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应用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刘营

月刊

1001-3695

arocmag@163.com

028-85249567

610041

成都市成科西路3号

计算机应用研究/Journ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以其新颖性、技术性、实用性、工具性、知识性于一身,设置众多栏目,信息量极大,反映并涵盖了当今国内外计算机应用研究的主流技术、热点技术及最新发展趋势,是一份极具收藏价值的技术刊物。本刊读者对象为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各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计算机业余爱好者及相关管理、情报工作者订阅、收藏。本刊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多个检索数据库收录,在国内科技期刊评比中多次荣获优秀科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k-ary搜索树的快速求交算法

    王珏包诗琦宋省身
    2732-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k-ary搜索树因其对高速缓存和SIMD并行指令集天然的适配性,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它被成功地应用于搜索引擎倒排索引结构中,用于实现高效的查询处理和索引压缩.但基于k-ary搜索树的查询处理算法目前仍处在一种相对简单基础的应用程度,效率提升有限;而且查询算法仅限于元素搜索,大大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基于上述观察,研究了基于k-ary搜索树的求交算法,并提出了两种优化技术用于压缩搜索范围以提升查询效率.实验证明,结合不同的遍历方式,优化后的求交算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查询速度,尤其是针对存储海量数据的长倒排链,配合更大的SIMD寄存器,k-ary搜索树相比于传统求交算法的优势更为明显.

    信息检索数据结构算法优化求交算法

    执行器饱和多智能体系统的自适应学习一致性算法

    杨娜娜孟新友王璇
    2737-2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类受到执行器饱和高阶多智能体系统在有限时间区间[0,T]上的精确一致性问题,利用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的方法,设计了具有全饱和差分型自适应更新律的时变增益.通过构造适当的复合能量函数,严格证明了一致性误差向量随着迭代次数趋于无穷而一致趋于零,得到了不依赖于网络通信拓扑矩阵特征值的自适应学习一致性算法.最后,给出一个仿真例子,仿真结果说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多智能体系统执行器饱和迭代学习控制自适应控制一致性

    基于人工路标的易部署室内机器人全局定位系统

    廖志涵吴锋
    2741-2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些布局易变或存在较多动态障碍物的室内,移动机器人的全局定位依然面临较大的应用挑战.针对这类场景,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人工路标的易部署室内机器人全局定位系统.该系统将人工路标粘贴在不易被遮挡的天花板上来作为参照物,仅依赖一个摄像头即能实现稳定的全局定位.整个系统根据具体的功能分为地图构建和全局定位两个过程.在地图构建过程中,系统使用激光SLAM算法所输出的位姿估计结果为基准,根据相机对路标点的观测信息来自动估计人工路标点在全局坐标系中的位姿,建立人工路标地图.而在全局定位过程中,该系统则是根据相机对地图中已知位姿的人工路标点的观测信息,结合里程计与IMU融合的预积分信息来对位姿进行实时估计.充分的实验测试表明,机器人在该系统所部署范围内运行的定位误差稳定在10 cm以内,且运行过程可以保证实时位姿输出,满足典型实际室内移动机器人全局定位的应用需求.

    室内机器人全局定位天花板定位人工路标传感器融合

    基于特征值分布和人工智能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何俊鹏罗蕾肖堃张海涛...
    2746-2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维护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个具备泛用能力、基于人工智能模型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框架,其主要功能是针对来自互联网里各种形式的网络流量进行检测,并嗅探出可能的入侵攻击及恶意网络连接并将其归类.该框架首先使用采样、独热编码、特征选择和归一化将网络流量实例进行预处理,获取基本信息和筛选重要特征;然后利用网络连接实例的特征值分布建立评分机制,对数据进行信息再提取;最后针对不同的网络流量形式,利用不同的基于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的模型进行结果判断.实验中使用三个公开基准数据集KDDCup99、UNSW-NB15和CICIDS2017进行训练和测试.通过与相关文献比较,发现提出方法在三个数据集的正确率和F1得分上均有着优异的表现.

