实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风景园林设计相关原则,掌握风景园林设计基本方法,提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

    虚拟现实技术风景园林教学探索

    面向新农科建设的"课—创—赛—产"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与构建

    王寅韩光李青澍李勇...
    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推进新农科建设和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吉林农业大学结合区域特色和学科优势,以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构建了贯穿本科四年一体化设计、模块化运行的"课内+课外"主辅结合实践课程矩阵,同时搭建了"6+6"交叉协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通过集成"一院一赛"学科竞赛与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形成实践"竞赛网络";通过拓展校内外资源,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实践育人新机制,促进产科教融合,最终构建形成"课为基础、创为驱动、赛为抓手、产为导向"的"课—创—赛—产"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为新农科建设和一流农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新农科建设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高校实践育人的思政价值与实现途径

    姚佳明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实践育人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实践教育遇到的问题和挑战,然后从实践教育的思政价值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最后探讨了高校实践教育的实现途径,包括开展多种途径的实践教育社会活动,构建实践教育的理论体系架构,创新实践教育的方法评价反馈机制,旨在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实践教育思政价值实现途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

    姜雪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和属性,应成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阵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都具有高度契合的立德树人元素,将两者有机融合是当下教育改革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性手段.通过融入思政教学、课后实践、新媒体平台等方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大学生的育人功能和属性.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培育路径探析

    刘峻源杨影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增强国家引领、创新高等教育、联动家庭力量、优化社会环境、提振学生自觉、完善评价机制等不同的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析,希望通过研究可以从理论层面为进一步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培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大学生良好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树立.

    大学生责任感使命感

    语言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综述

    汪兰战凤梅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教学知识融合了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是教师实践知识和专业身份的重要指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影响,既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授课质量,又对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为提升语言习得者的语言水平,语言教师们需要具备完善的学科教学知识.本文力图通过梳理学科教学知识在语言教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促进语言教师和教师教育者对学科教学知识的来源和发展途径的理解,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语言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发展语言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