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殷富

月刊

1008-2549

daxue@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091,88060219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李建勤
    1页

    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文化审思

    魏晓雅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高校不仅面临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挑战,也要高度重视质量文化建设.本文探讨了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文化理念缺失、制度认同感低、师生实践行为不规范、物质保障基础不充足等质量文化缺失问题,并从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完善相关制度,落实政策法规;规范师生实践行为,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完善物质基础保障,营造育人文化氛围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流本科教育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文化建设路径

    大学生劳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的动因与路径

    秦世琼颜蔚羽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把劳动教育提升到了与其他"四育"同等的高度与地位.就高校劳动教育现状而言,明显存在重视不够、内容单一、管理松散以及劳动实践平台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只有改变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把家庭劳动视为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加强对劳动教育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长效机制.

    大学生劳动教育长效机制

    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路径探析

    王敬国夏艳霞孙荣利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探明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应然逻辑,据此通过开展榜样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分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示范路径、价值澄清路径、网络路径、课程路径和文化路径,可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的育人优势,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力.

    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朋辈育人的困境及对策

    张然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育并举是一个严密的教育体系,借助朋辈育人的教育理念,构建更为科学、高效的高校育人机制,探索新时代"三全育人"的有效路径,需要在当前的困境中求突破,在大树干中发新芽,为高校育人体系的构建注入新能量.高校朋辈育人体系的构建以优秀的大学生(朋辈育人者)为教育者展开,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起到引导、帮扶、带动、辅导、示范的作用,同时需要从学校层面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搭建育人平台、配强指导老师、优化培养机制、打造网络育人社区等条件,形成一个闭环的五边绕中心的育人系统.

    五育并举高校朋辈育人困境对策

    高等学校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化

    田欣欣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梳理传统"诗教"理论,对传统"诗教"性质、目的、原则、方法等问题进行研究,为传统"诗教"的现代转化研究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其次,选择"诗教"经典文本,建构当代"诗教"文本体系.最后,探索当代"诗教"的实践路径.要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取传统"诗教"之精华,去其糟粕,将批判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相结合,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等学校"诗教"转化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赵方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评估过程中,存在评价主体比重匹配不合理、评价指标选择不科学、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应从合理调配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权重比例,重新制定更科学的评价指标,及引入过程反馈机制,及时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等视角出发,逐步完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

    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指标体系权重比例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中工会角色及其作用发挥机制

    李怀琴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高校工会在服务学校发展大局的前提下应将师德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服务者、组织者、传播者和监督者等角色;同时,也应重视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完善定期活动机制、完善关心关爱机制和完善日常考评机制,从而加强高校全体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升高校师德建设水平.

    新时代高校工会师德建设

    课堂教学中提高自闭症大学生融合教育质量的探索

    蒋小艳戴玥崔燕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公平的深入推进,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自闭症高等融合教育在我国现阶段还处于起步阶段,融合教育体系尚不健全,融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文章以电子技术类课程为例,对两名自闭症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专注度、参与度、交流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通过对其共性表现和差异性表现的梳理,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自闭症大学生融合教学策略,以期对自闭症大学生融合教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自闭症大学生高等融合教育

    飞行专业大学新生适应性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张欣艺纪建茂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比分析飞行专业与其他专业大学新生的适应性与生命意义感,并对飞行专业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建议,对320名大学新生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生活目的测试》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独生子女、城市生源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更好,飞行专业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生命意义感显著好于其他专业大学生,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对适应性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大学新生适应性生命意义感飞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