    入侵检测人工智能特征值分布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基于堆栈处理器的实时多任务调度机制研究与实现

    郭金辉刘宏杰代红兵周永录...
    2752-2756,2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堆栈处理器特殊架构,为提高实时性,引入多任务堆栈技术,采用Forth自生成器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堆栈处理器的抢占式与时间片轮转调度方法,实现了在Forth堆栈处理器中实时多任务的运行,弥补了Forth堆栈处理器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方面的的不足.实验表明,与当前基于寄存器处理器的嵌入式Forth实时系统相比,本文方法在最大关中断时间、任务上下文切换时间和任务响应时间三项重要的实时任务性能指标方面,实时性能有明显提升,从而保证了Forth系统应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Forth堆栈处理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方面的应用需求.

    实时多任务Forth堆栈处理器Forth自生成器技术抢占式与时间片轮转调度

    基于特征排序特征联合算法的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李家辉刘勇国
    2757-2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疾病危险因素分析集中于危险因素单独作用的重要性评估,忽略危险因素联合作用的问题,为避免低估部分单独无用但与其他因素联合对疾病构成威胁的危险因素的有用性,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选择的特征排序特征联合算法.第一阶段通过特征选择对危险因素进行单独作用重要性分析并排序;第二阶段设计特征联合算法分析危险因素联合作用,去除冗余危险因素并选出关键危险因素.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特征排序特征联合算法可实现更高分类准确率并减少冗余,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危险因素分析特征选择危险因素联合作用特征排序冗余危险因素

    IETCAM:基于信息熵的低功耗TCAM分类器

    王崇越沈剑良汤先拓张霞...
    2762-2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三态内容寻址器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平面的高速转发,但现有的索引式TCAM在降低功耗和运行时间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低功耗索引式TCAM分类器,利用了信息熵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规则集在TCAM子块中分布不均、功耗较大的问题.实验表明,在2k大小的规则集下,该算法相较于经典的SmartPC算法平均可以提高63%的功耗降低率,运算时间更新速度缩小了97%,存储开销仅增加了10%.

    包分类信息熵索引式TCAM低功耗

    基于最优特征组合改进极限梯度提升的负荷预测

    谷云东刘浩
    2767-2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常规特征选择方法无法有效度量特征间的非线性相关的局限性,提出基于最优特征组合改进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的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历史负荷与待预测负荷之间的互信息值(MI),取互信息最大的K个历史负荷特征形成MI滤集;进而从MI滤集取特征归因(SHAP)值最大的前L个特征形成SHAP滤集.通过粒子群优化寻找最优K、L值,建立基于最优特征组合改进极限梯度提升的预测模型(optimal feature combination improved XGBoost,OFCI-XGBoost).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预测误差为1.11%,低于相同策略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岭回归模型,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特征选择特征组合特征归因值提升算法粒子群优化

    基于半经典量子傅里叶变换的t-比特半经典相位估计算法实现

    江舵刘晓楠王洪尹美娟...
    2773-2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经典量子傅里叶变换(quantum Fourier transform,QFT)是通过测量计算线路中特定的比特,依据测量结果经过经典信息处理控制下一个比特的变换.利用半经典量子傅里叶变换思想,提出了t-比特半经典量子相位估计算法,并在IBMQ Experience量子云平台、IBMqiskit量子模拟器和国内本源悟源云平台量子模拟器上开展了不同规模的半经典相位估计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估计精度的同时减少了算法对线路规模和两比特受控门的依赖.

    半经典IBMQExperience量子相位估计量子傅里叶变换

    基于流量模式和网络拓扑的网关部署算法

    黄启嵩曹霑懋
    2777-2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并发流所引起的网络负载不均衡是无线网状网(wireless Mesh network,WMN)面临的一个挑战,部署网关是一种能缓解竞争节点负载的可行方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流量模式和网络拓扑的启发式网关部署算法.该算法利用节点在多种流量模式下所承载流量的平均值来估算节点的网络负载,并基于节点的网络负载和位置来选择网关,再根据特定的计算,分配节点给已知网关所管理的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量模式和网络资源配置下,该算法均能有效地提高网络吞吐量、降低端到端延迟、减少路径长度.

    无线网状网网关部署网络拓扑流量模式节点分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