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张小毛

季刊

1673-0097

jxdlxb@163.com;jxdlxb@126.com

0791-83898661

330032

江西省南昌市麦园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校内外作者在电力、热力、计算机、管理等学科领域内的科研成果,教育、教学实践和人文理论研究中所取得的新成果及电力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成果。欢迎从事电力科研、生产和管理的电力工作者、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探索

    赵晓莉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的重要途径,思政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成为当前思政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措施.基于此,从应用多媒体与互动技术、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以及构建在线社区和学习共同体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和优化.

    互联网思政教育教学创新

    基于易班用户黏性提升方法探索——以肇庆学院为例

    袁如文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易班是一个集高校思想教育、教学服务、生活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互动社区,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线上交流的平台.它不仅仅是校园网络文化的丰富源泉,更是响应国务院号召的"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重要实践.尽管易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获得了广泛认可,却面临着用户认证率高但使用率低的难题.以肇庆学院为例,深入探讨了易班平台的现状和挑战,寻找提升用户黏性的有效途径,推动易班成为学校师生网络文化舆论的主要阵地.

    易班用户黏性思想政治教育

    岗位胜任力视角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余欣悦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对会计专业人才技能和知识结构提出的全新要求,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构建与岗位需求相符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旨在为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导方向.

    岗位胜任力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策略

    张元珺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构建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一格局旨在通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维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而言,介绍了"三全育人"的内涵,分析了"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大思政育人的内在契合逻辑,提出"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策略,需要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功能,深化思政教育的过程管理,同时不断拓展大思政教育的空间.

    "三全育人"理念高校大思政

    高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

    葛岩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可满足高职院校培养职业人才、体育人才的基本需求.基于此,分析了两者的概念、特征、目标要求,探讨了高职院校结合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协同发展的契机,从职业人才培育及运动员训练的维度出发,提出了涵盖训练项目、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等内容的协同发展策略,以期提升高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高职院校协同发展

    高职"五史"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教育融合的三重审视

    余静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必然要求.两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方面的内在统一是融合的可能性,两者在破除历史虚无主义、坚定"四个自信"和激发责任担当方面的价值统一是融合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优化课程衔接、深化理论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是两者有效融合的实践途径.

    "五史"教育中国式现代化教育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作用刍议

    熊淑玲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要思考的现实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对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意义重大,着重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并从心理层面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建议,如掌握必备的心理知识、心理测量表的正确运用与解读、个性化心理咨询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

    "五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策略探究

    崔素娟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史"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五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可强化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担当的品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深刻、多维的文化支持.阐述了"五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意义,探讨了"五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更好地将"五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

    "五史"教育高校思政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邢良陆霞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丰富的思想精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是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渠道.但从现状看,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内容衔接不足、缺乏架桥引渡策略等问题.因此,在实践方面,要引领文化自信,加强顶层设计,挖掘思想精髓,全面融入教材,实现理论与实践并举、线上线下相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内在逻辑实践路径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黄艳菁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卫生事业建设过程中孕育了政治坚定、对党忠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红医精神",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基于此,梳理了"红医精神"的基本内涵,论述了"红医精神"与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价值,分析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红医精神医学院校思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