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张瑞林

双月刊

1672-1365

jltyxb@sina.com

0431-85267651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2476号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为广大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专家提供广泛交流科研成果的信息平台,迅速及时反映体育科研动态、热点问题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身体"转向:论竞技体育之"体"的遮蔽与去蔽

    苏刚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身体"的角度,对竞技体育发展问题进行反思与展望。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身体哲学的视域,对竞技体育之"体"的基本属性进行阐释。分析了西方哲学中身体的隐匿与失落,阐述了竞技体育中"身体"的遮蔽及其异化。研究认为,竞技体育的兴衰,与西方传统哲学之于身体的隐匿与遮蔽密切相关。基于此,现代竞技体育发展应遵循一种"身体"转向的逻辑理路,规避竞技体育中作为主体的"身体"失落。同时,以重塑尊身取向为基础,以彰显身体形象为本义,从而重拾一种健康发展的取向与路径。

    身体转向竞技体育异化身体形象遮蔽去蔽

    户外运动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与路径探索

    李井海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带动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时代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带来历史最好机遇,也给乡村振兴带来便利。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逻辑思维等方法,分析户外运动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要素与中坚力量,发现户外运动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价值引导、价值锤炼、价值塑造的独特功能,通过找到户外运动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守正创新、整合优化、融通拓展、革新完善与锤炼磨砺的作用机制,以期户外运动产业得到更好地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户外运动独特价值产业带动路径探索

    北京市开展民族冰雪运动的价值、挑战与路径

    张帅常龙强杜贝贝赵文迪...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冰雪运动的发展历程进行脉络梳理,对北京市民族冰雪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整理分析,旨在发现开展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及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然路径。研究发现开展价值:扩大竞技冰雪项目组成,提升民族体育和文化自信;助力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促进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助力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丰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然路径:把握后冬奥遗产治理机遇,制定民族冰雪战略性发展规划;打造民族传统冰雪赛事,推动品牌赛事产业化发展;依托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协调民族冰雪运动走进校园;创新民族冰雪运动宣传方式,扩大参与受众宣传渠道。

    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冰雪冰雪运动应然路径

    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治理:目标、困境与策略

    原兴照亓圣华洪灯塔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治理的视角,全面审视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目标与现实困境,提出提升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治理效能的策略,旨在全面推进青少年身体素养的提升。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明确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治理目标与现存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在治理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包括学校体育资源分配不均、家庭和社会对体育教育认识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身体素养教育治理基础环境、完善青少年身体素养评价机制等策略。结论: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治理目标应聚焦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确保体育教育的优先发展,才能根本性提升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的治理效能。

    青少年身体素养教育治理

    "终身体育"视域下社区体育的发展:价值内涵、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吴林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社区体育的发展、构建服务全民终身体育的体系、促进"终身体育社区"的建设和推动"终身体育文化"的形成进行研究。结论:社区体育面临着理念认识不深,定位模糊,管理机制未对接并轨,课程与师资的特色性、专业性与稳定性欠缺,城乡社区体育发展"求同去异",实验区和示范区多而不均,监督与评估机制尚不完善,理论研究与体育实践脱节的问题。对策:推动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践行终身体育理念;厘清社区体育的定位,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对接并轨;加强"学研员""导学员""终身体育导师"队伍建设;以历史性、系统性、主体性、差异性思维促进城乡社区体育发展;推进社区体育实验区和示范区的均衡化和协同化建设;完善社区体育的监督与评估机制;以社区体育学科建设为抓手深化社区体育理论研究。

    终身体育社区体育体育文化

    我国城乡社会体育的历史演进、问题与路径

    叶光华刘晖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关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社会体育长期处于割裂的状态,但是随着城乡融合工作的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体育的融合发展成为未来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必然。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对新中国城市和乡村社会体育的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城市和乡村社会体育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的特点,把城乡社会体育关系演进分成了5个阶段,并指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认为,应加强政策引导与规划;推动城乡社会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坚持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同步共进;利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城乡体育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城乡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

    社会体育城乡融合历史演进路径

    体育品牌营销策略分析——以尤尼克斯(YONEX)为例

    廖岳莹黄亨奋王鑫鑫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的运动项目被更多地引入国内。中国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渐增多,体育运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纳。当前,全球体育品牌的竞争依旧十分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产品的精准路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羽毛球高端品牌尤尼克斯在中国的环境和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得出了尤尼克斯公司对我国体育品牌的启示:应重视产品公关和品牌维护、加大品牌活动创新、重视品牌代言人和进行合作创新。

    YONEX体育品牌品牌营销意义

    1995-2023年中国农村体育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

    朱治丞黄涵丽夏成前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农村体育领域研究的学术史梳理,揭示农村体育发展的趋势及内在规律,为推进新时代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满足农村人群更美好生活需求,提供参考借鉴。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使用知识图谱绘制工具CiteSpace,基于CNKI数据库高质量学术成果进行定量分析和归纳对比,多维度挖掘农村体育研究趋势及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近年来国内农村体育研究成果丰富;2。该领域已形成稳定学术团体,但合作程度有待加强;3。其他学科尚未对农村体育领域有过多关注;4。该领域内的研究动力大多来源于国家战略方针。农村体育的公共服务管理、体旅融合为代表的新兴体育产业、乡村节庆助力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扬和学校体育助力建设美好乡村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

    农村体育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研究热点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效率测度、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

    辛蕾李燕领
    5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体育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高效的公共体育服务有利于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本文运用超效率SBM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2016-2020年31个省份公共体育服务的静态与动态效率进行测度,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分析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整体公共体育服务效率不高,且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各省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区域间呈现出"中部>东部>西部"的发展态势;从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来看,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在大多数年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大于1,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其效率的下降主要受到技术进步的制约;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效率水平的区域差异在不断扩大,其主要来源以及贡献率排序为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及超变密度,中部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效率相对稳定,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效率存在一定的多级分化现象。

    公共体育服务效率超效率SBM模型Malmquist指数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

    师范类专业认证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李果刘京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探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通过文献分析和类型化分析方法,结合与22个省份23支代表队的深入交流,全面审视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针对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分离、学科教育竞技化、体育与师范教育不兼容、共性与个性教育不平衡等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策略:践行师德,通过构建课程思政目标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深化思政育人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机制;学会教学,通过融合学科知识与术科技能,推进教育见习与研习,加强导师制度,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学会育人,通过提升教育类课程的战略地位,强化教育类课程的内涵建设,促进体育教育与师范教育的深度融合;学会发展,通过激活学生中心教学模式,教师成长与个性化培训,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多维评价。

    师范类专业认证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