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仿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

吴连伟

月刊

1006-9348

kwcoltd@public.bta.net.cn jsjfz@compusimu.com

010-68767186

100037

北京海淀阜成路14号

计算机仿真/Journal Computer Simul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促进我国仿真技术交流和发展,既总结过去、探索基础理论,又跟踪发展前沿,重点报导仿真应用成果。现已是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于2003年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优秀期刊。同时被选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文献检索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现已成为仿真技术领域中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特高压直流一次设备运行状态k-means聚类监测仿真

    宗万里黄燕燕罗志恒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特高压直流一次设备运行状态异常可能导致电网运行不稳定的问题,提出特高压直流一次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方法,并进行仿真分析。首先构建基于能量均衡的动态分簇算法,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特高压直流一次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利用k-means算法动态分簇,通过竞争函数和能量比平衡各簇能量,并在簇中划分节点为不同等级节点,高效采集一次设备运行状态数据。采用改进的稀疏主成分分析法选择采集到的一次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关键特征,最后将特征选择后运行状态数据输入至训练完成的BP神经网络中,实现特高压直流一次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优异的数据采集能力,并且运行状态监测中的PR曲线和ROC曲线更为理想,同时AUC值更高。

    特高压直流一次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稀疏主成分分析法BP神经网络

    基于FBD法的配电网设计指标智能检测方法仿真

    胡诗尧荆志朋柴林杰
    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配电网设计指标检测系统与分布式能源的高速发展相驳,安全、稳定的指标体系无法完全反映出新形势下电网的经济性与可持续性优势,为提高配电网设计指标的完整性与检测稳定性,基于自适应卷积网络与FBD等效配电网构建出FBD-ACNN配电网指标智能检测模型。模型首先对采用FBD算法将设计好的配电网系统进行等效,提高配电网指标的获取能力;然后从安全、可靠、环保与运行四个方向,分别构建配电网设计一、二级指标待检测体系接着对获取的配电网四类指标进行去量纲化处理,提升指标检测模型的建模效率;最后将Adam算法与退火算法有机融合,提高卷积网络的指标权重与网络学习率的自适应调整性,构建出配电网指标智能检测模型。基线算法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PGI指标检测数据上,较其它三类基线检测算法相比,FBD-ACNN算法的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均为最优值,这表明提出的算法在实际数据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且最优值说明该算法的稳定性与泛化性均较好。综上,提出的FBD-ACNN算法能有效的将新能源体系纳入配电网设计指标检测中,且提升了检测的稳定性与泛化性,在智能计算机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配电网设计指标检测体系自适应卷积网络

    映射关系下多模态微电网数据实时检索仿真

    王璠汪江温炜李月华...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微电网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数据特征挖掘难度大,降低了实时检索的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映射关系的多模态微电网数据实时检索方法。利用Borderline-SMOTE算法扩充微电网数据类别中少数类的样本数量。采用循环注意力机制映射关系法对扩充后的图像信息和文本信息进行对齐,使数据检索模型更容易挖掘数据特征。使用深度全连接网络构建数据实时检索网络模型,通过对齐图文信息进行分类输出检索结果,并通过softmax函数约束检索结果,使数据检索模型输出结果与实际需求一致,提升多模态微电网数据实时检索精度,以便及时发现微电网运行故障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映射关系的数据检索方法能够准确找到与实际需求相匹配的数据,并且表现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双向编码器微电网数据跨模态注意单元深度全连接网络

    变光照下基于改进的deeplabv3+的车道线检测方法

    陈涵露宋小军
    178-181,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因变光照环境下车道线特征难提取、目标难捕捉,导致的检测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v3+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采用小线段形式建立车道线数学模型,利用线段拟合方法计算左、右两侧车道线上各点间的对应分布距离差值,通过差值比对获取两侧各点的对应关系,定义阈值约束检测目标的最大范围。采用改进deeplabv3+算法建立图像网格,网格四个边界置信度相等。获取车道线检测最佳阈值,将光照环境下车道线变换参数作为对比空间阈值,实行目标数据比对,并通过寻找峰值来得到精准度最高的检测数值,完成车道线检测。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的检测精准度高、误检率低,能适应不同的变光照环境。

