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功能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功能材料
金属功能材料

赵栋梁

双月刊

1005-8192

funcmater@126.com

010-62182679

100081

北京海淀学院南路76号

金属功能材料/Journal Metallic Functional Material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与钢铁研究总院合办的专业技术刊物,报道内容以永磁、金属软磁、贮氢合金和电池、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它高科技金属功能材料、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等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发展动向为主,并刊登大量国内外相关信息及市场动态。主要栏目有综合述评,试验研究,环球信息,简讯,工艺设备,理化测试和行业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处理工艺对Fe73Si13B10Cu1Nb3软磁粉末性能的影响

    景宇飞赵放樊子民唐明强...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水气联合雾化工艺制备了Fe73Si13B10Cu1 Nb3合金粉末,研究了热处理温度与时间对粉体性能及软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与热处理时间的延长,α-Fe与Fe-B相的结晶体积分数逐渐增大,晶粒尺寸也逐渐增大.580 ℃、60 min热处理后的Fe73Si13B10Cu1 Nb3合金粉末有优异的软磁性能:Bs=139.67emu/g、Hc=6.54A/m.

    Fe73Si13B10Cu1Nb3软磁粉末水气联合雾化法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

    用于析氢反应的单层SbC负载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设计

    孟宇菲胡学敏杨澜叶原丰...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高效的电催化剂用于析氢反应(HER)对于满足未来大规模氢能需求具有重大意义.鉴于二维材料和单金属原子独特的结构优势,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 10种不同过渡金属负载在单层碳化锑(SbC)上的HER活性.结果表明,Ir-SbC不仅热力学稳定,且吸附氢中间体后的吉布斯自由能值(△GH*)最优(仅为-0.016 eV),非常接近于0;进一步分析H-Ir-SbC的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发现,在-5到0 eV能量区间内,Ir和H之间发生了峰的交叠,说明它们存在键合相互作用和电荷转移,预示着Ir-SbC是一种潜在的有望替代铂等贵金属的HER催化剂.

    析氢反应碳化锑单层过渡金属单原子密度泛函理论

    酸浸-氯化银比浊法测定氟化稀土中氯离子含量

    张丽伟权龙海徐艳艳高立红...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样以硝酸和过氧化氢浸取,在稀硝酸介质中,氯离子与银离子形成氯化银胶粒,在稳定剂丙三醇的存在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比浊,根据标准工作曲线确定氯离子含量.确定了最佳的酸浸条件、最佳的比浊条件,并进行了结果比对试验.检出限为0.001 2%(质量分数),检测下限为0.004 0%(质量分数).试样氟化镝、氟化镨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8%、3.25%,该方法的精密度好、稳定性高.

    氟化稀土氯离子比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改性钴酸锂实现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突破

    53页

    温度对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影响

    纪柯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酸铁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硬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着电动汽车的运行效率,故提出温度对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影响研究.选取适当的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制备磷酸铁锂电池,制定温度控制程序与充放电循环测试方案,确定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指标,进行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实验,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磷酸铁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为0~40 ℃,在此温度范围下,电池容量、电池内阻、电池能量密度、电池功率密度、电池循环寿命、电池电解质的性能最优.

    电动汽车温度变量充放电循环性能影响数据分析磷酸铁锂电池

    美国国防部拨款2300万美元提高本土铝铸件产能,增强国防供应韧性

    61页

    美国科学家结合AI与X射线技术开发出材料"指纹"技术

    61页

    油气田环境用不锈钢容器的腐蚀倾向

    肖人勇吴超贾海民童根...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经整体焊后热处理的不锈钢覆层材料(304L、316L),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其在油气田环境中的晶间腐蚀开裂倾向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环境中,材料的开路电位较自腐蚀电位正,无外加电位情况下即存在腐蚀可能性;经双环电化学动电位法测定标准溶液中的304L晶间腐蚀敏感值为0.036 00,存在晶间腐蚀可能性,316L晶间腐蚀敏感值为0.000 02,无敏感性;为确定材料在实际工况下的敏感性,采用相同方法进行在模拟环境中测定,发现两材料始终处于活化状态,无晶间腐蚀特征曲线出现.经光学显微镜验证,材料以点腐蚀损伤为主,无晶间腐蚀开裂敏感性.在容器定期检验、RBI检验中也无需考虑晶间腐蚀开裂性.

    油气田不锈钢热处理晶间腐蚀电化学

    n型氢化纳米晶硅薄膜在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靳果王记昌闫奇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电子传输层的低温制备工艺是影响其光电转换效率和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将n型氢化纳米晶硅薄膜作为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电子传输层,研究射频功率、掺杂浓度等制备参数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得到暗电导率、光透过率、表面形貌适用于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电子传输层的n型氢化纳米晶硅薄膜低温制备条件.经过界面优化处理的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4.66%,推动了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发展,为制备高性能的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电子传输层n型氢化纳米晶硅低温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被动辐射冷却材料,该材料具有优异辐射冷却效果

    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