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菌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菌物学报
菌物学报

戴玉成

双月刊

1672-6472

jwxt@im.ac.cn

010-64807521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菌物学报/Journal Mycosystem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真菌学报》),1982年创刊,是我国目前真菌学领域唯一的学报级专业学术期刊;在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和交换。本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造性、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主要栏目:菌物系统分类学及菌物多样性、菌物资源开发利用(食用药用真菌;工业真菌)、真菌生态及生物防治(是生真菌等);4、菌物共生作用(内生真菌、菌根、地衣等)、真菌毒素、致病真菌(人、动物、植物)、菌物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鹅膏环肽类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姜奕甫郎乐张成龙赵凌艺...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鹅膏环肽类毒素主要存在于鹅膏属Amanita、盔孢伞属Galerina和环柄菇属Lepiota蘑菇中.如果不慎摄入,可能会给人类和动物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快速准确地鉴定蘑菇和生物样品中的这些毒素对于确保食品安全以及诊断和治疗蘑菇中毒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文献报道的各类检测方法,重点介绍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这是测定复杂基质中鹅膏肽类毒素的主要分析方法.此外,本文还提出了鹅膏环肽类毒素检测的当前趋势,并对未来现场快速检测及仪器定量检测进行了展望.

    蘑菇中毒鹅膏环肽类毒素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基于基因组数据解析金耳A和B交配型位点结构

    沈真辉曹瑶李梦杰杨林雷...
    1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稀有银耳目胶体食用菌,因优异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而常被用作传统药物和食品.它属于四极性异宗结合担子菌,但其交配型位点结构仍未被解析.本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 4 种不同交配类型的金耳单核菌株基因组进行重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找到了金耳的A和B交配型位点并与其他大型真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4个单核体中含有2种A交配型位点和2种B交配型位点;其中2种A交配型位点都包含一对HD1和HD2基因,以典型的"头对头"方式排列,位点上下游基因的共线性较高,以脑状耳包革Naematelia encephala最高,在上下游具有保守的氧化还原酶基因和PRL22基因,而mip和 β-fg基因不位于HD基因两侧,不存在紧密连锁关系.2 种B交配型位点均含有 1 个信息素受体(STE3)和 1 个信息素前体基因(phB),比较B1和B2位点发现,B1位点的STE3和phB基因紧密排列,在phB上游紧密相邻着1个B2位点没有的RVT_1基因,在B2位点中STE3和phB基因之间插入了3个基因,其中STE12基因在B1位点没有,与其他真菌相比,B位点共线性较差,表明不同真菌中B位点变异性较大;在 4 个单核体中均含有信息素受体NaSTE3-3基因,但在其上下游未发现信息素前体基因,并与B交配型位点不在同一contig上.本研究获得的结果将有助于诠释金耳交配型位点结构,为今后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金耳单核菌株基因组A交配型位点B交配型位点序列分析

    烟曲霉af-fadO基因敲除株构建揭示该基因在恩波吡维胺与唑类协同抗烟曲霉中的作用

    程文旭沈敏张恒龚霄...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恩波吡维胺(pyrvinium pamoate,PP)是一种传统抗寄生虫药,与唑类联合具有协同抗烟曲霉作用.af-fadO(FAD binding oxidoreductase,FAD依赖性氧化还原酶)基因的编码产物在烟曲霉中推定为一种与FAD结合的氧化还原酶,可能参与真菌的氧化呼吸过程.通过敲除烟曲霉af-fadO基因,构建烟曲霉af-fadO基因的敲除株,揭示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PP与唑类协同抗烟曲霉中的作用,并探索了其对烟曲霉药物敏感性和渗透压、氧化压力物质敏感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构建出af-fadO基因的敲除盒,筛选出符合的烟曲霉af-fadO敲除株Δ af-fadO.利用纸片法和棋盘法观察该突变株与野生株 WT(ku80,pyrG+)在PP与唑类(泊沙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联合抗烟曲霉中的敏感性变化.同时,观察该突变株与野生株WT对氧化压力(H2O2 和甲萘醌)、渗透压物质(NaCl、D-山梨醇)敏感性的变化.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Δ af-fadO对PP与泊沙康唑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为 0.563,显示无相互作用,而对照组WT 对 PP 与泊沙康唑的 FICI 值为 0.5,存在协同作用.纸片法结果发现 PP 与泊沙康唑联合对Δ af-fadO的抑菌圈比对照组WT产生的抑菌圈直径明显变小,PP与泊沙康唑联合时对敲除株抑制作用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渗透压和氧化应激的培养试验中,与野生株 WT 相比较,Δ af-fadO对氧化剂H2O2、甲萘醌、NaCl和D-山梨醇更敏感.敲除烟曲霉af-fadO基因后,其对氧化和渗透压力的敏感性增加,逆转了 PP 与泊沙康唑的协同作用,af-fadO可能是 PP 作用于烟曲霉的靶点.本研究丰富了PP协同唑类抗真菌的机制研究,为将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烟曲霉FAD依赖性氧化还原酶恩波吡维铵泊沙康唑

