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建筑
江苏建筑

李剑

双月刊

1005-6270

jstjxh@homail.com

025-83278561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12号

江苏建筑/Journal Jiangsu Construc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介绍我省建筑业科技新成就,展开学术、技术讨论交流为宗旨,为不断提高我省土木建筑科技水平,促进土木建筑业的发展,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为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跨钢木组合桁架设计探索

    张艳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国家"双碳"号召,充分利用胶合木轻质、具有很高强重比的特点,将胶合木和钢管组合成钢木桁架,设计成大跨空间拱桁架结构.胶合木采用北美花旗松胶合木,强度等级为TCT28.钢管选用热轧无缝圆钢管,钢材采用强度为Q355B钢材.胶合木作为组合桁架的下弦,上弦及其余腹杆、斜向支撑采用钢管,环向木细杆和钢管提供桁架平面外稳定支撑.所有杆件采用梁单元模拟,并释放梁端约束,木构件分段的地方及柱脚均做成铰接点,所有钢管也一并采用铰接,木结构采用连接板连接,钢材焊接采用全熔透的坡口焊方式.通过对结构变形、构件应力、自振特性、钢构件验算的分析表明,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且结构的整体抗扭刚度较好.对整体模型进行线性、非线性屈曲分析计算表明,结构整体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钢木组合桁架大跨空间拱桁架胶合木下弦连接板

    某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宅结构隔震设计

    王宇
    52-5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车辆段上盖住宅可同时满足人们日常居住和出行的要求.文章针对该类结构进行隔震设计.首先,选取大底盘顶部作为隔震层并布置隔震支座,对各类结构构件设定相应的性能目标.其次,分别进行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重点关注隔震支座部位的拉压应力、水平位移、减震系数、抗风和抗倾覆能力等,并对相关构件进行性能化设计.最后,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计算楼层位移角、结构构件损伤和隔震支座耗能.结果表明,采用层间隔震是车辆段上盖住宅结构的有效抗震设防手段.文章中提到的设计方法可以对类似的隔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地铁车辆段住宅性能目标层间隔震弹塑性分析

    某图书馆结构超限设计

    刁志纬都磊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图书馆结构高度28.50m,平面尺寸为84.50 mx65.00 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解决左侧悬挑过大,D1轴采用斜柱,使最大悬挑长度降低为3.80 m,斜柱范围从2层斜至4层.右侧因建筑立面需要,DE轴采用斜柱,从2层斜至3层.结构5层楼板大面积缺失,导致楼板不连续和穿层柱等不规则项.通过PKPM和MI-DA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中震及大震计算、动力弹塑性分析、斜柱专项分析、楼板温度应力分析和其它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及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支承大跨框架柱、斜柱和穿层柱等关键构件满足拟定的抗震性能化目标,结构安全可靠.

    斜柱超长结构楼板不连续穿层柱

    复杂条件下城市枢纽立交互通方案研究

    郭允飞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浪路、312国道、钱荣路规划为无锡市快速中环,高浪路立交为快速中环角点,根据交通组织需求及建设条件,高浪路立交设置复合式互通一处,于312国道处设置枢纽互通,于锡士路设置简易菱形互通.枢纽互通采用单环变形苜蓿叶形互通形式,分近、远期实施,近期实施快速中环方向转向匝道,并预留远期互通建设条件.本项目为城市建成区内既有道路的互通改造工程,影响因素众多,建设条件复杂,采用分期建设方案,有效缝合了各种限制因素,实现了功能性、经济性的有效统一,可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枢纽互通菱形互通快速中环高浪路312国道

    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预测模型浅析

    朱子昊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路面养护维修资金的科学配置,需要根据路面使用性能预估未来养护维修需求,从而作出最优养护决策.因此,准确预测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对路面养护工作意义重大.文章全面综述了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回归预测、不确定性方法预测、机器学习预测等模型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开展了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的案例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为沥青路面养护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回归预测模型不确定性方法预测模型机器学习预测模型

    基于BIM技术外墙外保温装饰一体板施工技术研究

    王常海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有助于建筑节能降耗,智能绿色化建造离不开BIM技术,数字技术应与一体板施工技术结合并实现相应的数据管理,基于此,通过BIM技术对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的设计、安装模拟、施工工艺等进行研究,根据一体板特点提出施工方法及关键控制要点,提出优化的施工技术.

    BIM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施工要点

    在役桥梁盆式支座更换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李达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正面临"以建为主"向"建养并举"转型时期,如何保障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是桥梁管养工作中的重点.桥梁支座作为桥梁结构中的关键支撑部件和重要传力装置,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随着桥梁服役年限增加、交通量增长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支座均会出现不同程度老化、磨耗及损坏等病害,支座无法正常滑动,可能会导致桥梁主体结构出现变形损坏、承载力减弱,甚至引发桥梁安全事故.桥梁支座的更换不仅能保证桥梁的结构稳定和安全运行,也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为此,文章以某跨江大桥主桥盆式支座更换施工为例,从桥梁支座更换施工全过程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和总结,为类似桥梁支座更换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桥梁养护支座更换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盾构隧道管片表面气泡试验研究

    赵杨吴嘉彬
    80-8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管片的生产,而气泡是管片生产中常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气泡的出现不仅会降低管片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对盾构工程的安全、经济、环保等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研究盾构管片生产中气泡的防治,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文章依托南通在建地铁工程,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以及生产过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盾构管片表面气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可缓解管片表面气泡的方法,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盾构管片混凝土气泡控制

    盾构连续穿越钢筋混凝土地连墙关键技术研究

    王涛马学军张卓凡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加密,出现许多新线隧道穿越既有线车站钢筋混凝土地连墙的工程难题.文章依托苏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盾构下穿 1号线既有车站地连墙工程,针对盾构切削钢筋混凝土地连墙的刀盘卡死、螺旋输送机卡死、结构扰动不易控制以及刀具切削能力要求高等难题提出了对应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刀盘改造和地层加固、严格的施工控制和监测,可以解决盾构机切削钢筋混凝土地连墙面临的刀盘强度不足、结构扰动过大、盾构机刀盘或螺旋机卡死等问题,说明了盾构连续穿越钢筋混凝土地连墙的方案是合理可行的,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盾构连续穿越地连墙

    地铁盾构始发接收区间洞门拆除技术分析

    杨晓勇朱进李迎春潘惠忠...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工程安全,地铁盾构区间钢筋混凝土洞门在盾构始发或接收前需提前拆除或在钢筋骨架材料上进行替换,主要包括人工风镐凿除法、盾构机切割免凿除法、机械化凿除法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人工风镐凿除法,但人工凿除时间长、环境差;免凿除法需把盾构区间洞门内的部分受力钢筋替换成玻璃纤维筋,依靠盾构机刀盘直接切削,但在软土地层中需提前对盾构刀盘进行专项设计;机械拆除法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凿除方法,具有高效、环保、安全可靠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得出3种方法的适用性和性价比,为今后地铁施工提供参考.

    盾构区间洞门人工凿除免凿除机械凿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