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仿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

吴连伟

月刊

1006-9348

kwcoltd@public.bta.net.cn jsjfz@compusimu.com

010-68767186

100037

北京海淀阜成路14号

计算机仿真/Journal Computer Simul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促进我国仿真技术交流和发展,既总结过去、探索基础理论,又跟踪发展前沿,重点报导仿真应用成果。现已是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于2003年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优秀期刊。同时被选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文献检索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现已成为仿真技术领域中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境群体性事件初期阶段的三方演化博弈分析

    祁雪婷卜凡亮
    341-346,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群体性事件呈"井喷式"增长。公众在事件的发生初期参与决策,可有效防止冲突的发生。为改善邻避项目决策阶段的公众参与状况,以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初期的地方政府、投资企业和周边公众三个主要利益相关方为研究对象,运用进化博弈理论,探讨不同利益诉求下对三方战略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方利益的主体在充分沟通,秉承"政府主导、企业尽责、百姓拥护"的基本原则下,能够主动化解矛盾,减少群体性环境事件的发生。

    进化博弈环境群体性事件仿真分析

    基于残差网络的数字仪表检测方法研究

    隋涛冯永新史帛加钱博...
    347-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式仪表在工业应用和实验室测试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文本检测对数字式仪表读数识别的准确率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优化读数区域的文本候选框的检测性能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获取不同型号和不同种类数字仪表图像的读数文本区域,基于残差网络设计带有不同卷积核数量的标准残差结构。然后将应用该结构的RegNet模型集合和DBNet模型相结合,搭建了文本检测模型集合,具有快速、高效并且可以适用于大多数型号的数字仪表等优势。经实验表明,改进的检测模型在多个性能指标上均优于传统模型,说明该网络可以准确的检测出数字仪表读数的文本区域。

    深度学习仪表检测自适应阈值文本检测

    基于Plant Simulation复杂系统GOMS研究

    印明昂张子扬岳龙飞刘顺涛...
    353-358,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生产线的产能逐渐提升,而生产线中设备的故障类型也不断增多。基于此,本文以设备多种故障模式为前提,建立了多种维修方式并存预防性维修策略优化模型。模型的维修方式包括小修、周期性预防性维修和更换,并且,在周期性预防性维修时可对预防性维修时间相邻的故障模式进行成组维修。基于Plant Simulation工业仿真软件对所建立的维修模型进行仿真。由于故障发生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为消除不确定性的影响,需大量调用仿真模型,而降低了计算效率,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训练代理模型以提升维修模型计算效率。以总利润最高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预防性维修周期和失效阈值。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预防性维修策略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预防性维修小修更换成组维修

    过山车承载人体模型构建与加速度仿真

    张炎培项辉宇张勇冷崇杰...
    359-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型游乐设施运行轨迹复杂,载体加速度测量难的问题,基于多自由度集总参数模型法进行仿真,对过山车中人体部位加速度测量进行研究。将人体视为质量、弹簧和阻尼的刚性体,设置模型参数并通过MATLAB和Isight软件进行仿真;构建四自由度垂向人体振动模型,将模拟数据作为激励输入,根据识别参数对人体振动特性分析,得到一定频域内人体振动加速度响应特性;将实测过山车加速度输入人体模型,进行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通过过山车乘载人体模型对特定位置的实测数据进行仿真,以此得到乘客人体部位的加速度动态响应具有合理性,可以为评估游乐设施乘载安全提供依据。

    四自由度人体模型质量-弹簧-阻尼优化参数辨识加速度

    永磁同步电机模糊变占空比电流滞环控制研究

    朱孟美周广旭宋宁冉郭磊...
    36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常用的双闭环矢量控制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流PI控制器参数的整定,调节周期长,易受电机参数影响的问题,利用电流滞环控制对扰动与参数不敏感、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变占空比的电流滞环控制方法,从直接控制电流矢量圆的方式出发,对三相定子电流进行精确控制。通过设计模糊逻辑控制器,根据电流误差及电流误差变化率实时动态调整占空比输出,将电流误差控制在较小的区域内,改善电流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电流波形,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模糊逻辑自适应电流滞环控制

