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水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水利
吉林水利

王跃刚

月刊

1009-2846

jilinshuili@163.com

0431-85317125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8220号

吉林水利/Journal Jilin Water Resources
查看更多>>水利建筑刊物。以科技交流为主,兼顾政策宣传与总结交流水利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经验,面向水利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梯级防护网对上游河道下切防护研究

    王冰炜郭志学钱撼张婧...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河流上游来沙量小于水流的挟沙能力,水流对河床冲刷侵蚀作用加强,发生持续性下切。在河道铺设防护网可形成抗冲侵蚀基面对抗水流冲刷,能够有效抑制河床持续性下切,但其下游的冲坑影响防护网自身稳定,建设梯级防护网叠加保护使防护形成整体效果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过 20 组室内水槽试验,研究梯级防护网对上游河道下切防护。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级防护网,梯级防护网保护的河床更快达到平衡,且平衡下切深度明显减小;虽河床抗冲防护效率随水流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但梯级防护网的防护效率明显高于单级防护网,水流强度相同时,梯级防护网防护效率随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在高水流强度下,网间距略大时,网间叠加防护失效,防护效率与单级防护网相当。

    河床防护梯级防护网下切深度防护效率

    基于MIKE水动力模型的淮河特大桥分离新建桥墩布置方案研究

    何向阳费晓磊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MIKE 21 二维水动力模型,对新扬高速淮河特大桥非正交跨河段的桥墩布置方案进行分析,从河道壅水、流态、流速变化等方面分析不同桥墩布置方案对淮河汊道行洪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新建的桥墩若与老桥对孔布置,壅水较大;桥墩若错孔布置,新老桥墩之间易形成绕流,流场对于桥墩的自身安全不利,影响桥梁安全;最终推荐新建桥墩与老桥对孔顺水流方向布置,并采用斜桥斜布方案进行桥梁扩建。本研究成果可为桥梁扩建方案比选提供依据,降低工程成本。

    MIKE水动力模型桥梁扩建淮河洪水影响分析

    基于泵后球阀调节的泵站输水系统水锤防护研究

    王建斌
    13-1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水工程作为缓解国内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的重要举措,其运行安全日渐成为研究重点。以西部地区某市输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水锤基本理论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设置空气罐防护的高扬程输水系统水泵掉电造成的泵后管道超压、应用泵后球阀调节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操作方式对泵后球阀进行开关,可有效解决输水管道超压问题,减小工程所需的空气罐体积,降低建设成本。

    水锤防护输水工程空气罐

    长距离输水工程埋地镇墩设计和稳定性分析

    姚夏繁曹亚萍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道安全是长距离输水工程设计中的重点,而镇墩在维持管道安全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某长距离输水工程,阐述了管道沿线的地质情况,通过对管线节点处布置的水平镇墩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发现镇墩的抗滑、抗倾覆均满足要求的结论,但低液限黏土处的镇墩地基可能会出现失稳。因此,对该处的镇墩地基以砂砾石进行了 1~2m的换填,以此修正地基承载力,保证镇墩安全性,同时结合基本资料与管道运行情况,对镇墩的体型和布置进行设计优化,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输水工程镇墩稳定性地基承载力

    某水利枢纽工程泄洪冲沙洞动床冲刷试验研究

    罗昌辉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水利枢纽泄洪冲沙洞,采用动床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消能区下游河床冲刷情况进行模拟研究,并根据不同泄洪工况冲刷情况提出优化思路和修改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对下游河床的冲刷深度及冲坑形状,冲坑最低点均在退水渠轴线上;在校核工况下最大冲坑深度可达 3。84m,钢筋石笼末端冲坑深度为1。38m。因此,退水渠末端防冲齿墙深度应不小于 2m,才可保证退水渠及消力池自身安全。

    泄洪冲沙洞水工模型试验冲刷深度

    信阳污水厂尾水湿地的设计要点分析

    刘亮钟沛胡玲柳卓...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湿地作为河湖水环境治理中水污染控制的工程措施之一,常应用于污水厂尾水提标改造。本文以河南省信阳污水厂尾水湿地项目为载体,介绍了关于复合流人工湿地设计的理论依据及其适用性,主要分析了人工湿地的工艺组成、配水方式、水位水头控制、防渗与防阻塞等设计要点,并对人工湿地的生态景观协调、植物搭配设计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河湖水环境的治理提供借鉴。

    复合流人工湿地配水方式水位控制水环境

    基于TOPSIS模型的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蓄水研究

    陈兴宇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洪水控制工程中蓄水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开展优选研究,以降低环境影响和优化工程效益为目标,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对堤防护砌、导(截)渗工程、塌岸护砌、淹没土地、影响排涝面积和需要处理建筑物等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和方案综合评价,得出各蓄水方案的环境影响综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评价方案3 在所有蓄水方案中表现最优,综合得分指数最高,说明该方案在环境影响方面具有最佳表现,有助于实现环境影响的最低化和工程效益的最大化,丰富蓄水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实践。

    洪水控制工程蓄水方案熵权法优选研究

    基于WOS对近十年土地利用变化及碳储量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全佳宾杜崇
    36-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影响土壤中有机碳的分布和储量,尤其是林地、草地与耕地之间相互转化时会伴随着碳交换的过程,从而影响着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陆地碳储量。目前,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为了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本文对Web of Science 上收录的 2014~2024 年的文献借助Cite Space软件针对发文量、研究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结论显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生命周期评价、土壤有机质(有机碳)、碳汇、数字土壤制图;而未来的研究可能更倾向于多学科交叉、多尺度集成、高精度模拟和动态评估等技术或研究方法深度探究土地利用对碳储量的定量影响,即如何结合国家政策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尺度对该研究领域进行精细化定量研究,进而更好地对土地利用加以管理,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碳储量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

    种植模式对农田水-沙-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研究

    刘帅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作物生产的过程中,由降雨、灌溉等因素造成的农田土壤侵蚀及氮磷流失会导致土地生产力退化,威胁粮食生产,因此需要分析农田土壤侵蚀及氮磷流失的影响因素。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保持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围绕旱作、水作及水旱轮作 3 种种植模式,对自然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及径流氮磷流失规律进行研究,明确流失特征,其结果可为农田水土保持和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土壤侵蚀种植模式氮磷流失

    基于PLUS模型的湘潭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多情景模拟预测

    张嘉洋杜崇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预测湘潭市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指导其制定可持续土地管理政策,以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通过PLUS模型,以 2000 年、2010 年、2020 年湘潭市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模拟 2030 年自然发展情景、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保护情景下土地覆被的数量与格局变化,对不同类型土地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LUS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可用来预测湘潭市土地不同发展情景的土地覆被数量与格局变化。其中,建设用地在 3 种模拟情景中占比均增加;耕地在耕地保护情景中覆被数量上升,在其余两种情景中数量下降;林地在生态保护情景中占比上升,在其余两种情景中均下降。通过对比 3 种情景,发现耕地保护情境下的耕地得到了良好的保护,生态保护情境下的生态环境虽得到了保护但耕地面积却减少了,需制定相应政策进行干预。

    PLUS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多情景预测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