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纪志成

双月刊

1671-6973

jdrwxb@jiangnan.edu.cn

0510-85913522

214122

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严谨求实、实事求事、科学创新的前提下,将致力于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繁荣学术文化。努力把刊物办成有特色、高品位的学术理论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综合性期刊学科论文与专业期刊同学科论文影响力对比研究:以CSSCI收录经济学论文为例

    叶继元朱禹
    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业界关于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期刊中同学科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大小存在不同意见,亟须在更加系统化和细化的实证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应用引文分析法,以经济学论文为例,比较CSSCI来源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期刊中同学科论文的影响力,为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期刊同学科论文影响力评价提供一个方面的依据和参考。研究发现,虽然近年来CSSCI来源专业期刊论文的影响力整体上仍优于综合性期刊论文的影响力,但综合性期刊中的"综合性转型刊"已经与专业期刊的论文影响力无明显差异;综合性期刊内部的转型刊与综合刊的论文影响力在即年指标上亦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十几年来学界、期刊界、出版管理界有关综合性期刊要"转型"的呼声,经过教育部"名刊工程"、国家社科基金对学术期刊的资助和期刊社与学者的努力,已有所改变,并取得成效;综合性期刊的分类可以从所载论文的分类入手,以提高综合性期刊分类的精度,但基于论文分类的综合性期刊分类标准还需探讨和取得共识;期刊论文影响力的合理评价有利于期刊质量、贡献的评价。

    综合性期刊专业期刊经济学期刊论文影响力评价引文分析学术评价

    建构学术期刊自主评价体系的立场选择与思考

    袁曦临宋歌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期刊承担着学术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职能,构建学术期刊自主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促进中国学术的自主性和原创性。本文提出建构学术期刊自主评价体系的原则立场应秉持三点:传统性与当代性兼容,本土化与国际化并置,内生性与外生性兼顾。突破以期刊论文为对象,以被引率、被转载率等数据为主要依据的既有期刊评价模式,寻求以期刊本身为对象的学术期刊整体评价新模式,凸显期刊的学术引领功能和国际传播功能。

    学术期刊自主知识体系学术评价话语权

    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百年历程、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王秀良罗水杰
    2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针对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一百多年来,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经历初步探索、曲折前进、系统发展和开拓创新四个阶段,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涵盖科学指导、人民立场、问题导向、制度建构与明确定位等在内的丰富历史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应当在深刻梳理这些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将其与党的现实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在思想引领和实践行动上下功夫,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实启示。

    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进程历史经验现实启示

    共同机构所有权与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

    杜剑吴楠
    3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面临的气候转型风险更为严重。文章以2014-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促进了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协同治理观点得以验证。在作用机制上,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发挥协同、信息和监督等效应,有效推动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的披露。进一步研究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中更显著。最后,共同机构所有权驱动下的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行为能够提升企业绩效。

    共同机构所有权气候转型风险信息披露协同效应信息效应监督效应

    智能驱动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国家人工智能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高华川王划璞董珍
    5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否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文章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4-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交叠DID研究了人工智能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试验区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试验区内企业绿色创新,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人工智能试验区不仅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社会信任度、增加政府环保补助和加强企业间的研发合作来优化企业绿色创新的外部环境,还能通过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不确定性感知程度和增加研发投入来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状况,从而对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形成激励。异质性分析发现,当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较低、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较高、企业规模较大以及企业管理层具有环保背景时,这一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此外,人工智能试验区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较为显著。文章回应了人工智能试验区的建立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一重要问题,为我国加快人工智能与绿色创新的融合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绿色创新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交叠DID

    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以来的效果评估及发展对策

    王培刚曾欣彭迎新
    7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实现健康共同富裕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文章基于健康中国行动推进现状,旨在综合评估健康中国行动重点战略任务实施过程中的成效与挑战,为党的二十大以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及补齐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短板提供科学、有力的证据,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健康促进道路。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的成绩,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健康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健康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健康环境建设深入推进,健康支撑体系不断强化。然而,当前健康中国行动仍面临着城乡健康生活方式不平等、健康管理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质量仍需提升、多方参与健康治理合力有待加强等挑战。对此,提出推动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相衔接、构建高质量的大健康服务体系、数字赋能区域健康联合体建设、改革创新健康促进社会动员机制等对策建议。

    健康中国行动成就挑战对策

    从"数字难民"到"数字互惠":老龄网络文明建设与价值呈现

    黄璜宗昊
    8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积极老龄化"和"老年友好"理念驱动下,老年群体充分享受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服务带来的数字便利,老龄网络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日渐彰显。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法,以老年群体和老年群体网络媒体为研究对象,试图界定老龄网络文明的概念,分析老龄网络技术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的现状,特别关注成长中具有价值导向作用的精英老年群体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示范作用。研究发现,老龄网络文明仍存在数字鸿沟、老年刻板印象以及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本研究期望通过多维政策支撑、多元文化塑造、多重动力驱动,进而推动老龄网络文明建设。

    老龄网络技术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

    视觉叙事研究年谱

    崔华春武嘉玮
    10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觉叙事不仅反映了社会与科技水平的进步,同时还在不断重新定义人类感知和交流的方式。本文旨在系统梳理视觉叙事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脉络,以整合归纳视觉叙事的研究体系,并探寻其未来发展的可能。中西方结构主义与后现代文学的空间转向以及图像学、符号学领域的研究都为视觉叙事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根据与视觉叙事相关概念的提出与流行时间将其研究分为前视觉叙事时期(1766年-1966年)、经典与后经典视觉叙事时期(1969年-1997年)以及当代与未来视觉叙事(2003年-至今)三个时期。根据梳理发现,随着传播媒介的迅猛更迭与发展,视觉叙事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和跨学科化的趋势,可为解决社会问题、疏解设计领域的未来困境提供新的思路。

    视觉叙事视觉文化研究年谱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总目次

    114-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