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周善乔

双月刊

1009-8860

Jsxyxb@263.net

025-83322219;025-83382247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水佐岗49号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The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或文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行学术奠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系统性建构

    刘焕明周晨缘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十年,经过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一体系对有效破解大党独有难题,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党的使命任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持以治理理念、系统观念、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围绕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核心体系、以政治建设统领各项建设的结构体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全覆盖的要素体系、强化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责任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保障体系五个向度,构建兼具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特征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整体性

    主权区块链赋能农村微腐败治理可能性探索

    张扬金李一锟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部分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借助分配、实施"下乡"惠农项目资金的机会谋取个人利益,是当下农村微腐败行为发生的主因.一直以来,农村微腐败治理存在信任难题、角色难题、信息对称难题等方面困境.主权区块链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将其嵌入农村微腐败治理,可以在消解信息不对称、消减权力监督虚化、排解熟人社会信任、消除角色错位等难题方面发挥功效,这取决于主权区块链赋能农村微腐败治理平台的构建.需要打造一种技术与制度融合的治理模式,实现为群众参与监督赋权,为权力公开透明赋能.结合理论与现实,有效推进主权区块链赋能农村微腐败治理,需要从农村微腐败治理理念培育、结构重塑、制度设计和氛围塑造等方面努力.

    主权区块链农村微腐败治理赋能

    "权力均衡与目标共性":无职务权威下的跨部门合作——基于H区检察院与湿地办"双员互聘"的案例追踪

    陈天祥余俊杰曾欣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社会治理的许多领域,不少问题的处置超出单个组织的能力范围,需要依赖在有职务权威下跨部门的合作.通过串联跨部门合作的理论节点,可以构建在无职务权威下实现跨部门合作的"多重动机-跨界型连接人-双重视角合作"分析框架,并借助对基层检察院"双员互聘"案例的深描,清晰地呈现检察院跨部门合作的过程以及组织逻辑:就寻求跨部门合作动机而言,基层组织的活动是在行政资源漏斗下完成任务、做出政绩亮点、增加权威和降低沟通成本等多重动机交织的产物;在合作过程方面,跨界型连接人通过激活网络中潜在参与者并建立社会资本开启合作之窗;在组织逻辑方面,跨部门合作的具体模式由两个组织间的权力均衡性和目标共性决定.在无职务权威的情况下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却能在复杂的生态治理领域进行跨部门合作的研究,有助于推进跨部门合作的本土化理论建构.

    跨部门合作职务权威跨界型连接人权力均衡目标一致

    政务服务"基本问题"论析

    宋林霖李广文
    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务服务"是一次从职能意义上的管理型政府向实质意义上的服务型政府的回归,彰显了在内外部环境复杂深刻变化背景下政府"积极求变"和"敏捷应变"的治理逻辑.改革推进至今,"政务服务"已成为当代中国政府治理研究中竞相关注的重点议题.但综合来看,由于"本体论"研究视角的缺乏,关于"政务服务"的概念意涵、事项范畴、供需模式、改革前瞻等"基本问题"至今依然存在认知模糊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政务服务改革实践,也不利于形成适合中国政务服务改革情境的话语体系.在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中,"底层架构"研究尤为重要,厘清政务服务"基本问题"自然成为理论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本任务.立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需要在价值问题、理论问题和应用问题相统一的行为范式下统筹谋划政务服务治理空间,构建适应性政务服务理论话语体系.

    服务型政府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政府职能转变中层理论

    "统—总—专—分"结构下我国应急管理现代化事业的推进策略分析

    杨志军高小平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管理拥有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行使专业管理职能,分别嵌入党中央"统"、国务院"总"和省级单元"分"的中央上层结构,以及党委领导(统)、政府主导(总)、各级执行落实(分)的地方下层结构,从而形成应急管理"统—总—专—分"双层嵌入结构.在结构与运行保持一致的情形之下,应急管理现代化事业分别采取了"统字当头、执行为主、规划优先"的结构规定性策略和"主体赋能、结果赋权、过程协同"的运行增能性策略.在结构优化视阈下,需处理好"统与分、防与救、破与立、上与下、内与外"五对基本关系,不断优化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

    结构规定运行增能推进策略应急管理现代化

    论党内法规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周叶中陈若琪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内法规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是指党内法规在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原则基础上,着重强调集体利益的至上性.秉承集体主义精神的中国共产党远大理想和根本性质、蕴含集体主义原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具有集体主义底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内法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产生之"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不断强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丰富完善,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赓续升华是党内法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演进之"流";党内法规贯彻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是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在党内法规制度展开之"形".

    集体主义集体利益价值取向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道德

    侦查羁押期限延长审查模式研究

    韩旭张钰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事司法改革主张深入贯彻的人权理念和《人民检察院羁押听证办法》的正式发布,对羁押期限延长审查提出实质化要求."延押"审查现处于"书面审查"和"听证审查"并行状态,实践中主要还是采"书面审查"模式,由此形成以"行政化"为常态、"准司法化"为例外的两种审查模式.目前检察机关对羁押必要性听证审查的实践可依基本特点不同分为检察官主导型、当事人参与型、程序非正当型、程序公正型四类.由于羁押期限延长审查存在审查标准不确定、审查程序欠公正和审查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对此,我国应明确"延押"审查判断标准、保障当事人辩护权和律师参与权并积极引入对犯罪嫌疑人"延押"的法律援助、增设不服"延押"决定的救济程序,以此实现我国羁押期限延长审查模式的正当化程序底线要求.

    侦查羁押期限延长审查模式羁押听证

    本刊启事

    封3页

    中国写意画欣赏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