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鱼类免疫因子作用机制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蓝一陈成勋王庆奎王茜...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鱼类疾病的不断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鱼病的免疫防治变得日趋重要。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了多种鱼类免疫因子。本文对现目前已报道的鱼类免疫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补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Toll样受体、抗菌肽、溶菌酶及凝集素等结构与功能、作用机制及它们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部分免疫因子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在鱼类免疫学研究中,一些现代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转录组技术在快速鉴定和筛选鱼类免疫相关基因、鱼类免疫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对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更深入研究鱼类免疫系统的发生、探讨免疫因子在鱼类免疫中的作用和应用提供文献依据和参考,促进鱼类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免疫因子鱼类作用机制转录组技术研究进展

    近30年来我国耕地撂荒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基于CNKI与CiteSpace的量化分析

    徐中春陈洁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耕地撂荒文献资料,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我国耕地撂荒研究进展进行定量分析。从发文数量、主要作者、科研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与对比分析,进而对耕地撂荒的研究内容、研究热点与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耕地撂荒研究经历初期起步阶段(1993-2007年)、稳步发展阶段(2008-2017年)、集中暴发阶段(2018-2023年),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耕地撂荒涉及多学科,不同研究团队对其的关注点不同。近年来,基于粮食安全、农户决策的耕地撂荒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耕地撂荒的探测、成因、影响、对策治理研究已存在较多研究成果,但缺乏全国尺度的耕地撂荒数据库,也缺乏对耕地撂荒行为主体的决策机理研究。因此,基于新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要求,耕地撂荒研究需要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来更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以此实现耕地撂荒基础科学研究与撂荒耕地治理实践研究的双目标。

    耕地撂荒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研究进展

    鲜食葡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邵千朔黄桂丽梁慧敏孙灵湘...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葡萄在世界各地均有广泛种植,按其用途不同,被划分为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两大类品种。鲜食葡萄作为我国葡萄产业的一大特色,因其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备受消费者青睐。但鲜食葡萄在采后贮藏、运输、销售、配送等过程中极易出现腐烂变质、果实软化、干梗脱粒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其商品性和经济价值,因此鲜食葡萄保鲜技术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江苏省作为我国鲜食葡萄产业大省之一,在2017年成立了江苏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着力推进鲜食葡萄产业发展。为助推江苏省葡萄产业体系建设,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等保鲜技术出发,对当下鲜食葡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总结,对各项保鲜技术的利弊和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结合鲜食葡萄的商品特点、当下市场群众的消费观念和网络等电商平台的发展形势,梳理了鲜食葡萄保鲜领域目前存在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分子机理、绿色环保、技术成本和市场要素等方面展望了鲜食葡萄保鲜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为鲜食葡萄保鲜技术研究的进一步蓬勃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鲜食葡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芽孢杆菌对玉米真菌病害生物防治效果的研究进展

    蒲欣吴茂华刘锋陈松...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对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机制转变等原因,玉米病害流行,尤以真菌病害为主,严重降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常用的合成农药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危害人类健康,而物理防治因成本高等问题防治效果不理想,生物防治因对环境友好等特点逐渐被应用于植物真菌病害防治,玉米主要依赖生防菌进行真菌病害的防治。木霉属、假单胞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等多种生防菌被发现具有良好的生防效果,其中芽孢杆菌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能产生抗逆性较强的芽孢且能促进植物生长而被应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中。本文综述了玉米几种主要真菌病害的危害及芽孢杆菌应用于玉米叶斑病、穗腐病和纹枯病等真菌病害中的防效,总结了芽孢杆菌对空间和养分的竞争,抗生素、挥发性有机物等抗菌物质的生产和诱导植物抗性的生防机制研究进展,为生防菌剂的联合使用、提高抗菌物质产量提供研究思路。

    芽孢杆菌玉米真菌病害生物防治抗菌物质研究进展

    作物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赵睿涵钱建财张莉常剑波...
    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农业科学的发展,株型的内涵由原先的作物形态结构性状转变为株型的改善,这是生理综合作用的结果。理想株型的培育能够合理控制群体结构,优化个体长势,从而促进作物对光的利用,提高干物质积累能力,改善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特性,提高作物抗逆性等。因此,本文首先从叶部、茎部、穗部和根部4个方面综述了作物理想株型的形态特征,随后从叶部、茎部、穗部和根部4个方面总结了培育作物理想株型的遗传基础,最后从种植密度、肥料、灌水以及化学调控等方面总结了理想株型调控栽培技术,以期为理想株型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作物理想株型形态特征遗传栽培技术

    玉米CBS基因家族的鉴定和特征分析

    陈子强李刚颜静宛郭新睿...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玉米CBS(ZmCBS)基因家族的特征,探讨其功能,对ZmCB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析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及进化关系,并对ZmCBS家族基因在玉米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基于玉米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到37个CBS基因家族成员,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玉米的8条染色体上。该家族蛋白除保守的CBS结构域外,多数成员还包含其他结构域,包括电压门控的氯化物通道蛋白(voltage gated ClC)、Phox/Bemp1(PB1)结构域、五肱重复序列(penatricopeptider repeat,PPR)和E_SET结构域等。按照基因结构和进化关系可分为6个亚类,且同一进化分支上的基因具有相似的外显子结构和CDS长度,但内含子长度差异很大。启动子分析结果表明,ZmCBS基因启动子上含有响应激素和非生物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转录组数据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ZmCBS基因家族部分成员在叶、花粉或胚中优势表达。ZmCBS3和ZmCBS14受冷胁迫诱导表达,ZmCBS14和ZmCBS22受干旱胁迫诱导表达,暗示这些基因在玉米响应外界胁迫中起重要作用。分析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ZmCBS家族基因奠定基础。

