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建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建材
江苏建材

张岚嵘

双月刊

1004-5538

jsjcbjb@163.com ZLR1165@yaoo.com.cn Jacqui@126.com

025-86632890;86637559

210008

南京市云南路31-1号

江苏建材/Journal Jiangsu Building Materials
查看更多>>江苏省内唯一的建材综合科技期刊,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为宗旨,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以促进建材行业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传播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新标准,介绍产业政策、产品标准、行业发展、市场动态、科学管理经验,推进科学管理为主要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页岩陶粒的改性技术与应用场景

    李金林李林峰肖自为龚弦...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页岩陶粒是一种强度高、绝缘性能良好的轻质材料,其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文章首先介绍了页岩陶粒的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其次讨论了页岩陶粒改性的不同方法,如热处理技术、表面涂层技术和复合材料技术等,最后针对改性后的页岩陶粒在轻质混凝土、隔热材料和吸声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

    页岩陶粒改性技术建筑材料轻质混凝土复合材料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氯氧镁水泥强度预测模型

    周爱萍陈瑞杰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响应面分析法(RSM)建立一个预测氯氧镁水泥(MOC)强度的模型,优化其原料配比以提升其抗压强度。研究发现,MgO/MgCl2和H2O/MgCl2摩尔比显著影响MOC的抗压强度,基于RSM优化,开发了一个易于操作的Matlab图形用户界面(GUI),实现了在已知轻烧氧化镁活性条件下,快速预测MOC的最优配比及其抗压强度。本研究为MOC的配比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通过建立预测模型,为MOC及其他胶凝材料的应用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和方法,有助于推动MOC在建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氯氧镁水泥响应面分析法抗压强度Matlab模型

    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叶鹏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剪力墙结构中的力学性能,依托福州市仓山区某建筑工程项目,采用试验分析的方法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普通混凝土剪力墙施加荷载,研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的变形特征、延性特征和疲劳特征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UHPC剪力墙试件荷载-位移曲线具有明显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失效阶段的三个阶段特征,弹塑性特征明显,耗能能力优越,而普通混凝土试件失效阶段不明显;UHPC组合混凝土剪力墙试件与普通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承载能力相当,但UHPC组合剪力墙较普通混凝土剪力墙的正向延性系数、负向延性系数和平均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 22。4%、5。8%和9。7%;两剪力墙试件的刚度退化过程分为快速退化阶段和缓慢稳定阶段,UHPC较C25混凝土构件的抗疲劳性能有所提升,但提升效果不显著。

    超高性能混能土(UHPC)剪力墙试验分析力学性能

    投稿须知

    《江苏建材》编辑部
    41页

    高温环境下建筑材料性能变化对建筑安全的影响研究

    杜会军
    42-4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温环境下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探讨了这些变化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风险。

    高温环境建筑材料性能变化建筑安全

    粉煤灰混凝土抗冻性及抗渗性研究

    庄志伟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粉煤灰作为一种环保型混凝土掺合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其加入混凝土中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固体废弃物的产生,还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各项工程性能。为探究不同粉煤灰掺量下对混凝土抗冻性及抗渗性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以粉煤灰掺量为5%、10%及15%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的混凝土在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作用下其质量损失率要明显小于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均不断减小,但未掺入粉煤灰的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要明显大于掺入粉煤灰的值,掺入粉煤灰后混凝土的渗水高度显著下降,在掺入粉煤灰后混凝土的抗渗性显著提升,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得到不断提升。

    粉煤灰惨料混凝土抗冻性抗渗性

    RAP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尹研婷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重点研究RAP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将RAP掺量分别设为10%、15%、20%、30%、50%,进行了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低温弯曲试验、车辙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RAP掺量下,RAP掺量的增加会使再生沥青混合料承载能力、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明显提高,抗裂性能降低;在RAP掺量增至50%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均明显降低;综合考虑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现场施工难度、材料的路用性能及旧料的利用率,建议RAP最佳掺量为30%。

    再生沥青混合料RAP掺量设计性能

    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沈海平吴天翔姚小燕吕竟辉...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研究了 DN高模量抗车辙剂的掺量对沥青混凝土耐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DN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凝土试件的动稳定度不断增大;而沥青混凝土的低温弯曲应变、浸水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其中抗车辙的用量为0。5%时,沥青混凝土试件的低温弯曲应变、浸水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2 792 µe、91。2%和92。6%。

    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耐高温稳定性

    水泥三氧化硫含量检测中滤液洗涤次数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袁乐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三氧化硫含量是一项重要指标,影响水泥的诸多性能,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滤液洗涤次数费时费力影响检测效率,假设滤液洗涤次数与水泥三氧化硫的含量存在固定关系,即Q=Kn,只要求出系数K,在以后的快速试验中,只需测定滤液洗涤一定次数所对应的三氧化硫含量,乘以系数即可求得最终的三氧化硫含量,通过分析大量试验数据,证实了想法的可行性。对比不同种类水泥,经过大量试验,发现滤液洗涤次数与最终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检出率呈现很强的规律性,经过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表明在洗涤1~3次时,三氧化硫平均检出率为92。2%,洗涤4~6次平均检出率为97。5%,洗涤7~9次平均检出率为99。2%,据此经过数据整理推导出洗涤6次的检出率数据乘以系数1。03约为最终标准数据,经过验证,符合率介于101。1%~103。6%,由此可以大大提升检测效率。

    水泥SO3含量滤液洗涤

    砂土侧移对桩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李孙坡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桩周土体发生侧移的桩土作用机理复杂,为研究砂土位移过程中桩径、侧移速度和砂土孔隙率对桩身接触力和桩周土体接触力的影响,建立PFC2D离散元模型对砂土侧移过程中桩土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体侧移量增大,桩基迎土侧形成致密区,背土侧形成松散区;随着桩径和加载速度增大,桩基迎土侧致密区和背土侧松散区将会扩大,且最大桩土作用力线性增加。随着土体孔隙率的减小,松散区范围将减小,致密区则会增大,达到稳定阶段后的桩土作用力随孔隙率的减小而近似线性增大。

    被动桩土体侧移砂土绕流接触力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