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月刊

1671-1580

130117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区金鑫街333号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Jour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与策略

    王丽荣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途径,而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提高研究生培养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立足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反思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方式提出自己的思考。

    教学改革研究生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方式

    基于CDIO理念的“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为例

    龙诺春余丽红林春景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培养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电子信息类应用技术型人才,广东白云学院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3+1”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规格要求、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课外活动教学内容设置与企业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等几个方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

    CDIO“3+1”人才培养模式电子信息工程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应用

    靳海燕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发挥审计的预警和防范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领导干部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完善管理控制、约束经济行为、强化责任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审计评价角度出发,结合审计实践过程中评价指标的运用,对绩效审计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绩效审计

    留学生教育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模式探索

    宋硕申涤尘徐玲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等农业院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留学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深刻剖析了教师教学发展的必要性,从留学生教学水平提升的视角对教师教学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究。

    留学生教育高等农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模式探索

    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导向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

    邓丽君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是国际化社会赋予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而人才培养的最核心力量是教师。高校教师教学团队是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可以增进学校各方面的协作和整体能力,有效地提高组织效率。

    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建设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思想及对我国构建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启示

    刘立园武立栋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院是我国历史上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其蕴含的教育思想丰富而先进。这些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迪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思想,阐述了它对我国构建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思想和谐大学师生关系

    创新“十个一”方式,强化大学生党员教育

    高薇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采取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能够有效地补充传统党课培训形式的遗漏,进而提升教育培训质量,促进学生党员深入学习和领悟党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方针。学生党员通过不同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示范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提高全民政治素养发挥应有的作用。

    “十个一”创新方式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实践平台

    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途径探析

    李滟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本文通过调查了解了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情况,分析了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通过“思政课堂”、“隐性课堂”、“社会课堂”、“民族文化课堂”、“新兴课堂”五个主要渠道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途径

    “中国梦”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培养路径探析

    孟婷婷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主要后备力量。“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了更为成熟的历史时机,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培养传递了正能量。本文从开展“两课”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培养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中国梦”大学生责任感培养路径

    影响毕业生面向东南亚国家就业的因素及政策思考

    蔡其明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就业市场拓展已取得一定成就,输送了大批毕业生到东南亚国家就业。本文主要分析影响毕业生面向东南亚国家就业的因素,政府、高校以及一些相关部门也要据此制订相应的社会政策来保障毕业生在东南亚国家就业。

    毕业生东南亚国家就业市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