    玉米CBS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特征分析

    花榈木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王智华李倩张素芳邓小梅...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花榈木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以花榈木种子为外植体,通过不同灭菌组合方式进行消毒处理,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花榈木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佳灭菌方式是以种子为外植体,对其进行75%乙醇浸泡30 s+0。1%HgCl2浸泡6 min的消毒处理;(2)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是改良MS(加椰汁)+6-BA2。0 mg/L+NAA0。2 mg/L+肌醇0。1 g/L+蔗糖30 g/L+琼脂6 g/L,诱导率为74。96%;(3)最适不定芽增殖培养基是改良MS(加椰汁)+6-BA2。0 mg/L+NAA 0。2 mg/L+肌醇0。1 g/L+蔗糖30 g/L+琼脂6 g/L;(4)最适不定根诱导培养基是1/2 WPM+NAA 0。15 mg/L+IBA 0。2 mg/L+肌醇0。1 g/L+蔗糖30 g/L+琼脂6 g/L,生根率最高达61。47%。本研究建立花榈木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旨在为花榈木种质资源保存和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为花榈木遗传转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花榈木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马铃薯响应低氮肥胁迫AP2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分析

    张珍华蒋素华武思梁芳...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AP2亚组类转录因子家族对低氮肥胁迫的响应特征,以马铃薯品种Russet Burbank为材料,分别种植于氮肥供应充足和不足条件下处理10 d后,收取不同处理下的叶片和根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基于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出AP2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和对低氮肥胁迫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8个马铃薯AP2转录因子不均匀地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且都含有不同数目的保守基序结构,亲缘关系分析发现有15个马铃薯AP2家族蛋白与拟南芥的AP2蛋白聚集在了一起。基于马铃薯转录组数据,发现根中 12个基因在低氮肥胁迫处理后被抑制性表达,其中3个基因显著降低;在叶片中9个基因被抑制表达,2个基因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此外,还发现AP2转录因子在马铃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很大差异,其中 14个AP2转录因子在根和叶片中的表达量呈显著性差异。根据亲缘关系和功能分析,推测PGSC0003DMG400027502、PGSC0003DMG400012181和PGSC0003DMG400013587可作为候选的响应氮肥胁迫的关键转录因子,该研究为下一步研究马铃薯AP2响应低氮肥胁迫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马铃薯低氮肥胁迫AP2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响应

    LRR-RLKs参与番茄抗根结线虫病途径中的功能分析与验证

    刘丽丽陈银霞聂蔚丹冯成蒿...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期以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具有热稳定抗性的野生秘鲁番茄LA3858(Mi-3/Mi-3)为试材,采用不同土壤温度处理形成抗感态,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本研究以该测序数据为依托,筛选出8个编码LRR-RLKs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相关分析与功能验证。结果表明,目标LRR-RLKs基因分布在番茄的1号、2号、3号、5号、7号和8号染色体上,编码蛋白均被定位于细胞膜上;在目标LRR-RLKs中,只有编码Solyc07g055810。3的氨基酸是碱性氨基酸;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Solyc05g056370。3在栽培番茄Heinz1706根部较其他基因高水平表达,并且接种线虫后,该基因在LA3858抗病材料根部响应迅速,24 h内积累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同时,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Solyc05g056370。3所在分组大部分蛋白与油菜素类信号传导、细胞死亡控制、发病机制等免疫防卫进程相关;进一步VIGS功能验证揭示,Solyc05g056370。3正向调控番茄对根结线虫的抗性。综上,Solyc05g056370。3参与番茄介导抗病并正反馈响应防卫进程,是很有价值的抗性改良资源,因此,该基因的深入挖掘对后续番茄抗根结线虫病新材料的选育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LRR-RLK番茄抗病根结线虫VIGS

    水稻核糖体失活蛋白家族基因OsRIP8的生物信息学与功能分析

    徐娅黄佑岗李树杏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是一种能使真核细胞核糖体功能被抑制的毒蛋白。OsRIP8是属于该家族的一个功能未知基因。为研究该基因生物学功能,通过数据库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验证其表达模式,同时构建OsRIP8-RNAi干涉载体并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采用PCR技术鉴定出转基因阳性植株,分析阳性植株的表达和农艺性状,初步揭示该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水稻OsRIP8蛋白为不稳定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及完整的跨膜结构域,蛋白结构以α螺旋为主;在OsRIP8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着与植物生长发育、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以及植物激素响应有关的元件;OsRIP8基因的共表达基因富集到多种大分子的生物合成与蛋白代谢等途径;qRT-PCR分析结果表明,OsRIP8基因在发育的小穗及抽穗前1 d的花药中优先表达;RNAi干涉后OsRIP8基因的表达下调造成植株花粉育性和结实率显著降低。暗示该基因对水稻小穗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可能参与调控花粉发育过程。

    水稻核糖体失活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功能分析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