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中医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中医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曲晓波

月刊

1003-5699

jlzyybjb@126.com

0431-86172610,0431-86172609

130117

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吉林中医药/Journal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吉林中医药》创刊于1979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T2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第四届吉林省政府新闻出版奖(精品期刊奖)期刊。创刊40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提高办刊质量,树立精品意识,积极争创特色期刊,为吉林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化癥散积方联合顺铂对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袁璐刘扬扬徐晓浩王珊珊...
    461-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单独使用化癥散积方(HZSJ)或与顺铂(cisplatin,DDP)联合应用干预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探讨其治疗肝癌的潜在机制.方法 将HepG2肝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模型组、DDP组、HZSJ组、HZSJ+DDP组,采用CoCl2法诱导缺氧环境.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划痕试验验证HZSJ联合DDP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凋亡相关因子;网络药理学进行靶点预测;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ZSJ联合DDP对HepG2肝癌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 HZSJ和DDP可以显著抑制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且HZSJ与DDP具有协同作用,降低DDP的有效浓度;当低浓度DDP和HZSJ联合应用时,HepG2肝癌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凋亡数量显著增加,Bax/Bcl-2的比值显著增加,Cleaved-Casp-3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低浓度DDP不影响HepG2肝癌细胞的迁移,而高浓度HZSJ可抑制HepG2的迁移,当两者联合应用时能够显著降低HepG2肝癌细胞的迁移率;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HZSJ潜在靶点网络图,确定了HIF信号通路是HepG2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主要调节通路;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ZSJ和低浓度DDP联合应用时,HIF-1α和VEGF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HZSJ可以帮助DDP抑制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两者协同促进HepG2肝癌细胞凋亡,并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3以及迁移相关蛋白HIF-1α和VEGF.

    中医药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迁移肝癌

    重构本草——黄连

    张伟康梦娇苟筱雯汪选斌...
    467-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黄连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症靶为腹泻、呕吐、疮疡肿痛.标靶为高血糖、幽门螺杆菌阳性、心动过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止泻、降糖、抑制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抑制房颤、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本品毒性低,但是阴虚烦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泄泻患者慎服.临床使用剂量为1~120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黄连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黄连症靶标靶重构本草临床回归

    重构本草——知母

    丁齐又仝小林胡诗宛张伟...
    471-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知母功效主要为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症靶为发热、口渴、烦扰不宁、肺热燥咳.标靶为血糖升高.现代药理发现知母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降糖、改善气道炎症、缓解肺纤维化、镇静催眠、调节交感神经、抗肿瘤、降血脂等作用.本品苦寒滋腻而质滑,凡脾胃虚寒,寒湿内停,大便溏泄者忌服.临床使用剂量为6~90g,大剂量使用时,须注意避免知母苦寒损伤脾胃,可配伍生姜、干姜、草果、肉桂等辛温药物,并积极探索知母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

    知母症靶标靶临床回归

    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的历史衍变及研究进展

    许俊洁刘佳徐娇雅郑新春...
    475-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合地黄汤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收录方剂.通过整理古代医籍、现代文献,系统考证百合地黄汤处方来源、组方、主治等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发现该方最早见于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组方"少而精",主治百合病,后世医籍记载主治与原方基本一致.处方剂量、药味炮制及煎服法均沿袭原方,鲜有改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抑郁、失眠、抗肿瘤等作用,主要用该经典名方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心理亚健康状态等.通过全面文献考证,可为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的现代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文献参考.

    百合地黄汤经典名方历史沿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从"一气周流"角度探讨长白山通经调脏推拿治疗失眠的理论基础

    纪媛媛张红石刘杨圣洁郑旭...
    481-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失眠是临床的常见症,总病机以阴阳营卫失交,脏腑失和为主.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在治疗失眠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其原理是通过手法的作用使中焦脾胃升降有序,脏腑调和,气机通畅,促进阴阳、营卫、气血在全身周流,使阴阳相交,营卫调和,人体则可达到气调安神的状态.本文从黄元御提出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理论阐述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附验案1则以佐证.

    失眠一气周流长白山通经调脏腹部推拿

    郑氏"颈四步"手法辅助微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曹晶蕾陆泳孟晓耘
    486-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郑氏"颈四步"手法辅助微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选取本院在2020年5月-2023年5月间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将其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微针刀治疗,观察组予以郑氏"颈四步"手法辅助微针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项疼痛、颈项拘挛、上肢疼痛、活动不利、手指麻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d后、14d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予以郑氏"颈四步"手法辅助微针刀治疗,可明显提升疗效、改善症状,同时有效减轻疼痛、提升颈椎活动度、改善血液流变,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神经根型颈椎病微针刀郑氏"颈四步"手法

    火针治疗疼痛类疾病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高宁郭玉峰张培初储心乔...
    49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针作为传统针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相对于普通针刺,其高温热力从另一维度增加了对机体的刺激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应用火针干预疼痛类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归纳其主要通过调节热休克蛋白、调节免疫炎性反应、调节细胞间信号通路、调节神经细胞凋亡及再生、调节痛觉相关受体的表达等方面发挥治疗作用.火针作用机制研究数量与内容仍不充分,本文对当前机制研究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火针作用机制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