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学报
江苏农业学报

严少华

双月刊

1000-4440

jsnyxb@163.com

025-84390285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省农科院内

江苏农业学报/Journal 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牧业学术刊物,是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文献源的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农业各学科在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主要科研成果的专题报告,各学科研究的新进展和综合评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薯生物量、养分吸收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袁洁吴晓晴石琨王磊...
    2073-2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在低钾(K0)和高钾(K1)土壤中,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测定甘薯生物量和氮、磷、钾吸收量、根系分泌物.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甘薯根系干重和根系氮、磷、钾吸收量(P<0.05),根系丛枝菌根真菌定殖率与根系氮、磷、钾吸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丛枝菌根真菌幼套近明球囊霉对甘薯根系分泌物中脂质和类脂分子、有机杂环化合物影响明显.在低钾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幼套近明球囊霉主要影响宿主植物膜转运蛋白、矿物质吸收;在高钾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幼套近明球囊霉主要影响宿主植物的植物激素合成、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甘薯丛枝菌根真菌定殖率、甘薯根系氮、磷、钾吸收量与环烯醚萜苷Caryoptosidic acid、6-反式-白三烯B4、白三烯B4、2-羟基-4-甲基戊酸、网脉碱、L-阿糖醇、托品酸、橙皮素、坎松醇F的相关性较强,这些代谢物可能在丛枝菌根真菌定殖甘薯根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有助于解析丛枝菌根真菌的促生作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潜在生态功能,为丛枝菌根真菌在甘薯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甘薯丛植菌根真菌根系分泌物非靶向代谢组

    NaZSM-5分子筛提高秸秆水热制备胡敏酸产率的机制

    张志杨丁子萱冯迎辰徐文龙...
    2083-2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秸秆水热降解制备腐殖酸是一种重要的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但是该过程面临胡敏酸产率较低的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在秸秆水热处理中加入 NaZSM-5 分子筛,探讨其对胡敏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aZSM-5分子筛能够显著提高胡敏酸的产率,随着NaZSM-5 分子筛硅铝比的提高,胡敏酸产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硅铝比为50 的NaZSM-5分子筛能使胡敏酸产率达到16.04%.为了深入探讨NaZSM-5分子筛提高胡敏酸产率的机制,本研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核磁共振波谱、氨气升序升温吸附与脱附、模型化合物季铵盐吸附与脱附、红外光谱等表征技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硅铝比(200、85)的NaZSM-5分子筛中存在低强度、中强度的Lewis酸性位点;随着硅铝比降低(分别由 200、85 降至 38、25),中强度的Lewis酸性位点逐渐转变为高强度的Lewis酸性位点.在硅铝比为 50 的NaZSM-5分子筛中,中强度Lewis酸性位点的含量最高,中强度Lewis酸性位点能够有效稳定秸秆水热降解过程中形成的季铵氮结构(R4N),从而促进胡敏酸的生成.高硅铝比的NaZSM-5 对季铵氮结构的吸附强度较弱,不利于其转化为胡敏酸,而低硅铝比的NaZSM-5对季铵氮结构的吸附强度较强,可能导致季铵氮结构过度偶联,进而降低胡敏酸产率.本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秸秆水热降解制备胡敏酸的产率提供一种有效方法,从而进一步推动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NaZSM-5分子筛秸秆水热胡敏酸产率

    多高度无人机多光谱成像在枣树不同生育期LAI监测中的应用

    洪国军张灵徐恒喻彩丽...
    2093-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枣树叶面积指数(LAI)的快速估算,使用无人机多光谱相机获取新疆阿拉尔垦区枣树 3 个生育期的冠层无人机影像,并在地面同步测定样本点的LAI值,以 180 种植被指数为基础构建模型,采用贝叶斯算法中的树结构Parzen估计器(TPE),提取最优特征组合并优化模型参数,实现模型性能的全面提升,对比分析各模型(CatBoost、RF、DNN、SVR)对枣树LAI值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1)在相同飞行高度下,在坐果期的表现中,4 个模型中TPE-CatBoost模型在 60m飞行高度的性能最好,决定系数(R2)为0.867 5,均方误差(MSE)为0.005 2;(2)利用空间插值法、TPE-CatBoost模型对枣树LAI进行分析,揭示了整体趋势和精确的局部分布情况.研究提出的TPE-CatBoost模型实现了垦区枣园枣树LAI值的有效监测,为垦区枣园的生长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参考.

