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

邵玉昌

月刊

1003-5214

jxhgbjb@126.com

0411-84699773,84685669

116023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精细化工/Journal Fine 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1984年6月创刊,每月15日出版。它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轻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创办最早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首批入编期刊之一;是美国《化学文摘》(CA)全球摘用频度最大的1000种期刊之一;部分文章已由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等摘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捕集CO2研究进展

    金宋尹少武童莉葛刘传平...
    1625-1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为进一步降低燃煤电厂产生CO2造成的碳捕集能耗,基于传统有机胺化学吸收剂研发的相变吸收剂成为 CO2 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研究热点,相较于传统有机胺相变吸收剂,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具有更优异的性能.首先,从传统相变吸收剂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传统相变吸收剂存在的不足;然后,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溶剂组成和相变机理,重点综述了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主要包括醇胺混合类、砜胺混合类和醚胺混合类溶剂的研究进展,从分相情况和性能提升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和分析,比较其优缺点;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和工业应用需求,指出物理溶剂型相变吸收剂的未来研究方向.

    燃煤电厂CO2捕集化学吸收法相变吸收物理溶剂型吸收剂

    CO2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用CeO2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郭永乐杨哲李贵贤田俊英...
    1637-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CO2 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一种廉价丰富、未能广泛应用的碳资源.CO2 和甲醇直接合成高附加值的碳酸二甲酯(DMC)在"双碳"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因反应热力学的限制和CO2 化学惰性的影响,CO2 转化率和DMC收率较低.CeO2 基催化剂是CO2 和甲醇直接合成DMC反应报道较多且性能较好的一类催化剂.该文重点介绍了CO2 和甲醇直接合成DMC反应热力学、在CeO2 基催化剂上反应机理及CeO2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CeO2 基催化剂的形貌和表面性质的调控方法及其耦合的高效脱水剂,并指出未来可在制备比表面积大和活性位浓度高的CeO2 基催化剂、催化剂氧缺位含量的原位表征及开发新型廉价高效的脱水剂等方面开展工作.

    催化剂二氧化碳甲醇碳酸二甲酯氧化铈

    MOFs孔结构对固定化酶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程凯鹏张申梦李立鑫魏梓悦...
    1647-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定化酶是实现酶制剂产业化应用的有效途径,载体是影响固定化酶催化效果的关键因素.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结构高度有序的多孔材料,具有构效关系明确、孔结构均一、孔道性质与化学性质在原子层面可调、可设计和易化学修饰等特点,近年来,其作为酶载体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大的进展.该文以MOFs孔结构对固定化酶性能的影响为主题,分析了MOFs孔结构的影响因素,总结了酶在笼型空穴与通道型孔这 2 种典型孔中负载的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MOFs孔结构对酶的固定化、活性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指出多级孔在固定化酶强化传质方面的特殊作用以及开发孔-酶匹配MOFs的重要性,展望了利用MOFs自身催化能力在纳米尺度内构建高效化学-酶级联催化剂的发展优势,以及通过调控微环境强化酶催化过程的可行性.

    固定化酶金属有机框架孔结构笼型空穴通道型孔

    天然植物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杨人元周腾王宏伟龙雪彬...
    1658-1664,1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石油化工原料制备的纤维材料的广泛应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研发绿色环保的新型纤维材料迫在眉睫.天然植物纤维具有可再生和可降解的特点,在当前强调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备受关注,在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使用天然植物纤维复合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制备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已经逐步发展为一项成熟的技术.该文总结了天然植物纤维结构和改性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天然植物纤维增强可降解和不可降解热塑性复合材料性能的应用进展,展望了天然植物纤维与可降解塑料复合材料的工业化前景.

    植物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可降解

    构筑功能性Bi2O3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林金池邓玉婷朱文韬于秀明...
    1665-1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光催化技术是缓解该问题的有效方案.Bi2O3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和较窄的禁带宽度、潜在的可见光驱动光催化性能,逐渐成为环境能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概述了 Bi2O3 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气相反应法、液相反应法、固相反应法和其他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Bi2O3光催化材料构筑策略、去除成效及主要机理;阐述了Bi2O3光催化材料在光催化水环境处理、水分解制氢、固氮脱硫、杀菌消毒、二氧化碳还原、电极与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Bi2O3光催化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Bi2O3制备复合改性作用机理光催化应用

    多糖基温敏可注射型水凝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孙萌孙惠姜硕田野...
    1679-1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糖基温敏可注射型水凝胶作为一类智能软物质材料,在不同温度的刺激下能够实现液态溶胶-固态凝胶的可逆转变,具有生物相容性高、生物降解性强及物理和化学特性可调控等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概括了温敏可注射型水凝胶的溶胶-凝胶相转变机理;阐述了设计与合成多糖基温敏可注射型水凝胶的策略,包括小分子基团修饰多糖、合成型温敏聚合物接枝多糖、添加剂改性多糖;综述了多糖基温敏可注射型水凝胶在伤口愈合、药物递送和软骨修复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存在的优化原料组成及设计策略、开发多样化环境刺激响应、增强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三方面的挑战提出建议;最后,对拓展多糖基水凝胶产品应用范围、加速推进其大范围临床应用进行了展望.

