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学报
江苏农业学报

严少华

双月刊

1000-4440

jsnyxb@163.com

025-84390285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省农科院内

江苏农业学报/Journal 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牧业学术刊物,是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文献源的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农业各学科在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主要科研成果的专题报告,各学科研究的新进展和综合评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MCC-GAPLS-PLSR的辣椒叶绿素含量高光谱定量反演

    王宇汪泓肖玖军邢丹...
    865-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监测辣椒生长,本研究对辣椒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对数处理、倒数处理、倒数的对数处理、连续统去除处理、一阶微分处理、二阶微分处理,并与SPA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用最大相关系数法(MCC)选取相关性较好的特征波段生成特征波段数据集,再用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法(GAPLS)进行降维得到最优特征波段组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随机森林(RF)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4 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辣椒叶绿素含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最优波段和对应处理分别为 700 nm(原始光谱)、699 nm(对数处理)、713 nm(连续统去除处理)、500 nm(二阶微分处理)、713 nm(二阶微分处理).GAPLS的降维效果较好,与降维前相比PLSR模型的精度提升率最高,R2、RPD分别提升了 82.22%、136.98%,RMSE降低了 29.96%.4 种模型中,GAPLS降维处理后的PLSR模型的精度最好,R2、RMSE和RPD分别为 0.82、1.94、4.55.本研究构建的MCC-GAPLS-PLSR模型具有较好的反演潜力,适用于研究区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推动辣椒高效种植.

    叶绿素含量辣椒高光谱光谱变换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法

    体外发酵法评估呼伦贝尔羊瘤胃对过瘤胃蛋氨酸的生物利用率及过瘤胃蛋氨酸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罗志斌欧慧敏李建中谭支良...
    874-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呼伦贝尔羊瘤胃体外发酵体系对过瘤胃蛋氨酸(RPMet,由玉米淀粉和棕榈油包被)的生物利用率及过瘤胃蛋氨酸对瘤胃微生物类群的影响,取4只装有瘘管的雌性呼伦贝尔羊的瘤胃液进行体外发酵试验,在发酵起始阶段与发酵后2 h、4 h、6 h、8 h、12 h、24 h测定发酵体系中的RPMet降解率.每个发酵时间节点设置5个平行处理,在以上7个时间节点取发酵液并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体外发酵体系中,RPMet在发酵后8h的降解率小于30.0%,说明该产品的包被效果较好.测序结果显示,发酵24h后的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发酵12h后的Simpson指数(P<0.05).主坐标分析(PCoA)能够显示物种的β-多样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各时间点的聚类结果皆存在显著差异(P<0.05).拟杆菌门、瘤胃球菌属、普雷沃氏菌属菌的相对丰度在发酵后8h内显著上升,发酵12h后显著下降(P<0.05).厚壁菌门、广古菌门、甲烷杆菌属、解琥珀酸菌属、颤螺菌属菌的相对丰度在发酵后12h内显著下降,之后显著上升(P<0.05).综上所述,研究中所用的RPMet的包被效果较好,且发酵前期主要是普雷沃氏菌属、瘤胃球菌属微生物降解玉米淀粉包被层,而RPMet的过度降解显著提高了甲烷杆菌属微生物的相对丰度.

    过瘤胃蛋氨酸绵羊体外发酵16SrDNA微生物

    基于WGCNA挖掘天津猴鸡裸颈性状相关基因

    吴鹏飞夏树立于海涛赵向华...
    881-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津猴鸡是中国珍贵的裸颈鸡遗传资源,为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探究其裸颈发育相关基因,本研究采集天津猴鸡杂交F1 代裸颈鸡和常羽鸡颈部皮肤组织用于转录组测序.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结果显示,识别到的 10 个基因模块中只有蓝绿色(turquoise)和蓝色(blue)基因模块与裸颈表型显著相关,共计 583 个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富集到脂滴组织、甘油三酯储存负调控以及肌肉收缩等脂肪和肌肉相关生物学过程等条目;KEGG通路分析也富集到多条脂肪代谢相关通路,包括PPAR信号通路和甘油酯代谢等;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结果显示ACTN2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连通性最高,其次是MYL10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另外,还发现多个密切参与毛囊发育的基因,包括SOX9 和PPARGC等.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并完善鸡裸颈的形成和发育奠定基础,同时对天津猴鸡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猴鸡裸颈性状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斑蝥黄对循环高温环境中怀乡鸡产蛋性能、生殖激素水平、卵泡发育的影响