    蓝色和黄色荧光蛋白在灵芝中的表达及黄色荧光蛋白在诱导型启动子Pcbh2活性分析中的应用

    黄雄敏徐艳徐军伟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中通过密码子优化和内含子添加分别构建了蓝色荧光蛋白基因(bfp)表达载体PJW-EXP-intron-opbfp 和黄色荧光蛋白基因(yfp)表达载体 PJW-EXP-intron-opyfp,使用灵芝Ganoderma lingzhi原生质体进行转化,筛选得到了表达BFP和YFP的工程菌株.工程菌株的菌丝在荧光显微镜下可分别检测到蓝色和黄色荧光信号,而野生型菌株(WT)的菌丝检测不到这 2 种荧光,结果显示我们在灵芝中实现了蓝色和黄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基于本研究建立的荧光蛋白表达方法,我们评估了纤维二糖水解酶Ⅱ基因的启动子(Pcbh2)在微晶纤维素诱导下的活性.将黄色荧光蛋白基因插入到Pcbh2启动子的下游构建yfp-Pcbh2表达载体,经过转化获得了YFP-Pcbh2灵芝工程菌株.在微晶纤维素的诱导下,检测到YFP-Pcbh2菌丝体可发出黄色荧光信号,而不加微晶纤维素诱导时则没有检测到荧光,结果表明Pcbh2启动子在微晶纤维素诱导下具有转录活性.

    灵芝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诱导型启动子应用

    基于非靶代谢组学的糙皮侧耳子实体发育的关联物质及主要代谢通路分析

    刘芹师子文吴杰黄保...
    5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鉴定并分析了糙皮侧耳原基和刚分化的子实体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质,以期解析糙皮侧耳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潜在机制.糙皮侧耳原基和子实体中共鉴定出 545 种代谢物,包含酚酸、脂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生物碱、单宁、木脂素和香豆素以及其他代谢物共 9 类.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表明糙皮侧耳原基和子实体中的代谢物质具有显著差异.以VIP≥1、fold change≥2 或≤0.5 为条件,共筛选到253种差异代谢物.调控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物质涉及76条代谢途径,推测该菌通过色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赖氨酸降解,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生物素代谢,莨菪烷、哌啶和吡啶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嘌呤代谢,丙酸代谢和异喹啉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等主要代谢通路完成物质的深度转化及调控.本研究为糙皮侧耳子实体发育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糙皮侧耳子实体发育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

    东亚木层孔菌与两种野生桑黄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张思瑶余盛武魏玉莲
    7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黄是一类著名的药用真菌,多糖、黄酮、三萜是桑黄主要的活性成分,三者的药用价值受到了广泛关注.东亚木层孔菌Phellinus orientoasiaticus是生长于蔷薇科活立木上的大型真菌,其外观形态与桑黄高度形似,但其药用价值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东北地区研究广泛的鲍姆桑黄Sanghuangporus baumii 和忍冬桑黄 S.lonicericola 野生子实体为对比研究材料,以粗多糖、总黄酮、总三萜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为对比研究指标,探究东亚木层孔菌的药用价值.鲍姆桑黄粗多糖含量为 4.64 mg/g、忍冬桑黄为 2.94 mg/g、东亚木层孔菌为 3.68 mg/g;鲍姆桑黄的总黄酮含量为65.53 mg/g、忍冬桑黄为 187.74 mg/g、东亚木层孔菌为 46.19 mg/g;鲍姆桑黄总三萜含量为5.38 mg/g、忍冬桑黄为 15.87 mg/g、东亚木层孔菌为 10.17 mg/g.通过HPLC分析 3 种子实体黄酮成分,发现鲍姆桑黄总黄酮中可能含有芹菜素和槲皮素这 2 种成分;忍冬桑黄总黄酮中可能含有芹菜素、柚皮素这 2 种成分;东亚木层孔菌总黄酮中可能含有芹菜素和芦丁这 2 种成分.比较 3 种真菌子实体黄酮和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忍冬桑黄粗多糖和东亚木层孔菌粗多糖抗氧化活性较好,鲍姆桑黄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较好,忍冬桑黄和东亚木层孔菌总三萜抗氧化活性较好.本研究显示,东亚木层孔菌的粗多糖、总黄酮和总三萜含量均比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好,具有良好的药用应用前景.

