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曹铁

月刊

1000-9795

jmsjyxyxb@126.com

0454-6191326

154002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杏林路1877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uamjusi Education Institute
查看更多>>学术性刊物。以促进发展成人师范教育、普及九年制教育为主要目的,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人为本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路径研究

    李光辉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高职体育教学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在贯彻人本理念、重新定位教学核心和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方面。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连贯性和整体性的教学,并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并持续监测教学深化过程。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高职体育教学实践路径,进而全面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并使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得到有效培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高职以人为本体育教学

    《荷马史诗》中的两种时间叙事方式解析

    李寅秋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重量级的叙事史诗,《荷马史诗》的叙事中蕴含两种不同的时间序列——线性时间与循环时间。两种时间叙事折射出古希腊人看待自我生命的两条路径:发展与永生。线性时间观蕴含着古希腊人"凡人有朽"的生命观以及对现世生命发展的重视;循环时间观则更多寄托着古希腊人对事物永恒、凡人永生的美好希冀。解读时间书写,有助于进一步探寻时间背后古希腊人蓬勃的生命意志与积极的价值求索。

    《荷马史诗》时间线性时间观循环时间观生命

    民族融合视域下闽东畲舞舞台呈现形态创新路径研究

    黄为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东畲族传统舞蹈风格独特,但面临失传的危机,因此必须创新舞台呈现形态,融入时代发展潮流。基于民族融合视域的文艺美学指导思想,文章提出了塑造利于舞台呈现的民族融合艺术、发现利于舞台呈现的共同民族记忆、使用利于舞台呈现的时代精神主题等舞台呈现形态的理念主张;分析了创新多维载体,建立长效机制为闽东畲族舞蹈舞台呈现达成效果;结合闽东畲族舞蹈发展的历史现状,提出舞台呈现形态的创新路径,即升华深化主题立意、创新设计动作语汇、主动实现畲族元素的抽象化转换、积极探索舞台设计的跨界融合等四个方面,从而更好地做好传承与弘扬工作,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融合闽东畲族舞蹈舞台呈现形态创新路径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目标与培养路径研究

    王怡晴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课程思政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要求教师具备育德育人的能力与素质,并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具有思政意义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价值观等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辩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思政大学语文育人目标

    "互联网+"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研究

    周霞坤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新政策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不仅着眼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还强调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必须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潜力,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需求。

    "互联网+"背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教学策略

    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杨文明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也应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此一来,不仅能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果,也能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科学性与多元性。为探讨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有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意义与构成要素,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点如何建设有效的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高校体育混合教学课程改革

    短视频赋能乡村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张丽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短视频行业逐渐呈现出内容多样化、平台生态化及用户参与度高的特点。三农短视频是短视频精细化与垂直化发展的产物,能够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一个直观、生动的传播途径。同时,三农短视频也能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发展,吸引游客和投资,带动乡村经济的增长。本文从乡村文化传播下的短视频内容、特点出发,分析短视频传播的问题,提出以内容创造、运营推广、平台管理为主的传播路径。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乡村文化传播路径

    "叙事医学"视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唐娇莲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叙事医学发展理念的提出,将行为关怀、人文关怀等融入医疗服务体系。高校基于叙事医学的人文素养提升,要在充分明确叙事医学应用意义与医学价值的同时,做好对各类教育问题及教育需求的分析,进一步完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强化培养有效性,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更好胜任未来医学专业岗位工作提供多元化教育保障。

    叙事医学医学生人文素养患者

    国内乡村治理数字化的经验及启示

    孙天翼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而今,数字技术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动力和新途径,数字乡村应运而生。乡村治理数字化既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剂,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当前,在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由试点转向推广的关键阶段,对国内乡村治理数字化的经验进行总结借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我国在数字乡村建设终期评估中成绩突出的地区为案例,总结其可资借鉴的经验,以期能为我国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提供启示和帮助。

    数字乡村乡村治理数字化经验启示

    电影《瞬息全宇宙》的女性主义解读

    方绍润王禹丹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瞬息全宇宙》作为一部火爆欧美圈的电影,体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内涵。文章通过对伊芙琳从中国到美国的地域跨越,从女儿到妻子再到母亲这三个不同阶段身份成功转换的考察,发掘其对自我身份价值的认同。同时以伊芙琳为个案,展现了一种打破男性中心文化束缚的可能,在与男性的关系上实现了从对抗到和谐。她治愈了父亲的阴影,改善了和丈夫的关系,化解了和女儿的矛盾,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体现出了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本文主要从伊芙琳的多重女性身份的转变、女性意识的意象化表现和超越性别和谐关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重点探析伊芙琳如何实现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性别意识。

    比较文学《瞬息宇宙》父权制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