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把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内涵

    郭华桥
    1页

    我国高校"三创"发展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朱飞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三创"体系建设是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人才强国与科技强国战略的客观需要。然而,我国高校"三创"发展存在思想认知滞后、组织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弱化了"三创"一体化发展进程与治理体系建设。我国高校"三创"发展可从革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方向;加强规划设计,健全治理体系;明理发展内容与方式,拓展发展路径,开创以高水平创新与创造的思想理念、精神灵魂、科研能力、科技成果与技术技能助推高水准创业实践活动的新格局,促进高校"三创"高质量发展。

    "三创"高校缘起困境策略

    新时代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与改进对策——以河南省为例

    陈博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时代以来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督工作信息平台所公布的数据,对河南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层次、模式等进行梳理,从政策机制、办学层次、开设专业和区域分布、办学定位和模式四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完善政策,规范管理;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提高办学质量;优化办学模式和国内国际布局;党建为引领,加快理念创新和提高话语权等方面对现有对策进行优化和改进。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河南高等教育

    人工智能在高校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陈凌白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人工智能在高校个性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从"智能诊断与评估系统""智能教学系统与资源推荐""智能辅导与互动系统"和"智能评价与反馈系统"等四个方面和角度分析了当前人工智能在高校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现状,并深入剖析了其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以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政策体系等为手段的应对策略,并对人工智能在高校个性化培养与教育领域的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人工智能在高校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未来的应用可能包括更加智能化的教学系统、个性化的学习推荐算法、智能辅助教学工具等;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将与其他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相结合,为高校个性化教育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人工智能高校个性化教育

    研究生科研失信问题的整体性治理对策研究

    王京阳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研究生科研失信的现象增多,表现为抄袭剽窃、伪造或者篡改实验数据、"跨语言抄袭"、买卖论文等。这些现象的原因有生源质量下降、学术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体制不完善、科研诚信教育不够等。本文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保存课题实验材料及分工合作档案、加强德育教育等整体性解决方案,以构建不想造假、不敢造假、不能造假的良好学术生态氛围。

    研究生科研失信整体性治理

    面向乡村振兴的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模式分析

    唐壮东丑晓奇邓炼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化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继续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亟须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具有返乡意愿的大学生相向而行。为此,本文介绍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目前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缺乏合适的商业模式和足够的平台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三种适于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的新模式,希望为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助力。

    乡村振兴创新创业返乡大学生

    论"人之模范"启迪教师教育的哲学意蕴

    任星宁赵冲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之模范"启迪教师教育旨在培育合格的教者和教育者。培育合格的教者,源于人类精神和才能的传承。培育合格的教育者,源于培育理想中的人。在精神上确立对理想中的人的认知和情感,只是培育未来教育者的第一步,因为未来的教育者不仅需要领会全面发展的人的内涵,而且需要有着眼于未来的能力和情怀。"人之模范"启迪教师教育需要体验和验证。教师教育需要体验,源于培育"人之模范"的人文性。教师教育需要验证,源于培育"人之模范"的实践性。

    人之模范教师教育哲学意蕴

    优势互补理论视域下高校学生干部外向性人格匹配与团队绩效之间的关联性

    郑文军常开霞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干部是联系学校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助手。他们的素质高低能反映出一个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通过学生干部队伍开展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发挥学生干部队伍团结学生、组织学生、影响学生的职能,有助于扩大学生管理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团队工作效率高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干部外向性人格匹配与学生干部团队绩效之间具体有密切联系,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团队绩效,在学生干部团队组建中,借助优势互补理论,实现学生干部外向性人格匹配是实现高校学生干部团队绩效提升的关键,也为高校学生干部团队绩效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

    优势互补高校学生干部外向性人格团队绩效关联性

    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问题研究述评

    陶梅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行合一是高等院校道德教育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问题,推动高校德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对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问题的现象、原因及应对策略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有助于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之困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追求的理想目标。

    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视域下高校教师调课行为分析及对策

    李文慧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工作居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遵循。在教学实践中,频繁发生的各类调课行为,不仅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打乱了学生对学习的安排,也对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教师调课从表面看是教师个人行为,实则牵涉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学文化等各个方面。本研究基于协同视域,通过对S校 2022-2023 学年调课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教师调课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多方协同共治的解决对策:一是将提请审核调课的权限下放至教师本人;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好各类教学管理平台;三是区分类型、精准调整,满足教师追求更高教学质量的需求;四是制定多套应急预案,理性引导教师调课;五是教学管理部门要坚持信任与监督并行;六是善用激励惩戒机制,引导教师理性决策;七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

    协同理论调课改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