    可注射型水凝胶多糖温度敏感性伤口愈合药物递送软骨修复

    近红外荧光探针对黏度和极性的双响应

    余奥冯艳武紫燕杨焜泷...
    1693-1700,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4-二甲氧基吡喃酮为吸电子基团、半花菁染料为给电子基团,通过Witting反应合成了一种基于真菌荧光素的近红外荧光探针FUNG.通过 1HNMR、13CNMR和HRMS表征了其结构,测试其对不同溶液体系的黏度、极性的响应性能,考察其在响应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pH 适用范围.结果表明,探针 FUNG 在水中的斯托克斯位移为178 nm,荧光发射波长(λem)为700 nm,能同时对溶液体系的黏度和极性作出响应,符合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机制;在不同体积分数甘油水溶液中,探针FUNG对溶液黏度的响应表现为荧光强度线性变化,随着溶液的黏度的增加,其在 700 nm处荧光强度增加 6 倍多,荧光寿命也能随之增加;探针FUNG对溶液极性的响应表现为荧光发射光谱的红移,随着溶剂极性参数的增加,λem从 606 nm 红移至 698 nm;在甲苯/二甲基亚砜(DMSO)中,随着甲苯体积分数从 100%减至 10%,λem从 669 nm红移至 712 nm;在 1,4-二氧六环/DMSO中,随着1,4-二氧六环体积分数从100%减至10%,λem从631 nm红移至717 nm;探针FUNG对溶液黏度和极性的响应具有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pH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真菌荧光素荧光探针黏度极性近红外功能材料

    调控共价有机框架供-受体促进光催化水析氧

    姜雨陈铭晖李翔宇冯亚青...
    1701-1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电子供体-受体结构对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以N,N'-对乙腈苯基-1,4,5,8-萘二酰亚胺(NBA)为基础构筑单体,分别与供电子的三(4-甲酰基)苯胺(N-CHO)、吸电子的 1,3,5-三(4-甲酰苯基)三嗪(TFPT)脱水缩合,构筑了由C=C连接的NN-COF和NT-COF.采用XRD、FTIR、13CNMR、XPS、SEM、TEM、ED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UPS)表征了两种COFs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光电性能,并测试其光催化水分子氧化反应(OER)性能.结果表明,与NN-COF相比,NT-COF中三嗪单元的吸电子能力和高度平面性使其具有更紧密的层间π-π堆积、更宽的可见光吸收范围和更强的光生载流子产生能力;Co(NO3)2·6H2O作为助催化剂添加后,NN-COF和NT-COF在连续6 h内平均析氧速率分别为303.73和449.53 μmol/(g·h);NT-COF中相对缺电子的萘酰亚胺单元更有利于光生空穴在其杂原子上的积累,从而更高效地催化水分子OER的进行.

    光催化共价有机框架供体-受体水分子分解析氧反应功能材料

    MOFs负载ACF吸附剂的制备及H2S脱除特性

    张铎孙艺文虎赵思琛...
    1710-1717,1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活性炭纤维(ACF)负载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199 上,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MOF-199@ACF吸附剂,利用固定床反应装置评价其脱 H2S 性能;采用氮气吸/脱附、XRD、EDS、SEM、XPS 表征和分析了MOF-199@ACF的物相组成;考察了ACF负载量、吸附温度、相对湿度对MOF-199@ACF脱除H2S性能的影响,探究了MOF-199@ACF在H2S脱除中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与MOF-199 相比,ACF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的吸附剂MOF-199@1%ACF的H2S出现时间从180 min延后至405 min,穿透硫容从7.2 mg/g提升至14.5 mg/g;ACF负载量为1%不会干扰MOF-199结晶形成的稳定结构,ACF参与配位使MOF-199@1%ACF表面粗糙化,导致更多的吸附位点暴露,增加了比表面积(从 MOF-199 的 1108.6 m2/g 增至 1978.3 m2/g);MOF-199@1%ACF是以化学吸附的活化吸附为主,升高温度(30~70℃)有利于加快吸附速率;适量水气(相对湿度10%)有助于性能提升(穿透硫容14.8 mg/g).

    煤气化MOF-199活性炭纤维脱硫剂吸附H2S功能材料

    端羧基超支化聚酯增强淀粉/壳聚糖复合膜

    刘文宇王皓昱郝嘉辉银鹏...
    1718-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淀粉/壳聚糖复合膜(SC)的机械性能和蒸汽阻隔性能,以端羧基超支化聚酯(HPC)为改性剂,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一系列淀粉/壳聚糖/HPC复合膜[SCH x,x%为HPC含量(以淀粉和壳聚糖干重计,下同)],考察了HPC含量对SCH复合膜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XRD、SEM、DSC、TG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水蒸气渗透性、疏水性和蒸汽阻隔性、抗菌性能.结果表明,HPC的加入大体上增加了 SC 复合膜的平均厚度和密度,在提高拉伸强度的同时保持了断裂伸长率,降低了复合膜的水蒸气渗透性,但对SC的抗菌性能没有明显改变.SCH 2.50力学性能最好,其平均拉伸强度从SC的2.26 MPa增至3.58 MPa,平均断裂伸长率从151.04%降至146.40%.SCH在280~320 nm范围内产生强吸收,强度随HPC含量的增加而提高.SCH复合膜水接触角在106.9°~113.3°之间,整体呈现较强的疏水性.SCH 2.50的水蒸气渗透性从SC的2.855×10-9 g·cm/(cm2·h·Pa)降至2.133×10-9 g·cm/(cm2·h·Pa).HPC与淀粉/壳聚糖之间通过氢键和酯化作用形成了均匀致密的内部结构,增加了表面粗糙度,从而提高了SCH的机械性能和蒸汽阻隔性能.

    淀粉壳聚糖超支化聚酯力学性能阻隔特性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