    枣树叶面积指数TPE优化算法CatBoost特征优选模型参数选优

    基于YOLO-L的自然环境中澳洲坚果果实的检测和识别

    林祖香王英东马荣韦云松...
    2102-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然环境下果实重叠、相互遮挡和目标小的澳洲坚果果实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9 模型的识别方法(YOLO-L).首先,引入BiFormer注意力机制,该机制通过双层路由注意力机制实现了动态、查询感知的稀疏注意力分配,能够很好地捕获特征表征,增强网络对全局特征的关注度;其次,采用VoVGSCSP模块代替YOLOv9 中的CBFuse模块,提高了复杂场景下小目标的检测效果;最后,将YOLOv9 模型默认的损失函数替换成排斥损失函数,解决了果实排列密集和漏检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澳洲坚果果实检测的平均精度.通过消融试验和对比试验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发现YOLO-L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精确率、召回率和 F1 值分别达到96.2%、92.3%、88.2%和 90.2%.与YOLOv9 模型相比,YOLO-L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提升了 4.9 个百分点.总体而言,YOLO-L模型能够在自然环境下准确识别被遮挡、重叠的澳洲坚果果实,且检测精度高.研究结果可为澳洲坚果产业的智能采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图像处理深度学习YOLOv9模型澳洲坚果

    BVDV-2d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分析

    杨宣叶高明阳胡欣妍王进千...
    2111-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对腹泻犊牛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到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毒株进行分析,首次确认该毒株为BVDV-2d亚型,命名为 22-Gansu-F3.通过病毒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本研究不仅探讨了腹泻犊牛肠道的病理变化,还分析了其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在开放阅读框中,CpG二核苷酸的使用频率显著降低,并且在选择同义密码子的过程中,精氨酸对含CpG同义密码子的使用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不同功能性蛋白质编码序列的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的遗传学特征,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编码序列的同义密码子使用差异,发现Npro和NS4A的编码区在同义密码子使用上与其他蛋白质显著不同.此外,BVDV-2d型 22-Gan-su-F3 毒株的不同蛋白质编码区在适应猪、羊和骆驼的同义密码子使用模式上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为这些动物体内病毒蛋白的翻译提供了潜在的物质基础.本研究结果为中国BVDV-2 型的进化动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并为预防该亚型成为中国主要流行亚型提供了早期预警.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2d病理变化同义密码子遗传

    桉叶精油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文娟张曼韦良茄李萍...
    212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桉叶精油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黄颡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在黄颡鱼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桉叶精油(L16 处理、L32 处理、L48 处理、L64 处理桉叶精油添加量分别为 0.16 mL/kg、0.32 mL/kg、0.48 mL/kg、0.64 mL/kg),并评估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桉叶精油对黄颡鱼幼鱼生长和形体指标没有影响.桉叶精油能够改善黄颡鱼幼鱼肠道组织结构,其中L48 处理和L64 处理效果较好.L48 处理黄颡鱼幼鱼前肠肌层厚度、中肠绒毛长度、中肠绒毛宽度、中肠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L64 处理黄颡鱼幼鱼中肠和后肠的绒毛长度、绒毛宽度、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同时桉叶精油能够提高黄颡鱼幼鱼肝脏和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L48 处理和L64 处理效果较好.综上,在黄颡鱼基础饲粮中,桉叶精油较适宜的添加量为0.48~0.64 mL/kg.本研究结果可为桉叶精油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桉叶精油黄颡鱼肠道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

