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的Sihler's染色法显示成人输尿管和回肠壁内神经分布的应用.方法 选取教学解剖尸体中输尿管和回肠6具,最终获得12条输尿管和6段回肠进行改良的Sihler's染色法整体染色,于X线阅片灯下、组织压片、免疫组化观察输尿管和回肠壁内神经分支、分布、走形总结两者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规律及形态学特征.结果 大体解剖很难辨认输尿管的神经来源,可见回肠系膜内一些纤细的白色神经支进入肠壁.Sihler's染色后,见输尿管和回肠呈透明胶冻状,壁内神经支呈深蓝色,浆膜面更为清晰.输尿管外膜层内的神经与血管伴行,近似垂直进入管壁,逐渐向肌层延伸并沿纵轴分布;整体见管壁上、中段神经稀少,分支逐渐变细,相邻分支间交叉较少;输尿管下段神经较为密集,见经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成簇状进入输尿管下段向近端延伸的粗大神经支,分布密集,向上逐渐分出初级及次级神经支,相邻神经间有分支交错及伴行,每根神经的分支不在一个平面上固定,可观察视野内未发现神经节.回肠外形完整,浆膜层神经分支呈现深蓝色,与动脉伴行,并向肠壁分出初级及次级神经支,部分直接跨越血管网分布至肠系膜侧壁,到达肠壁的壁内神经环形、垂直分布于肠管壁,呈树枝状.相邻的神经分支相互交叉,每根神经束的分支不在一个平面上固定,可观察视野范围内未见明确神经节.Sihler's染色透明的输尿管、回肠切取组织压片:见两者神经纤维均由外向内至黏膜层分布,输尿管壁内沿纵轴走向,肠壁呈近似垂直向对系膜侧走向,呈网状分布,分支逐渐变细,神经纤维间明显交叉,均未见明确神经节样结构.免疫组化见输尿管肌内神经纤维呈束状、纵行分布,交叉较少;回肠壁内肌间有神经纤维网格状分布,肌间见有大量的神经节结构.结论 成人输尿管和回肠壁内神经能被染色,神经分布各具特色.壁外神经均伴随其支配动脉走行,壁内由外向内至黏膜层走行,分支逐渐变细,未见明确神经节.除黏膜下层外,管壁结构类似,环肌与纵行平滑肌均受内脏神经支配,器官壁外神经走向沿其动脉伴行,壁内神经有类似节段性分布规律,此结果可能为临床上回肠代输尿管类似原输尿管蠕动节律性及排尿的神经解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