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终身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终身教育研究
终身教育研究

金南冬

双月刊

2095-6576

xuebao@jstvu.edu.cn

025-86265582

210036

南京市江东北路399号

终身教育研究/Journal Lifelong Education Research
查看更多>>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以广播电视、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等多种媒体为主要手段,基于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教学管理网络模式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省属本科院校。《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是由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990年创刊,半年刊;1994年改为季刊;1998年国内外公开发行,1999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2000年加入“中国期刊网”;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关注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刊登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突出本刊特色,辟有“远程开放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研究”、“终身教育研究”、“社区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特色栏目。 “远程开放”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的最重要特色,学报设立了以“远程开放教育”为主的特色栏目,积极关注远程开放教育的热点和广播电视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时、全面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据统计,近年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及选作索引的文章有二百余篇,在全国电大系统中名列前茅。 自创刊以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不断提高质量,创出特色,成为江苏广播电视教育系统重要的学术交流阵地,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多年来,获得过各种奖励:1996年,被评为全国电大优秀期刊;2000年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2年荣获第二届全国电大优秀期刊一等奖;同年,在第二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4年评为江苏省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推进老年教育的价值、经验与路径

    许浩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教育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社会主要通过教育法制、教育体系、教育模式的建设推动老年教育走向规范化、协同化、差异化.本研究立足国际经验,提出构建保障体系、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育资源、推进策略调整四大路径,以解决当前老年教育发展在制度、环境、规模和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积极老龄化老年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大国高质量发展

    文化适应理论视阈下老年人数字融入的文化困境及弥合策略

    安涛武俊学李同召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与代际数字鸿沟的双重制约,普遍存在数字融入的困境,这反映了当前社会文化结构的断裂.基于文化适应理论,老年人与数字文化存在"浅层整合"的文化适应状态,他们更愿意固守原有的生活方式,并未与数字文化进行有效整合.使用群体青年化是数字文化的主基调,导致了社会文化堕距,这是老年人数字融入困难的文化根源.老年人数字融入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社会媒体及家庭应从政策、技术、文化反哺三方面着手,同时开展数字素养教育,以促进老年人的数字融入.

    老年人文化适应数字媒介数字融入代际数字鸿沟

    高校数字化转型中数字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数字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实践和支持》报告的解读

    张昊刘永贵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帮助各国应对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趋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22年11月18日发布了《数字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实践和支持》报告.报告阐述了贯穿"规划与调整、教学实施、监控与反馈"三过程八维度的高校内部数字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方法,与由政策、资源、人和流程四维支撑的促进高校数字教育质量提升的外部保障体系构建方法.依据报告内容,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建设困局,从数字化教育顶层规划、数字化教育政策导向、高校师生数字素养培养及高校数字化教育质量监控四个维度提出了建设我国数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数字化OECD

    数字素养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启示

    汤倩雯张浩殷子涵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素养作为数字化时代人们不可或缺的能力,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发展领域之一.本研究基于CSSCI期刊中数字素养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数字素养的历史沿革、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进行梳理,探讨了数字素养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法.研究发现,我国的数字素养研究主要围绕转型期的数字社会建设发展、多元化的数字时代素养表达、国际性的素养研究介绍解读三个主题展开,重点聚焦于弥合数字鸿沟.研究从五方面提出建议:开展面向多样化群体的数字素养现状调查,构建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聚焦基于数字素养教育的跨学科整合,开发面向多元群体的数字素养教育系列课程,推动国民适切性数字素养教育体系的建设.

    数字素养数字素养教育数字社会文献计量

    书讯

    封2页

    敬请关注《终身教育研究》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