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矿山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矿山
金属矿山

刘效良

月刊

1001-1250

jsks@vip.163.com

0555-2404796 2404666 2309833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金属矿山/Journal Metal M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矿业工程类专业技术刊物,主要报道国家矿业方针政策、冶金、有色、黄金、煤炭、化工、核工业、非金属、建材等矿山采选工艺、理论、研究成果与技术实践,介绍国内外先进技术与发展动态。《金属矿山》是美国Ei数据库Page One收录期刊,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矿业工程类首位,国家及省部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组合药剂提升菱锌矿与白云石分选效果的机理研究

    白俊智陈逸凡陈享享印万忠...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易选硫化锌矿资源因大量开发而日趋枯竭,以菱锌矿为代表的氧化锌矿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愈发重要.菱锌矿与白云石同属碳酸盐类矿物,晶体结构相似,表面性质相近,浮选分离困难.通过浮选试验,系统研究了以油酸钠、十八胺、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及其组合为捕收剂,四聚磷酸钠和氯化钙作为组合抑制剂条件下,菱锌矿与白云石的浮选特性.结果表明,单一捕收剂体系中,菱锌矿与白云石难以有效分选;水杨羟肟酸和油酸钠的捕收剂组合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四聚磷酸钠与氯化钙的抑制剂组合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实现菱锌矿与白云石的高效分选.采用晶体化学模拟计算、动电位分析、捕收剂吸附量分析等手段,对浮选结果与作用机理进行了阐释与验证.

    菱锌矿白云石浮选组合药剂

    焙烧预处理强化钼铜分离试验及机理研究

    马敏洁韩跃新李慧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钼铜混合精矿的铜钼浮选分离难题,以某选厂钼铜混合精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焙烧预处理对钼、铜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预处理能有效改善钼铜混合精矿的浮选分离效果,确定的适宜焙烧预处理条件为焙烧温度250℃,焙烧时间30 min.预处理产品采用1粗2精1扫浮选流程处理,可获得钼精矿钼品位为44.30%、钼回收率为36.58%,铜精矿铜品位为14.23%、铜回收率为69.62%.焙烧产品的XRD和SEM-ED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在焙烧过程中,主要矿物辉钼矿和黄铜矿均可发生氧化反应;当焙烧温度为250 ℃时,黄铜矿的表面氧化程度远高于辉钼矿,从而增大了两者可浮性差异,为有效分离铜、钼矿物分离创造了条件.

    铜钼混合精矿焙烧预处理浮选

    弱碱环境下羧甲基壳聚糖对石英/钾长石浮选抑制性能的影响

    许辉张鹏鹏胡义明李明阳...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英和钾长石属于性质接近的共伴生硅酸盐矿物,为改善石英常规浮选酸浸废液污染严重和常规捕收剂十二胺泡沫量过大不利于浮选的问题,在新型二胺类捕收剂体系下通过纯矿物浮选探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在弱碱性环境下对石英及钾长石浮选的抑制效果,同时通过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产生吸附的主要机制进行了分析.纯矿物浮选对比了 2种二胺类捕收剂的效果,其中1,10-二氨基癸烷(DAM)的捕收性能优于1,8-辛二胺(0DM);在pH=9、捕收剂DAM用量为20 mg/L的条件下,120 mg/L的羧甲基壳聚糖可对石英/钾长石体系中的石英产生有效抑制,此时回收率差异可达约52个百分点,人工混合矿浮选结果也证明了羧甲基壳聚糖可有效分离石英和钾长石.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表面水解产生的多级胺基基团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在石英表面,同时大量羧基吸附大幅提升了石英表面亲水性,实现了无酸环境下石英和钾长石的有效分离.

    石英钾长石羧甲基壳聚糖浮选

    某岩浆同化混染型鳞片石墨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牛艳萍张亚萌程森何章辉...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岩浆同化混染型鳞片石墨矿石,开展了矿石性质及磨浮条件试验、开路流程试验及闭路流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属于花岗岩型,石墨呈中细粒鳞片结构,固定碳含量为5.40%;矿石中主要矿物包括石墨、石英、长石类、黑云母和黄铁矿等,其中石墨为回收目的矿物;石墨片径主要为0.037-0.178 mm,其中+0.15 mm鳞片石墨占12.32%,鳞片保护意义不大.原矿经1次粗磨粗选,粗磨细度-0.15 mm占54%,粗选煤油用量60 g/t、2号油用量48 g/t,粗精矿经9次再磨10次精选,最终获得产率5.52%,固定碳品位94.52%,回收率为96.67%的高碳石墨精矿;精矿中-0.045 mm粒级产品占36.09%,产品片径小,可用于制备球形石墨等深加工产品.对浮选精矿进行酸浸—碱熔法化学提纯后,可获得固定碳含量99.58%的石墨提纯产品.

    岩浆同化混染型鳞片石墨多次精选浮选化学提纯

    赣东北银山矿田铜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匡文龙张跃权张志辉申滔...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银山矿田铜矿石中伴生金的赋存状态及主要矿石矿物的工艺特征,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RD、MLA、选择性溶解试验等多种综合手段,对银山矿田铜矿石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工艺学研究.结果表明:银山铜矿石中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黄铜矿,其次为黝铜矿、砷黝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等;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同时还有少量的银金矿,嵌存状态以包裹金为主,占46.41%,粒间金占44.17%,裂隙金占9.42%;金矿物粒度以微粒金为主,占94.61%,还有少量细粒金和中粒金,未发现粗粒金及巨粒金.研究结果为制定适宜的选别工艺流程和药剂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赋存状态银山多金属矿田铜矿石伴生金

    贵州某赤泥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

    刘文宝张覃王永伦沈岩柏...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贵州某赤泥中铝铁钛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及元素赋存形式,明确适宜的回收方法,对其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激光粒度仪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对赤泥的化学组成、粒度特性、元素分布和矿物嵌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赤泥样品中富含铁、铝和钛等可具回收价值的金属成分;赤泥粒度极细,-25 μm的产率高达77.60%.矿物组成复杂,主要矿物包括赤铁矿、铝硅酸铁、铁铝硅酸钙和钙铁氧化物.赤铁矿富连生体较多,嵌布粒度较粗;然而,硬水铝石和金红石等矿物含量较低,嵌布粒度细小,分布稀散,分离提取难度较大.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铝、铁、钛在赤泥中的赋存形式,为拜耳法赤泥制定高效利用方案提供了重要矿物学依据.

