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功能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功能材料
金属功能材料

赵栋梁

双月刊

1005-8192

funcmater@126.com

010-62182679

100081

北京海淀学院南路76号

金属功能材料/Journal Metallic Functional Material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与钢铁研究总院合办的专业技术刊物,报道内容以永磁、金属软磁、贮氢合金和电池、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它高科技金属功能材料、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等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发展动向为主,并刊登大量国内外相关信息及市场动态。主要栏目有综合述评,试验研究,环球信息,简讯,工艺设备,理化测试和行业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镁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关键材料

    谢清水汪依依夏丽张一鸣...
    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镁离子电池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以及高体积比容量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广泛研究.然而,充放电过程中缓慢的Mg2+扩散动力学性能、镁金属负极表面钝化层的形成以及电解液对空气敏感、腐蚀性强与电压窗口低等问题阻碍了其发展和实际应用.探索合适的电极材料以及与之兼容性好的电解液对镁离子电池的发展至关重要.简述了镁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总结了镁离子电池正极、负极材料以及电解质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它们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推动镁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

    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工作原理

    残余Ti含量对H13钢中一次碳化物特征的影响

    黄宇肖丙政彭学艺邓伟...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室研究了残余Ti含量对于H13钢中一次碳化物特征的影响.通过实验室冶炼不同残余Ti含量的H13钢钢锭和有机溶液电解相结合的方法,从三维(3D)观察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残余Ti含量对于富V碳化物和富Ti-V碳化物的数量密度和平均三维尺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维观察更能真实反映H13钢中一次碳化物的相关特征,一次碳化物的三维形貌为典型的"树状"结构;随着残余Ti含量的逐渐增加,一次碳化物的数量密度和平均三维尺寸逐渐增加;当残余Ti质量分数小于40×10-6时,钢中仅存在富V碳化物,当残余Ti质量分数大于40×10-6时,钢中同时存在富Ti-V碳化物和富V碳化物;残余Ti质量分数的增加改变了一次碳化物的种类、促进了一次碳化物的提前析出,这是导致其数量密度和平均三维尺寸增加的直接原因.

    H13钢一次碳化物Ti含量凝固热力学计算三维形貌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可从水中去除尿素的钴镍混合氧化物材料

    36页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宋光远雷鹰陶磊李雨...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TiC+TiB)/TC4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钛基复合材料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PS)温度为1 000~1 150 ℃原位合成制备出体积分数5%(TiC+TiB)/TC4复合材料,TiCp和TiBw呈准连续的网状结构分布在晶界处.随着SPS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工程应变先增加后减少,并在1 100 ℃时均达到最大值1 722 MPa和28.31%,以此确定了最佳的SPS温度.当生成增强相后,复合材料的强度有所提高,主要归功于增强相的承载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和细晶强化.

    钛基复合材料SPS烧结温度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征稿启事

    43,92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与机器学习的碳含量对钢铁材料抗氢性能影响

    米志杉范秀如杨丽孙旭...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素体钢中的氢脆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热点,尤其是不同碳含量对钢铁材料抗氢性能的影响还不清晰.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铁-碳-氢体系高精度的机器学习力场(MLFF),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来研究不同碳含量钢中氢原子的扩散行为.高精度的机器学习力场利用神经网络(NN)模型学习多种构型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IMD)结果获得,为了保证机器学习力场能够很好地描述铁-碳-氢体系的统计特性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多种测试.利用该机器学习力场,对不同碳含量的铁素体钢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其氢扩散系数.结果发现,随着碳含量的增加,氢的扩散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建立的算法模型可分析碳含量对钢铁材料抗氢性能的影响,对钢铁材料氢致损伤研究及成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性原理机器学习分子动力学力场氢扩散氢致损伤

    相同截面面积不同截面形式的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

    詹界东王奕开
    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钢管混凝土构件替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不仅能够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还可以减少构件的截面尺寸,并且钢管混凝土柱有着强度高、质量轻、延性好、耐疲劳和耐冲击等优越的力学性能,除此之外,还具有省工省料、架设轻便、施工快速等优越的施工性能.为了探究试件含钢率、核心混凝土强度以及相同截面尺寸下的不同截面形式对于钢管混凝土柱轴心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方形和圆形钢管混凝土柱,并对其进行了轴压性能分析.研究发现,含钢率的提升对于圆钢管混凝土极限承载力的提升较大,核心混凝土强度的提升对于方钢管混凝土的极限承载力提升较大,而不同截面形式对于极限承载力虽有提升但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对于其荷载位移曲线有着较大的影响,从曲线上来看圆形试件相较于方形试件有着更好的延性.

    含钢率核心混凝土强度轴压性能ABAQUS

    热处理工艺对40CrNiMo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可魏宏宇魏伟张彬...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OM、SEM、EBSD和Vickers硬度计等手段,并结合低温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对40CrNiMo钢回火组织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淬火温度为700和740 ℃时,40CrNiMo钢的回火组织均为铁素体和回火索氏体,回火硬度基本相近,分别为196.2和194.0 HV;当淬火温度升高至850 ℃,回火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实验钢的硬度达到最大值235.7 HV,冲击功为26.3 J,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当回火温度为630 ℃时,不同淬火温度对40CrNiMo钢的冲击性能影响较小,-20 ℃的冲击功基本保持在26~30 J.

    40CrNiMo钢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回火索氏体硬度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国家新兴污染物研究计划实施计划"

    70页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廉价通用的阳离子置换方法,为多价金属电池提供高性能电解质

    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