    赵君文赵壮志谢婷婷孙卓...
    890-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引起的鸡热应激会导致其生殖机能严重下降.本试验以 26 周龄雌性怀乡鸡为研究对象,探究斑蝥黄对循环高温环境中怀乡鸡产蛋性能、生殖激素水平、卵泡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温对照相比,循环高温环境中怀乡鸡产蛋率及血清中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4)、雌二醇(E2)水平降低,等级卵泡、小黄卵泡、大黄卵泡、小白卵泡、大白卵泡数量降低,卵泡膜结构松散、断裂,卵泡颗粒细胞结构受损.常温环境中,饲粮中添加斑蝥黄对怀乡鸡产蛋性能、血清中生殖激素水平有一定提升作用,但对卵泡膜结构无明显影响.循环高温环境中,饲粮中添加斑蝥黄能够显著改善怀乡鸡产蛋性能,提高血清中生殖激素水平,提高各级卵泡数量,缓解高温造成的卵泡膜松散、断裂和卵泡颗粒细胞损伤.综上,斑蝥黄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特性,能够提高怀乡鸡产蛋性能,调节血清中生殖激素水平,降低高温对怀乡鸡造成的伤害,使各级卵泡正常发育并排出.

    斑蝥黄怀乡鸡循环高温卵泡发育产蛋率

    不同低温循环水暂养时间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章梦丹张俊杰黄鸿兵许志强...
    905-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低温(5~6℃)循环水暂养时间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品质、健康状况的影响,各处理组随机选取20 尾初始体重为(25.28±1.56)g的克氏原螯虾进行低温暂养,对试验起始阶段(对照)与低温暂养 15 d、30 d的克氏原螯虾的肌肉营养成分、肌肉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肌肉离心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肌肉质构特性及肝胰腺抗氧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试验起始阶段相比,随着低温暂养时间延长至 30 d,克氏原螯虾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随着暂养时间延长至 15 d、30 d,克氏原螯虾肌肉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试验起始阶段相比,低温暂养 15 d、30 d的克氏原螯虾肌肉中甲硫氨酸含量、精氨酸含量、谷氨酸含量、天冬氨酸含量、丙氨酸含量、甘氨酸含量、酪氨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而组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余氨基酸含量从低温暂养 15d或 30d开始显著上升(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整体较为稳定(P>0.05).与试验起始阶段相比,低温暂养 15 d、30 d的克氏原螯虾肌肉的离心损失率、蒸煮损失率的变化不显著(P>0.05),肌肉的硬度从低温暂养 15d开始显著下降,肌肉的恢复性在低温暂养 30d时显著下降(P<0.05),肌肉的咀嚼性、弹性无显著变化(P>0.05).与试验起始阶段相比,低温暂养 15 d、30 d的克氏原螯虾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并在低温暂养 30d时降至最低值,显著低于试验初始阶段.研究结果显示,在低温下暂养30d不会显著影响克氏原鳌虾的肌肉品质和健康状况,后期可调整暂养参数以完善养殖技术.