    病险水库大坝风险局部离群预警方法仿真

    徐军杨魏军雷春盛鲍晓明...
    371-37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库大坝监测数据中异常点可能揭示局部风险,若未准确识别并响应,则会忽视潜在风险,影响预警精度,为了确保可以精准预警病险水库大坝风险,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离群系数的病险水库大坝风险预警方法。通过数字高程模型提取水库大坝地形与水文参数,结合不同参数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水库大坝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实现病险水库大坝风险区域划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地形参数与水文参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展开分析,获取正交特征空间,针对特征空间中的监测数据,引入局部离群系数判断数据异常点,根据异常数据判断结果实现病险水库大坝风险预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病险水库大坝风险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确保大坝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局部离群系数病险水库大坝风险预警数字高程模型偏最小二乘法

    社交网络用户反馈数据的个性化推荐算法仿真

    冯必波张伶俐尹静
    375-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网络通常涉及大量的用户和内容,使得对所有用户和所有内容进行个性化推荐的计算复杂度非常高,导致推荐系统难以捕捉到用户的偏好和兴趣。因此,提出一种社交网络用户反馈数据的个性化推荐算法。通过用户时间和空间范围的相似度计算方法,结合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准确地捕捉目标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采用全局相似度计算方法,结合用户邻居和项目邻居的相似度计算,建立全局相似度计算矩阵分解模型,采用聚类算法按用户聚类特征个性化推荐,通过构建兴趣图谱和计算用户与聚类主题之间的参与关系,计算个性化向量的相互距离和差异性指数,实现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困惑度和平均余弦相似性指标上表现好,说明上述方法在同等的用户反馈数据个性化兴趣推荐条件下能够提供精准和与用户兴趣相似的推荐结果。

    社交网络用户反馈数据个性化推荐活动区域相似度计算

    单步块格式在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付兆隆刘冬兵徐光晨王永...
    380-385,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力时程响应的典型计算方法都是低阶数值算法,其对计算步长比较敏感,通常要采用较小的计算步长才能满足动力响应分析精度要求。为此将单步块格式用于多自由度阻尼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中。借鉴积分求微法的基本思想,将动力方程非齐次项Duhamel积分项转换成一个微分方程,并采用单步块格式进行求解,同时采用精细积分法来计算各时间节点的矩阵指数,对于一个给定的时间段,s级的单块块格式可以同时计算出s个时间步长的动态响应,因此具有较高并行计算度,且具有较强数值稳定性且保持显式算法的特征。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算法具有较强数值稳定性,数值计算精度高,在较大的时间步长下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且计算结果稳定可靠。

    动力响应分析单步块格式矩阵指数高阶算法

    面向线性定常电路的量化状态误差分析方法

    郭旭丁建完陈炳楠
    386-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性定常电路通常由一系列刚性很强的微分方程组描述,此类微分方程的求解一直是传统基于时间离散的积分方法所面临的难题。基于状态变量离散思想的量化状态系统(Quantized State Systems,QSS)算法能有效解决这一类微分方程。现有的QSS算法只能通过设置量子大小来求解,而大多数仿真应用场景是需要事先设置算法的误差,这说明得到量子与误差之间的量化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通过分析线性定常电路状态方程的统一形式,提出一种面向线性定常电路的QSS误差计算方法。将其用Modelica模型表示,并将模型应用于2 个典型线性定常电路系统进行仿真求解。通过对比QSS算法解与解析解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准确性、简便性。

    线性定常电路微分方程量化状态系统状态方程误差计算

    融合混沌和差分变异的正余弦算术优化算法

    邵彝君朱良宽付雪仝柯...
    393-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算术优化算法初始种群质量差、收敛速度较慢以及后期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混沌和差分变异的正余弦算术优化算法。引入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提高初始种群质量,加快算法收敛;结合算术优化算法和正余弦算法的优势,改进算法的个体迭代方式,平衡算法探索和开发能力;引入差分变异策略,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能力。使用 12 个测试函数对改进算法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都优于对比算法,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最后,通过 2 个工程设计优化问题的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改进算法在处理现实优化问题上的优越性。

    正余弦算法算术优化算法混合优化混沌映射差分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