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马中

月刊

1672-9722

jssg@chinajournal.net.cn;jsjyszgc@periodicals.net.cn

027-87534308;87534205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74223信箱《计算机与数字工程》编辑部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Journal Computer and Digital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前已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来源期刊;同时还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HSV颜色阈值分割的车道线检测

    宋琴琴杨国平
    1895-1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道线的检测是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车道线检测的准确率,论文提出使用颜色阈值分割法检测车道线.首先对采集到的视频图像使用高斯滤波去噪,然后进行颜色空间转换,从RGB转换到HSV,再选取合适的颜色阈值对图像进行分割来实现目标识别(车道线).目标区域运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最后使用霍夫变换对车道线实时追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以实时对车道线检测,且准确率较高.

    颜色阈值分割高斯滤波Canny算子Hough变换

    面向书脊图像的特征提取与匹配技术研究

    乔笑任明武
    1899-1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算法面向于书脊图像,解决了SIFT特征提取与匹配计算过程中耗时过长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加速的SIFT特征提取与匹配的算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图像处理单元(GPU)的并行计算和浮点计算能力,大幅度的提高算法运行速度,论文将应用于智能书柜场景中,书脊图像具有角度不一,数据量大等问题,该算法解决了准确性和实时性问题.

    书脊图像SIFTCUDA特征匹配

    当今人脸识别技术的现状与未来研究方向

    王浩
    1905-1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人脸识别成为了热门领域.从最初的传统人脸识别方法,到现在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模型,人脸识别技术的性能得到了巨大提升.然而,在图像信息受噪声或者受光照、模糊、侧脸、遮挡等现象影响较严重的情况下,其图像处理效率以及人脸匹配正确率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重点综述了当今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模型,报告了当今人脸识别技术的现状.最后,对人脸识别技术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应着重解决卷积神经网络的局部最优问题、训练数据集的"深""宽"问题和最佳网络结构问题.

    人脸识别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处理效率人脸匹配正确率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综述

    李玲俐
    1912-1914,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传统人脸识别技术面临的问题,阐述深度学习理论及研究现状,提出深度学习是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介绍了人脸识别领域中应用最多的两种模型深度信念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对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人脸识别技术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

    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深度信念网络卷积神经网络

    高铁轨道应力的超声监测

    姬冠妮王菲肖蕾蕾
    1915-1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了超声波在高铁轨道上的传播规律和衰减特性的基础上,设计高铁轨道应力的超声监测设备.钢轨中超声波传播速度与应力是线性关系,通过测量钢轨上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出钢轨所受的应力.从实际高铁轨道上测得了时间与应力日变化曲线,对研究高铁轨道的受力与变化有实际意义.

    轨道应力超声波监测

    基于STM32无人机的设计与实现

    张伟王坤王晨
    1919-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选用STM32开发板作为主控模块,主控芯片为STM32F103C8T6,运动处理传感器选用MPU6050,无线通信模块为ESP8266,软件开发选用Keil uVison4集成开发环境.通过STM32的UART2读取WIFI的输入油门和方向值,并将其与陀螺仪计算值进行比较进而对欧拉角度和旋转角速度修正,以得到稳定的飞行姿态.定时器输出四个PMW来控制四轴上的四个电机实现飞行的动作.为了提高运动姿态的精度,该设计将三轴加速度计结合陀螺仪6D0F模块采集的数据与MPU6050采集的数据进行校准,并采用串行PID算法来提高飞行的稳定性.经测试,飞行器能够平稳的起飞、悬停、垂直上升等动作,实现了对飞行器的各种飞行姿态的精确控制.

    四旋翼无人机互补滤波串行PID算法STM32

    基于随机动态规划的水库生态优化调度研究

    童华敏王炜文昌斌吴永华...
    1924-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库中长期生态调度需要考虑天然入库径流的不确定性.首先描述径流的随机过程,接着以修正全年流量偏差(AAPFD)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AAPFD最小且考虑发电量的水库中长期随机生态调度数学模型,并采用随机动态规划进行求解.实例计算表明,水库中长期生态随机调度模型与确定性调度模型相比,随机调度水位变化更平缓,更有利于保证水库生态流量,提高生态效益.

    中长期生态调度随机径流修正全年流量偏差随机动态规划发电量

    基于双层粒子群算法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

    汪慧敏杨苹余雁琳
    1930-1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主动配电网中需求侧资源与分布式电源的协调综合优化利用能减缓高峰时段电网阻塞,提高电力资产利用率.分布式电源规划与科学合理的接入对主动配电网中需求侧资源的优化利用至关重要.论文选取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机和微型燃气轮机为待规划分布式电源,以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分布式电源渗透率、年最大负荷中断量、待规划节点处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等多种电气量为约束条件,建立考虑需求侧响应的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基于分解协调思想,将模型分解为规划层和运行层,并采用双层粒子群算法求解.以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为算例,验证了规划方法的有效性.

    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可中断负荷双层粒子群算法

    一种需求响应参与下风电储能系统调度方法的研究

    何平迟福建赵志斌刘聪...
    1936-1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论文将储能系统和需求响应引入含风电的电网优化调度中.首先以系统最低发电成本为调度目标,以日前预测和实时风能预测作为随机变量,将需求响应和储能系统分别引入需求侧和发电侧,同时通过两阶段调度,构建风电储能系统的两阶段调度优化模型.其次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应用场景分析的结构表明,所提调度方法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可以较好求得模型的全局最优解;通过储能系统和需求响应的引入可以提高主动配电网的风电利用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需求响应储能系统风能两阶段调度粒子群优化算法

    测量误差对输电线路交流电阻辨识的影响分析

    姚浪朱灵子姚瑶赵轩...
    1941-1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和判断测量误差对输电线路参数辨识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论文基于集中参数π型等值电路的输电线路参数辨识模型,通过建立灵敏度方程,分析了电气量测量回路整体测量误差对输电线路交流电阻参数辨识准确性的影响.基于实测的电气量数据,利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电压幅值变化造成的输电线路交流电阻辨识不同结果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为输电线路在线参数辨识的准确性和可用性提供了评判依据.

    输电线路交流电阻参数辨识灵敏度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