    克氏原螯虾低温循环水暂养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抗氧化指标

    葡萄IRT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对氨基酸-铁复合肥的响应特征

    郑秋玲王建萍肖慧琳史圣朋...
    913-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葡萄铁素吸收与转运的分子机制,明确铁调节转运蛋白编码基因VvIRT在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及其对叶面喷施氨基酸-铁复合肥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以烟酿 1 号为材料,分离并克隆葡萄铁调节转运蛋白编码基因IRT,分析IRT基因分布、结构及其编码蛋白质的保守基序等特征;设置叶面喷施氨基酸-铁复合肥处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烟酿1号IRT基因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及其对叶面喷施处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葡萄基因组中克隆得到10个VvIRT基因(VvIRT1~VvIRT10),分布在 7 条染色体上.其编码蛋白质均含有Fe2+转运蛋白或锌/铁转运体(PF02535),属于典型的铁调节蛋白.VvIRT1、VvIRT2、VvIRT4、VvIRT5、VvIRT8 等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于碱性蛋白质,而其他5个蛋白质属于酸性蛋白质.VvIRT5 蛋白和VvIRT8 蛋白属于不稳定蛋白,其他8个蛋白为稳定蛋白.VvIRT7蛋白主要定位于液泡膜,其他蛋白质均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膜.VvIRT7 在葡萄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各组织中的整体表达水平都是最高的,其次为VvIRT9 和VvIRT6,而VvIRT1、VvIRT3、VvIRT5、VvIRT8和VvIRT10在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均无表达.叶面喷施铁肥处理下,韧皮部中VvIRT7 表达量和果实及韧皮部中VvIRT9表达量在花后35 d(幼果期)至70 d(转色期)明显增加,而在花后 85 d(第 2 次膨大期)至 115 d(成熟期),韧皮部和叶片中VvIRT7和VvIRT9表达量明显减少.因此,葡萄VvIRT基因对叶面喷施铁肥的响应特征与果实发育时期及器官类型密切相关,VvIRT7、VvIRT9基因编码蛋白质是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2个重要的铁调节转运蛋白.

    葡萄铁调节转运蛋白铁肥VvIRT基因

    尾梢去除处理对板栗结果枝基部芽激素含量的影响

    吕梦炀马亚特肖丽静张海娥...
    92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尾梢去除处理对基部芽激素含量的影响,可为了解隐芽萌发条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以燕秋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花后第 1 d(TA,5 月 25 日)、第 21 d(TB,6 月 14 日)和第 41 d(TC,7 月 4 日)进行尾梢去除处理,并在每次去除尾梢后第 5d、第 10 d、第 15 d、第 20d取 1 次基部芽.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测定不同处理的板栗结果枝基部芽中的独脚金内酯(SL)含量、赤霉素(GA)含量、生长素(Auxin)含量、细胞分裂素(CTK)含量、脱落酸(ABA)含量及其比值变化.结果表明,对板栗结果枝去除尾梢后均促进了基部芽平均萌发一年生枝条总数;TA 处理提高了基部芽平均萌发一年生结果枝占比(16.67%)、一年生枝平均发育枝枝长及结果枝枝粗;TB处理、TC处理后基部芽只萌发出了发育枝.对照基部芽未萌发,仅顶端芽萌发一年生枝,平均为 3.0个,其中结果枝占比为 20.00%.尾梢去除后SL含量在TA处理下降幅度较大;GA含量在TB处理下降幅度较大;Auxin含量在TA处理下降,TB处理上升幅度较大;CTK含量波动幅度与对照相似,差异不显著;ABA含量在TC处理上升幅度较大,而在TA处理下降.吲哚-3-乙酸(IAA)含量与ABA含量的比值总体下降,其中TC处理下降幅度较大;IAA含量与GA含量的比值在TC处理上升幅度较大,波动较明显;ABA含量与GA含量的比值在TA处理下降,TC处理上升幅度较大.此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照基部芽赤霉素含量和脱落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46),而处理基部芽 29 种激素间相关性主要集中在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之间,其中IA(吲哚-3-丙烯酸)含量与IAA-Ala[N-(3-吲哚乙酰基)-L-丙氨酸]、ICA(吲哚-3-甲酸)、TRA(色胺)、cZROG(顺式-玉米核苷-O-糖苷)、ABA-GE(脱落酸葡萄糖酯)、DHZ7G(双氢玉米素-7-糖苷)、ICAld(吲哚-3-甲醛)、tZOG(反式-玉米素-9-B-葡萄糖苷)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IPR(异戊烯腺嘌呤核苷)含量、tZR(玉米素核苷)含量均与TRA含量、ILA(吲哚-3-乳酸)含量、cZROG(顺式-玉米核苷-O-糖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考虑,对板栗进行尾梢去除后会促进基部芽的萌发,同时TA处理会促使基部腋芽萌发结果枝.尾梢去除后整体上降低了GA的含量,低水平的GA含量有助于促进腋芽生长.低水平的ABA含量有助于基部芽萌发结果枝;高水平ABA含量与GA含量的比值会抑制腋芽萌发结果枝.合理区间内的低水平IAA含量,可能会促进板栗基部芽萌发结果枝.