    拜耳法赤泥工艺矿物学解离度元素赋存状态

    CaO固氟焙烧—盐酸浸出回收稀土钙热还原渣中稀土试验研究

    陈江安乐成涛余文黄金秋...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氧化钙固氟焙烧—盐酸浸出法回收稀土钙热还原渣(还原渣)中的稀土和氟化钙,研究了氧化钙焙烧过程还原渣的转型机理、浸出过程的热力学和不同条件下稀土的浸出规律.热力学分析表明:升高温度能够促进氧化钙和氟化稀土反应生成氧化稀土和氟化钙;CaF2的存在会抑制稀土元素的浸出,而高浓度的Ca2+减少了 F-溶出、促进稀土浸出.浸出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盐酸浓度、液固比均能促进稀土的溶出.适宜条件为: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1.5 h、氧化钙与还原渣质量比为1∶1、球团直径10 mm、焙烧渣磨矿时间3 min、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1.5 h、盐酸浓度4 mol/L、液固比10∶1 mL/g.在上述适宜条件下,稀土浸出率达到95.44%;浸出渣CaF2品位为97.02%,回收率为97.88%,实现了还原渣的高效综合利用.

    稀土钙热还原渣氧化钙固氟焙烧浸出

    辽宁某氰化尾渣浮硫试验

    周世杰刘文刚戴明君王永伦...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辽宁某黄金选厂氰化尾渣的综合利用效率,基于样品性质研究,采用单因素条件试验以及开路、闭路试验分别考察了调整剂种类、捕收剂种类及用量、起泡剂用量、矿浆pH值、扫选药剂用量对分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浮选回收工艺的适宜药剂制度以及工艺流程.结果表明:①氰化尾渣中脉石矿物以铝硅酸盐为主,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元素为S,赋存于黄铁矿中,是主要的有价回收组分.②氰化尾渣-0.038 mm、-0.074 mm粒级产率分别达54.98%和77.44%,硫矿物解离较充分,浮选回收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磨矿.③对因科法破氰后的尾渣,适宜的浮选药剂制度为:捕收剂丁基黄药用量160 g/t、起泡剂2号油用量30 g/t,扫选起泡剂用2号油量10 g/t、矿浆pH值7.2.在上述药剂制度下,经过1粗2精2扫的闭路浮选流程处理,最终可得到硫品位44.20%、硫回收率58.73%的浮选精矿.本研究确定了氰化尾渣硫回收适宜的工艺条件,实现了黄金选厂氰化尾渣有价组分的高效提取和清洁化利用.

    氰化尾渣工艺矿物学黄铁矿因科法破氰综合回收

    某铁基合金废料工艺矿物学及磁选回收试验研究

    张健韩跃新刘杰张淑敏...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某合金磨屑废料中富含金属铁和铁氧化物,为实现其资源化利用,采用化学多元素、铁物相、MLA和SEM-EDS等手段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原料主要物质组成为金属铁,含量为77.52%;其次为铁氧化物和铝氧化物,含量分别为11.13%和8.97%;原料中主要物质的粒度较细,铁氧化物和金属铁-38 μm粒级产率分别为72.53%和63.66%;原料中金属铁和铝氧化物的单体解离度较高,金属铁、铁氧化物以及铝氧化物之间的连生体可通过磨矿实现单体解离.原料磁选获得了铁品位84.92%、铁回收率92.37%的精矿产品,其脱铝效果良好,但无法实现硅的有效脱除.

    合金废料工艺矿物学解离磁选

    大断面隧道掘进爆破分区优化设计研究

    汪禹张西良仪海豹李龙福...
    14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均较复杂,采用原爆破设计施工方案(常规"两步"台阶法)常出现隧道断面超挖、冒顶等情况,严重制约了隧道工程建设,无法满足隧道工程建设目标,需对原设计方案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根据隧道断面规格、工程岩性等条件,为控制隧道顶板暴露面积、防止顶板冒落及降低支护成本等,优选"CRD法""三步台阶"及"两步台阶"作业法,开展隧道爆破分区掘进试验研究,并严格控制隧道顶板周边孔布置间距(400~450 mm).为降低隧道爆破数码电子雷管使用量,隧道顶部周边孔采用导爆索与32 mm乳化炸药绑扎(胶布缠绕),各炮孔间通过导爆索传爆,取代传统光面爆破参数.现场施工结果表明:V级围岩隧道采用"CRD法"施工,顶部超、欠挖量满足技术规范;Ⅳ级围岩隧道采用"三步台阶"施工,炮孔残留率达60%~72%;Ⅲ级围岩隧道采用"两步台阶"施工,炮孔残留率达84%~94%.优化传统光面爆破参数布置,利用导爆索实现顶部周边孔孔间传爆、孔内起爆,可总体降低数码电子雷管使用量,降低爆破成本约18.5%,该技术可为类似隧道工程及地下矿山巷道掘进爆破提供参考.

    CRD法台阶法施工光面爆破导爆索数码电子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