    豇豆GATL基因家族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曾春涛梁俊杰仇学文张舒悦...
    2131-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豇豆类似半乳糖醛酸基转移酶(GATL)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 32 条豇豆GAT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GATL基因家族成员密码子偏好以A/T结尾.豇豆GATL基因家族的有效密码子数(ENc)为39.29~55.77,平均值为51.06,同义密码子第 3 位G+C的含量(GC3)为34.10%~74.60%,表明豇豆GATL基因家族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聚类结果与编码序列(CDS)聚类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偏倚分析(PR2-plot分析)、ENc-plot分析以及中性绘图分析可以看出,豇豆GATL基因家族密码子使用偏好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豇豆GATL的基因表达和功能验证提供理论依据.

    豇豆GATL基因家族相关性分析密码子偏好性

    叶面喷施褪黑素对盐胁迫下西瓜幼苗的影响

    任元龙马蓉王晓卓张雪艳...
    2140-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是限制西瓜生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用西瓜品种硒砂瓜金城 5 号为试验材料,分析叶面喷施褪黑素对盐胁迫下西瓜幼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西瓜幼苗造成的伤害,促进西瓜幼苗生长,提高盐胁迫下西瓜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其中,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对西瓜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

    西瓜褪黑素盐胁迫生长及生理指标

    不同生育期杏树果实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及其在亚细胞组分中分布的变化与二者的关联性分析

    李玮沈琦古再丽阿依·司马义张路思...
    2149-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不同生育期杏树果实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及其在亚细胞组分中分布的变化与二者的关联性,在新疆 6 个杏果主产区设置试验点,采集杏树不同生育期的杏果样品,综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差速离心法等方法,分析样品及 3 种亚细胞组分中PAEs单体化合物的含量,进而探讨不同生育期杏果PAEs含量及其在亚细胞组分中分布的变化与二者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共检出 8 种PAEs单体化合物,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单体含量最高;不同生育期杏果中的PAEs含量,不同亚细胞组分中单体化合物PAEs的含量是变化的;在不同亚细胞组分中,DBP的累积量与占比表现为可溶性组分>细胞器>细胞壁,与其他单体的表现不一致;随着取样时间的增加,部分试验点杏果细胞壁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累积量和累积量占比的变化与杏果中PAEs累积量的变化相近.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DIBP、DMP、DBP含量与细胞壁组分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41、0.41、0.55、0.55.由研究结果得出,可溶性组分占比高可能是导致杏果中DBP含量高于其他单体的原因,细胞壁可能是影响杏果中BBP、DIBP、DMP、DBP含量变化的主要亚细胞组分.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PAEs在杏果内的代谢、吸收过程提供参考.

    邻苯二甲酸酯生育期杏果亚细胞分布食品安全关联性分析

    基于代谢组学及网络药理学分析不同品种芡实中活性成分及其对人糖尿病的作用

    张青强马佳佳朱和权李勇...
    2163-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不同芡实品种中的活性成分及其对糖尿病的作用.使用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系统(LC-QTOF-MS)、Metaboanalyst(https://www.metaboanalyst.ca/)和TBtools软件对芡实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PubChem筛选出芡实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使用Swiss预测芡实成分靶点,通过多种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取并集;绘制蛋白质互作(PPI)网络查找主要成分及核心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苏芡和刺芡中有153种在含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的成分;从苏芡中筛选出12种具有缓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效果的成分以及578个潜在靶点,从刺芡中筛选出3种具有缓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效果的成分及226个潜在靶点;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苏芡中的靶点主要富集在糖尿病性心肌病、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并发症中的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刺芡中的靶点主要富集在癌症的发病途径、脂肪细胞脂解的调控、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成分均结合在靶点蛋白质的凹陷处,结合自由能均为负值,分子对接构象稳定.说明,苏芡在缓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较刺芡具有更好的效果.

    芡实糖尿病代谢组学网路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