    板栗尾梢处理基部芽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激素

    北苑贡茶茶树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青心乌龙茶树的亲缘关系

    刘财国吕水源于文涛潘宏英...
    935-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发掘、保护和利用北苑贡茶茶树种质资源,采用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对北苑贡茶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青心乌龙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筛选出 49 个多态性强的SNP位点,适用于鉴定北苑贡茶茶树种质基因分型以及分析其与青心乌龙的亲缘关系,并进行PCoA主成分分析、层级进化树构建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北苑贡茶茶树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 6 个茶树种质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21~0.137;北苑贡茶核心产地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的百年乌龙茶园为有性茶树-无性茶树混合种植的古茶园;青心乌龙茶树(中国台湾)、矮脚乌龙茶树(武夷山)与北苑贡茶的百年乌龙茶树种质亲缘关系密切.根据亲缘关系分析推测,青心乌龙茶树(中国台湾)、软枝乌龙茶树(中国台湾)和矮脚乌龙茶树(武夷山)可能均源自建瓯北苑贡茶产区.

    北苑贡茶青心乌龙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蒲公英黄酮提取物对鲜切玉露香梨果的保鲜效果

    陈迪新张洋左培杰詹栩...
    94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鲜切果蔬产业的发展,天然植物提取物保鲜剂越来越受到关注.利用植物天然提取物进行鲜切果蔬保鲜不但安全高效,还能延长鲜切果蔬的货架期,提高其商品价值.为探究蒲公英黄酮提取物对鲜切玉露香梨果的保鲜效果,本研究在蒲公英黄酮提取的基础上,以无菌蒸馏水为对照,利用不同质量浓度(0.3 mg/ml、0.6 mg/ml、0.9 mg/ml、1.2 mg/ml)的蒲公英黄酮提取物对鲜切玉露香梨果进行浸泡处理,分析了贮藏期间鲜切玉露香梨果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抗氧化指标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适宜质量浓度的蒲公英黄酮提取物浸泡处理可以显著抑制贮藏期间鲜切玉露香梨果的相对电导率上升、MDA含量增加、色泽褐变和微生物的生长,维持鲜切玉露香梨果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含量、硬度和 2,2-二苯基-1-苦丙烯酰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其中,0.3 mg/ml质量浓度蒲公英黄酮提取物浸泡处理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而高质量浓度蒲公英黄酮提取物浸泡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鲜切玉露香梨果的品质.

    蒲公英黄酮提取物玉露香梨果鲜切保鲜

    瓜类作物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耐盐性增强措施研究进展

    翟彩娇程玉静仇亮王小秋...
    952-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胁迫是影响瓜类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本研究综述了盐胁迫对瓜类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总结了外源物质、耐盐品种选育、生物诱导、嫁接等耐盐性增强措施对瓜类作物盐胁迫的缓解效应及机制,同时对瓜类作物耐盐性增强措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盐渍土环境下瓜类作物的产量增加和品质提升提供依据.

    盐胁迫瓜类作物耐盐性增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