    药用真菌锈革孔菌科代谢产物成分分析

    莲子壳主料对代栽灵芝生长及其生产效益的影响

    张波叶雷谭伟李小林...
    8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莲子壳作为农业副产物体量较大,可用作食用菌栽培原料.本研究以资源化利用莲子壳和拓展灵芝栽培原料来源、降本增效为目的,以 10%、20%、40%、60%和 80%的莲子壳替代基础配方(杂木屑 45%、玉米芯 45%、麦麸 5%、玉米粉 4%、石膏 1%)的木屑和玉米芯,研究各试验配方的灵芝农艺性状、品质及生产效益,从中优选出莲子壳基质高效配方,为探究莲子壳在代料灵芝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培养料添加一定比例莲子壳可促进灵芝菌丝生长,60%处理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 4.44 mm/d;基料添加莲子壳会减少菌柄长度、菌盖厚度和子实体含水量,对菌盖大小、菌柄直径和单朵鲜重无明显影响.活性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随栽培料莲子壳比例的增加,灵芝子实体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80%处理的多糖含量(10.57 mg/g)是对照的 1.66 倍、蛋白质含量(15.14%)显著高于对照(14.12%);而栽培料莲子壳对灵芝子实体三萜酸的影响呈"低比例促进、高比例抑制"趋势.另外,莲子壳配方会显著提高灵芝子实体氨基酸总量,以10%处理最高,氨基酸总量为 32.44%,该处理检测到 13 种氨基酸的含量最高值.生产效益分析表明,栽培料添加莲子壳可显著提高灵芝栽培利润,以 80%处理栽培利润最高(1.22 元/袋).综上所述,莲子壳作为原料栽培灵芝有明显增产效果,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灵芝代料栽培莲子壳生产效益

    段木灵芝子实体全生长阶段生物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

    李赛飞周俊佟瑶高启合...
    9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灵芝活性物质是灵芝发挥不同功效的物质基础,在灵芝生长过程中,活性物质的含量随子实体生长发生动态变化,影响着灵芝的品质及功效.段木栽培是灵芝 2 种主要栽培模式之一,子实体生长周期长、活性物质积累时间久,研究其生长阶段各活性物质的变化规律对原料的高效利用具有积极意义.目前,相关报道主要集中于多糖和三萜物质,对灵芝其他具有重要生物活性价值的成分关注较少,且涵盖的生长周期不够完整,对充分了解各物质的完整动态变化过程比较有限.本研究以段木灵芝子实体菌蕾期作为起点,孢子弹射结束作为终点,通过固定时间采样,共对子实体生长 9 个阶段、120 d内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下:灵芝总多糖及 12 个三萜化合物总量均为菌蕾期最高,随生长快速下降,弹射孢子后期平稳;灵芝麦角甾醇含量菌蕾期最高,随生长快速下降,弹射孢子后期小幅上升;灵芝尿苷、尿嘧啶和灵芝水溶性蛋白/多肽的含量随子实体生长连续下降直至最低,灵芝腺苷则出现山峰状变化规律,峰尖出现在60 d即灵芝开始弹射孢子的阶段.子实体菌蕾期总抗氧化能力较弱,子实体生长后期总抗氧化能力较强.本研究阐明了段木灵芝子实体整个生长阶段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及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指导段木灵芝子实体生产及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多糖三萜麦角甾醇核苷蛋白抗氧化

    富硒黑木耳菌丝体硒多糖的提取与抗氧化活性

    姜冬洋苏林贺陈亚东张彦龙...
    11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富硒黑木耳菌丝体硒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一步评估抗氧化作用,本研究以黑木耳菌种九丰、黑丰和西藏 6 号作为原料,采用耐硒及梯度硒浓度富硒筛选、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设计分析及抗氧化测定的方法对富硒黑木耳筛选、硒多糖的提取优化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 个黑木耳菌种中,九丰耐硒能力最强;富硒发酵实验中,黑木耳菌丝体发酵总硒含量在硒浓度为 60 μg/mL时最大;富硒黑木耳菌丝体硒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 25.4 min,水浴时间 56 min,料液比 1:49(质量体积比),此条件下硒多糖提取率为(17.49±0.10)%.富硒黑木耳菌丝多糖对 DPPH、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并在总还原力试验中表现出较强的还原能力.本试验筛选出最优菌株及最佳富硒发酵硒浓度后,运用响应面的方法对富硒黑木耳菌丝体硒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系统地测定出最佳提取条件.研究结果为黑木耳菌株富硒培养及黑木耳硒多糖高效提取及其功能挖掘提供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依据.

    黑木耳硒多糖响应面优化抗氧化

    香菇菌糠提取物处理对双孢蘑菇呼吸代谢的影响

    刘会琴李景军吴迪李文...
    12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延长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保质期,本研究通过优化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糠提取物(LR-UE)采前喷施条件,探究其对双孢蘑菇贮藏过程中呼吸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采前喷施的最佳条件是LR-UE的浓度为 1.0 mg/mL,喷施时间为采前 1 d,喷施量为 200 mL/m2.LR-UE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双孢蘑菇的失重,延缓双孢蘑菇呼吸峰的出现;同时,它还能调节双孢蘑菇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的酶活性,减少丙二醛的积累,减少电解质的泄漏,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效保持双孢蘑菇的贮藏品质.

    双孢蘑菇香菇菌糠提取物采前喷施呼吸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