    变光照环境车道线检测图像网格置信度

    考虑失磁故障的PMSM改进滑模速度控制

    何静李希宇贾林
    182-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存在的幅值失磁而导致控制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结合磁链在线观测的改进滑模速度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幅值失磁和磁链变化率的PMSM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等速趋近律的速度外环滑模控制器。同时,为了提高滑模速度控制器对失磁故障的抗扰性,采用滑模观测器对磁链变化进行了实时在线观测,并同步更新控制器中的参数。最后,通过与PI控制和滑模速度控制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方法不仅能够实时跟踪磁链的变化,而且有效的提高了控制系统在失磁故障下的动静态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失磁故障滑模观测器滑模速度控制器

    基于LDA模型的地铁施工安全事故聚类研究

    许又文严心娥郭亮季日臣...
    189-193,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在文本数据挖掘、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处理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在地铁工程中应用较少。针对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分类精度和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DA主题模型的聚类算法,利用PYTHON 3。6 编程来实现安全事故案例数据预处理、建模、可视化、模型优化和聚类分析,融入面向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分类词典,实现对工程安全事故的准确分类。通过获取以功能性能和接口等需求为导向的隐含主题,有效提高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分类的准确度。

    地铁施工事故分类编程聚类分析准确度

    非限位铝合金定位器的疲劳强度仿真研究

    郑菲戢敏陈立明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触网定位器的疲劳强度是影响其服役安全的重要技术指标。在对国外某型非限位铝合金定位器疲劳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定位器进行了疲劳试验,分别得到三种工况下定位器的应力循环次数。通过有限元法对多种工况下定位器危险截面的疲劳强度进行了校核,并估算了其疲劳寿命。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上研究为国外某型高速定位器在我国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定位器的工作性能研究及其优化设计效果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定位器疲劳试验疲劳强度疲劳寿命有限元仿真

    基于GCA-YOLOv5s的行人检测算法

    张求星杨芳华李峰赵李萍...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网联汽车行人目标检测准确性和实时性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改进的行人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幻影模块替代传统卷积,在保证模型准确度的前提下,降低模型复杂度,从而提高模型实时性。然后,将坐标注意力模块引入特征提取网络获得重要特征,提升行人检测准确性。最后,针对损失函数计算的弊端改进边界框损失函数的计算方式,在现有损失函数中引入power变换,以获得更高的边界框回归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模型在Widerperson数据集上进行实验mAP达到70。8%,相较原算法提升2。6%,检测速度达 61FPS。所提算法较主流算法准确率和检测速度均有所提升。

    目标检测坐标注意力行人检测深度学习

    可抵抗团雾的无人机航拍图像去雾算法

    韩丽黄冠王沛祺刘岩...
    205-209,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人机航拍技术的进步推进无人机航拍高度和视场不断增加,视场和拍摄高度的提高导致雾天环境下更易捕获团雾图像。现有去雾算法大多针对图像传感器低视角下所捕获的均匀雾图进行处理,而对无人机在高度视角下所捕获的团雾图像去雾效果较差。提出一种可抵抗团雾影响的无人机航拍图像去雾算法(MLD-Net)。通过引入匀光模块对图像团雾区域特征进行均匀性调整,增强图像因团雾遮挡导致的局部过暗所带来的细节损失,提升图像质量。提出的MLD-Net网络输出图像在信息熵、平均梯度等评价指标表现优于现有研究成果,输出图像细节特征丰富,更易于后期高级算法处理。所提出算法不仅适用于非均匀团雾情况下,同样适用于薄雾和浓雾情况下,航拍图像去雾效果显著。

    无人机航拍团雾图像去雾算法信息熵平均梯度

    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的预编码与相移联合优化

    姜文超李春树贾兴宁
    210-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多用户多输入单输出(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MISO)通信系统基站发射预编码与反射面离散相移参数联合优化难的问题,提出一种IRS辅助多用户加权总速率最大化优化算法。首先通过对该IRS辅助通信场景进行数学建模,考虑IRS相移参数离散特性,以最大化用户的加权总速率为目标建立一个基站发射预编码与IRS相移参数联合优化问题。然后利用块坐标下降算法(Block Coordinate Descent,BCD)将问题变量解耦,最后通过加权最小均方误差(Weighted Minimum Mean-Square Error,WMMSE)及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基站预编码与IRS相移参数分别进行迭代求解。仿真结果显示所提WMMSE-GA算法收敛性能良好。通过对发射预编码与IRS相移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控,IRS能够提升通信系统的总通信速率。

    网络优化智能反射面预编码遗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