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的育人价值

    杨小敏
    1页

    各地要闻

    4页

    热点微评

    5页

    小学教育"教—学—评"一致性达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破解之法

    魏治鑫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评"一致性作为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重要前提,对于教育质量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教育教学系统中,"教—学—评"一致性表现在教学内容与目标一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一致以及评价方式和教学内容一致、学生学习掌握程度与教学目标一致四个层面。现行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学—评"一致性存在不足之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来看,小学教育"教—学—评"一致性的问题主要是由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师个体水平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发展,也限制了整个教育教学的发展。

    小学教育"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策略

    围绕核心素养贴地而行的学校劳动教育

    高国宴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是一种手段,育人才是目标,真正的学校劳动教育需要围绕核心素养贴地而行。本文从在丰富多样的体验中转变劳动观念、在亲历亲为的实践劳动中掌握劳动能力、在团队劳动分享与体验中培养劳动习惯和品质、在新时代榜样学习中厚植劳动精神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厚植劳动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为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建议。

    劳动教育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餐桌上的教育不仅仅是"光盘"

    徐剑吴维煊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绝餐食浪费的光盘行动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减少餐食浪费,为了培养学生敬畏粮食、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很多学校都出台了有针对性的餐桌上的"光盘行动"措施,对减少餐桌上的浪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餐桌上的教育并非仅仅是"光盘"那么单一。学生食堂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也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如何挖掘餐桌上的教育元素,让校园内的餐桌上不仅有饭菜的香味,也有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味、教育味,是学校教学与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饮食文化、食育资源的利用、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多角度探索餐桌上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就餐餐桌光盘就餐管理教育资源

    "一核两翼三阶"递进式培养:助推校长队伍高质量发展

    韩利鹏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学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需规划构建分层分类的校长队伍培养体系,递进式提升业务履职和实践创新能力。本研究以区域教师发展机构的培训工作需求和可操作性为出发点,提出了理论课程体系设置、实践能力培养和区域办学协同创新平台搭建的步骤模型,构建了"一核两翼三阶"递进式培养体系,为提升校长办学能力和育人水平、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一核两翼三阶校长培训问题诊断实践研修

    实施全过程培训,提升高中校长胜任力

    朱忠明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高中校长全过程培训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培训目标可基于胜任力理论和模型进行构建,由内至外凸显两个层面四个维度的提升,以满足高中校长特质、价值观、能力和知识各方面需求。在培训实施中,贯彻全过程理念,以胜任校长资格为指向,立足校长实践需求,构建校长岗位特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从高中校长认知、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深度开发,让集中脱产学习、分散影子培训和在岗实践提升相互衔接、紧密推进,"知""思""行"三位一体循环上升,推进高中校长任职全过程培训,达到快速适应和胜任岗位的目的,促进基础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

    胜任力高中校长全过程培训路径

    农村学校法治教育的价值负载、素养定位与行动策略

    聂红林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实施法治教育,培养学生法治素养,引导农村学生养成法治思维和行为习惯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法治教育所承载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认识法治教育素养定位。通过普及法律知识、树立尊法护法意识、培育守法用法能力、强化自我保护能力等策略,有效开展校园法治教育,不断强化学生法治观念,使之树立法治信仰,培育具备扎实法治素养的现代公民,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农村教育法治教育法治素养教育策略

    家校共育:"双减"政策下小学学校管理的重要路径

    黄承明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与学习的两大核心场所,共同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家校之间的合作与协同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家校共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我国已开展了三十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双减"的实施,为整个社会的教育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家校共育在小学学校管理中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贯彻实施"双减"政策的全新任务与要求之下,面对当前教师身心的额外负担以及家长的新增忧虑,小学学校管理者应当站在学校战略管理的视角,积极探索并落实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通过构建实质性的家校合作沟通平台,确保家校共育工作能够遵循科学、系统、规范和常态化的运作机制,提升小学学校的管理效能和整体水平。

    小学家校共育"双减"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