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社会科学

金晓瑜

双月刊

1003-8671

s83321531@163.com

025-83321531 025-86638536

210009

南京山西路120号国贸大厦16层

江苏社会科学/Journal Jiangsu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我认同的张力:人工智能与消费者关系的界定与重塑

    周亚瑜朱虹肖春曲
    187-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深度介入消费领域,商品与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深度绑定.人工智能技术借由重塑消费者自我认同,推动消费者与人工智能商品演变为一种具有张力的"威胁"与"协作"关系:一方面,人工智能商品替代消费者的独立决策过程,消解个体由知识与技能建立起的身份认同,形成对消费者主体性的威胁;另一方面,在消费者的主体身份认同边界外,人工智能商品有望成为明确的协助工具,用以解放消费者.为此,在消费领域,应框定人工智能技术对消费者创造性活动的替代范围,确保消费者智力和创造力得以尊重并保留;同时借助精准营销策略,提升人工智能商品作为协助工具对消费者能力的襄助效用,以维持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价值间的平衡.

    人工智能主体性消费者态度自我认同张力

    论神圣长江与人的敬畏感

    周宪
    195-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敬畏自然是中华民族早熟的生态智慧的体现,在当下"长江病了"的危机中,对母亲河的敬畏成为重新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及长江生态保护的关键一环.爬梳从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到当代对长江敬畏之心的重新唤起,乃是探究长江文化美学精神的新理路.如何将古代生态智慧与当代科学理论相融合,如何在新时代激发人们普遍的对母亲河长江的敬畏感,便成为当前长江文化研究的题中之义.创新性提出母亲河长江的神圣性范畴,并借助古典儒家哲学资源深刻阐发其神圣性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将长江神圣性与敬畏感相关联,聚焦长江文化中人与环境的复杂情感关系,强调民族共同体对长江神圣性之敬畏乃是长江文化及其当代生态意识传承与塑造的关键所在.

    母亲河长江神圣性敬畏亲环境倾向

    自然节韵:21世纪新诗对"音乐性"的新构路径

    罗小凤
    204-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对新诗音乐性的探讨层出不穷,曾提出各种关涉新诗音乐性的概念和构建设想,但均囿于"律"的概念范畴,将音乐性等同于"格律""韵律",导致新诗的音乐性探索一再陷入困境."自然节韵"的出场无疑为新诗音乐性的建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诗学概念和践行维度,既囊括了自然的节奏和韵调等音乐性质素,也跳脱出"律"的框束,真正契合新诗发展的自由化诉求,是建构新诗音乐性的可行路径."自然节韵"的建构可从自然的节奏和自然的韵调两方面展开,一些诗人对此已开始探索."自然节韵"的相关理念及创作实践经验对当下和未来新诗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自然节韵21世纪新诗音乐性新构

    博物馆数字化的公共性机理、风险识别与全流程保护

    宋芳斌甘锋
    213-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没有被互联网取代,但正在被数字化重新配置,进而呈现出数字式的公共性机理,可将其类型化为数据化下的可及性、场景性中的体验感等.其中存在数据泄露、数据被篡改影响版权认定、虚拟现实成瘾,以及侵害相关主体权益等风险.为化解上述风险,全流程保护模式成为可行方案之一.在国家政策规范的支持下,全流程保护因基于预防性理念预判风险并予及时化解而具有可行性;博物馆数字化过程中风险的多样性、多变性等特征,使全流程保护具有必要性.实现全流程保护要从如下几方面着力:馆藏文物数据化过程中的重点是保护数据安全、展示(览)阶段应注重版权保护、沉浸式体验中应注重保护博物馆与用户的权益.

    博物馆数字化全流程保护可及性场景性数据化

    刘宋的体制权威与"倭五王"的政权建构

    李磊
    223-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晋末年至刘宋时期,日本列岛上出现了整合"毛人""众夷"及倭人的政治体.自辛卯年(391)开始,它还向朝鲜半岛发展.东晋攻灭南燕、收复山东半岛,恢复了对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影响力.日本列岛上的这一新政治体适时调整发展路线:一方面,寻求"倭国王"册封,以建立超越于豪族的倭王王权;另一方面寻求在刘宋官僚体系中获得高品官位,借助开府仪同三司的规制,以安东大将军府为最高军政机构,凭借使持节、都督之权节制治下各方势力,将其权势范围由倭国扩大至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等国,力图建构超出倭国范围的政治实体.与这一发展路径相配合,倭王武时代出现了"治天下"的观念.

    倭五王东北亚刘宋政权建构

    北宋淮南东部的水利工程与区域发展进程

    王旭
    232-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淮南东部的水利工程主要分为陂塘、闸澳、运堤及开河疏浚四类.分析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情况,可以揭示北宋淮南东部区域发展进程的若干特点.其中陂塘工程的职能由灌溉转向济运,功能趋于单一,这是淮东地区由供粮区演变为转运区的一个缩影.闸澳工程的推广大幅提升了河道节水效率,有利于漕粮转运,并加速了淮东向"转运型"区域转变的进程.运堤工程是为了解决"湖漕"问题,但其兴修加剧了堤坝东、西水系分离的趋势,影响到淮东地区整体的水文环境.开河疏浚工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展现了北宋淮东地区发展的困境.在护漕保运的指导思想下,淮东地区的区域资源过多集中于运河水利工程,导致农业生产、民众生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北宋淮东地区水利工程淮南运河漕运

    《江苏社会科学》2024年重点选题方向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
    封2页

    作品选

    封3-封4页

    Abstracts

    后插1-后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