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理论与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理论与教学
金融理论与教学

赵福春

双月刊

1004-9487

jrllyjx@163.com

0451-86143068;86143173

150030

哈尔滨市香坊区电碳街65号

金融理论与教学/Journal Finance Theory and Teaching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坚持社会主义期刊的办刊宗旨,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研究,普及和发展,反映金融学科科研与教学的最新成果,为繁荣社会主义金融理论的研究领域,培养合格的金融人才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FD-LSTM模型的金融信号去噪与预测

    王晋勋麦骏希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提高金融时间序列数据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将自适应Fourier分解(AFD)方法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相结合的预测模型.AFD是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拥有Fourier变换所不具备的自适应性,可以快速提取金融信号的特征,达到去除信号噪声污染的目的.而LSTM模型可以挖掘时间序列数据的依赖关系,对于存在长记忆性的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十分有效.基于AFD-LSTM方法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深证 700 股票指数,伦敦黄金现价和广东省碳排放配额(GDEA)价格四种金融信号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将其和自适应噪声完备经验模态分解方法(CEEMDAN)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AFD方法去噪后的金融数据所训练的LSTM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不依赖于LSTM模型的层数参数,稳定性较强.

    AFD-LSTM模型金融信号预测

    我国普惠金融政策"目标-工具"协同研究——基于2016-2022年文本量化分析

    周光霞裴盼盼谭业晓
    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政策协同理论,利用文本量化分析方法,构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对2016-2022 年中央层面的普惠金融政策文本展开内容挖掘编码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政策目标锚定机会平等和增强商业可持续性,政策目标组合平衡性和前瞻性不足;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均有使用,但对供给型政策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偏好,需求型工具相对不足;目标-工具协同性较弱,存在多数政策工具服务于少量政策目标现象,对金融风险防控目标和政策工具缺乏足够重视.优化政策目标组合、增强政策目标的平衡性和前瞻性、优化政策工具结构、提高工具和目标的协同是未来优化的方向.

    普惠金融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目标-工具"协同

    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升级与西藏高质量发展

    庞洪伟刘鑫雨
    21-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金融在此过程中存在不足,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结合形成的数字普惠金融,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促进经济发展.以 2011-2020 年西藏七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方面构建西藏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测度体系.用固定效应模型证实数字普惠金融会促进西藏高质量发展,通过中介效应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研究还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西藏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高于门槛值时,其对西藏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升级高质量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分析——基于282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

    萨茹拉马婷婷杜晓彤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理论的基础上,选取 2011-2020 年 282 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促进农村居民提高收入,且表现出区域异质性和门槛效应;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对农村居民有增收效应,而数字化程度不利于农村居民增收.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居民收入面板回归模型

    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17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

    刘涛杨宇
    38-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1-2022 年 17 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计算商业银行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成长性四个方面各指标的权重,求取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得分,构建score、roa、lr三个回归模型,进而分析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比率的增加,在短期内会对商业银行竞争力造成微小影响,长期来看,增加绿色信贷有利于商业银行竞争力增加;增加绿色信贷发放比率,资金流动性将上升.因此,发展绿色金融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绿色信贷商业银行竞争力

    经验模态分解:理论发展与金融实证进展

    杨铠杨玲玲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其演进过程,从初始的EMD到其改进版本包括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及结合噪声自适应方法(CEEMDAN).这些方法通过逐步引入噪声辅助、集合平均和自适应噪声控制等技术,克服了原始EMD在端点效应和模式混叠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了分解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此外,还探讨了EMD及其改进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金融资产价格的预测、金融资产定价机制、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进展.通过EMD及其衍生方法,学者能够有效地分解金融时间序列数据,揭示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市场波动特征,识别资产价格形成的非线性趋势和波动性聚集现象.这些应用不仅提升了金融资产价格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健性,还为复杂金融市场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了更为细致的分析工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MD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成熟,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并为未来的金融市场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方法支持.

    经验模态分解价格预测定价机制风险管理

    黑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实"策略

    李丹
    54-5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推进黑龙江省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新质生产力概念源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得以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其内涵特征规定了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创新,关键在于质优,本质在于体现先进生产力.黑龙江省发展新质生产力有着自身生产力要素的优劣势.据此,提出"三实"策略——实践创新、实体升级和实效监管,旨在为黑龙江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策略参考.

    黑龙江省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三实"策略

    区域数字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基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调节效应

    李从欣杨晓敏
    5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逐渐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两大主流趋势,高效的金融资源配置可以为绿色经济转型提供融资支持和风险管理.选取 2011-2022 年中国 30 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区域数字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数字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短期内发挥正向调节作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短期及长期内对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调节作用呈现异质性.从推动数字化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及加强区域合作三方面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绿色发展.

    区域数字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吗?——基于弱波特假说的实证检验

    殷阿娜邹琪
    71-7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为实现"2030 碳达峰、2060 碳中和"目标所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政策试验与政策创新.依据"弱波特假说"理论,利用 2003-2020 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Time-varying DID模型,实证分析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弱波特假说在该政策实践中成立.进一步构建DDD模型,探讨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影响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资源型城市、高碳行业和国有制企业中更为显著.为此,应进一步加强政策规划,优化政策措施和调整政策方向,全面推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弱波特假说

    新质生产力助推黑龙江省对俄金融合作优化路径探析

    李鹏褚凌云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提出的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为黑龙江省对俄金融合作再次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黑龙江省作为对俄金融合作的"先锋队",具有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在新质生产力的助推下,黑龙江省对俄金融合作的优化路径应从健全黑龙江省对俄企业金融服务供需机制,优化产业集群先导区质量,建立并优化金融信息平台三个角度重点加强,以期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指导思想贯穿于黑龙江省对俄金融合作的优化路径中.

    新质生产力对俄金融合作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