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科技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科技信息
江苏科技信息

严军

月刊

1004-7530

bjb@jssti.com.cn

025-85410349,85410361,85410012

210042

南京市龙蟠路171号

江苏科技信息/Journal Jiangsu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江苏科技信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旬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江苏科技信息》十分重视对刊物质量的提高,不断改进,是国家核心期刊(遴选),2002.11.获首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奖,2007.12.获“第六届江苏省优秀期刊”奖。《江苏科技信息》始终秉承“源于科技,服务科技”的宗旨,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喉舌作用,面向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及时、准确地传达科技产业政策,对政府科技政策进行发布、讲解、追踪和反馈;详细、全面阐述科技项目申报指南,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指导。同时,积极宣传地方、高校、院所、企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管理、典型单位和人物,构成全省科技系统科技管理人员学习和研讨科技政策、科技战略和交流科技管理心得的平台。《江苏科技信息》根据科技、经济管理及职业学校科技创新需求,先后开办了《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版和科技创业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数字工信"政府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朱涛毕作琳裴梧延肖捷...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数字政府是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政府变革回应,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数字政府治理体系已成为政府改革的主旋律之一.文章研究表明,江苏工信部门从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通过建设数字工信一体化平台逐步构建起全省一体、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政务服务质量、产业治理水平、机关运行效能得到显著提升,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对于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数字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工信"

    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

    邓洋阳叶爱山刘芳李晓华...
    64-6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所差异,政府支持与政策保障以 15.00%的权重位居首位,校企合作机制、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权重位居第 2,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条件、校地资源共享3 个因素处于中等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与评估反馈同样起到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据此,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产教融合民办高校服务地方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路径研究

    林耀奔祁天心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对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文章通过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分析其与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的逻辑关联,探讨了知识驱动、技术创新、信息化和综合能力提升4 个方面的作用机制.基于这些理论分析,从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探索跨学科融合和培养综合能力 4 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路径的策略,为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质生产力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路径

    协同理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拓展机理研究

    王建陆颖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产教融合的拓展机理,对于破解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构建产教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协同理论和产教融合具有较高的适切性,可以明确产教融合实施主体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可以规定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情况,可以描绘产教融合的运行状态.文章分析了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并以人才培养交流为产教融合的耦合点,详细说明了产教融合的纵向拓展机理及发展对策.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从人才培养交流向产教融合研发的横向拓展机理及策略,最终构建了一点深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产教融合发展新机制,研究成果可为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借鉴.

    协同理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拓展机理

    新工科视域下土建类学生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研究

    刘顺青梅岭徐浩青侯贺营...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实践能力是土建类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条件.为探索高校土建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与社会的融合度,在实践能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从专业课程体系、实验及实训条件、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以及校企合作 4 个方面对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途径进行探讨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土建类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新工科土建类学生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培养途径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创新改革

    尹二林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素养是察觉、评估、分析与利用资讯的能力,通识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受教育的人".文章通过对通识教育和信息素养内涵以及两者关系的梳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和网络调查法对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模式、学分等进行全方位调查,实证国内通识教育视角下信息素养课程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探索一种通识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和谐发展的教学方式,构建信息素养教育健康发展新体系.

    高校图书馆通识教育信息素养教学改革

    基于信息技术的档案人才"1+X"证书制实施路径研究

    李翠艳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档案人才"1+X"证书制的实施路径.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案例的分析,阐述了"1+X"证书制在档案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证书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提高档案人才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职业能力提供参考.

    信息技术档案人才"1+X"证书制实施路径

    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机制建设研究

    张渊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第四科学研究范式的到来,数据素养已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数据素养的重要平台.然而,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机制尚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文章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数据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机制的相关策略和措施,以期为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机制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研究

    谭海姣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现存的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质量逐步提升.文章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研究文献的调研以及42 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网页调查,分析验证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当前所聚焦的问题.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存在教学内容不够个性化、教学形式不够丰富、合作主体较单一的问题,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个性化内容推送、多模态教育体验以及多主体合作平台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人工智能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赋能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张义奇朱进薛蕾汪木兰...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档案管理正从传统保管向智能服务转型,档案数据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信息资源.文章探讨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如何赋能企业创新管理,系统梳理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企业创新文化管理的研究现状,并构建了档案信息资源赋能企业创新管理的模式框架.通过分析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创新管理实践,文章提出了基于档案信息资源的企业创新管理实施路径,构建了创新管理支撑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企业创新管理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知识支持.文章不仅拓展了档案价值挖掘的研究维度,还为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档案信息资源企业创新管理数字化转型赋能机制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