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建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建材
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江西建材

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应向东

双月刊

1006-2890

jxjiancai@tom.com

0791-5236185 85211749

330001

南昌市何坊西路355号

江西建材/Journal Jiangxi Building Materials
查看更多>>本刊为江西省建材集团主管,按受省经贸委的行业管理。办刊目的是推动江西省建材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管理、经营等活动的开展,为企业服务,为行业管理服务,为江西省建材工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作出贡献。推广与介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是全省建材行业技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岩土工程地基勘察及桩基础承载力监测分析

    江祖良
    230-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某在建实际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基于岩土工程对其进行地质勘察和岩土工程性质评价.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上部地基土层均匀性较差,下部基岩风化带均匀性较差,局部地段层面起伏大于20%.基于此,该项目采用灌注桩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并通过静载荷试验与数字沉降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对桩基础承载力进行监测分析并绘制Q-s曲线图,对不同桩长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发现桩基础长度增加会提高其承载力,且布设的桩基础承载力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岩土工程地基勘察灌注桩桩基础承载力静载荷试验Q-s曲线

    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中新老路基沉降差异性研究

    凌侨锋
    234-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深圳某市政道路扩建工程为例,对该工程新老路基的沉降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因素对新老路基沉降值和横坡比的影响.实践表明,台阶式开挖法对新、老路基沉降差异和横坡比的控制效果更好;新路基对老路基的影响随着开挖坡度的减小而减小;随着道路加宽宽度的增加,老路中心沉降量和新路沉降值最大值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在软土地基处理初期,采取增强措施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同时增强地基的压缩模量是控制新老路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有效途径.

    市政道路道路改扩建路基沉降软土地基

    露天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治理研究——以江苏宜兴市某露天矿山为例

    陆叶陈晓成高咏
    237-240,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先露天矿山的大量开采,遗留了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文中示例的研究区地处冲湖积平原,因早期粗放式开采导致生态环境发生严重破坏.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治理相结合的方案,项目采用锚杆格构、削坡减载、回填压脚、地形整理、截排水工程和绿化工程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有效修复矿山的生态环境,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为同类型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加固设计及施工

    慕雨生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文中以某高层建筑工程为例,对该项目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进行设计及施工,并评价该方案的施工效果.检测10 个支护结构加固点位沉降位移发现,所有施工点位处平均沉降位移为 0.017~0.090 mm,变异系数为0.04~0.20,均未超过设计预警值,满足设计要求.这证明本项目基坑支护加固设计方案安全合理,施工效果良好.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加固设计方案施工技术施工效果

    加筋体对变电站桩网复合地基破坏机制的影响分析

    张冰淇王富
    24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桩网复合地基研究较少分析加筋体作用机理的不足,文中采用Plaxis 2D研究加筋体对不同位置桩体破坏顺序、破坏时的极限荷载以及桩体受力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加筋与不加筋情况进行比较,探究了加筋体抑制桩体破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无加筋复合地基更易发生弯曲破坏,破坏始于坡脚并逐渐向路基中心延伸;而桩网复合地基则先在坡脚处发生弯曲破坏,随后在中心发生剪切破坏;随着加筋体刚度的增加,桩身弯矩减小,轴力增大,桩体更易发生剪切破坏;加筋体能有效抑制桩体破坏时应力释放对临近桩体内力的影响;相比于早期阶段,加筋体对桩体破坏的抑制作用在后期阶段更为明显.

    桩网复合地基渐进破坏水泥土搅拌桩加筋体稳定性

    软土地基预制桩沉桩对邻桩的扰动研究

    张军菲杨思凡郑昆鹏
    248-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制桩作为挤土桩,在沉桩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挤土效应,挤压邻桩产生桩身上抬、断桩和桩位偏移等危害.基于此,文中对软土地基预制桩沉桩扰动邻桩进行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后沉入桩沉桩的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沉桩过程中邻桩桩身变形及弯矩变化,并分析了桩间距和后沉入桩桩径对邻桩桩身变形和弯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沉桩深度约 6m时,邻桩弯矩达到最大值,当后沉桩沉桩深度为邻桩桩长时,邻桩桩身变形达到最大值;随着桩间距增加,邻桩桩身变形和弯矩逐渐减小,随着后沉入桩桩径增加,邻桩桩身变形和弯矩逐渐增加.

    预制桩数值模拟挤土效应邻桩

    基于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特性的试验分析

    张伟超
    252-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详细描述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试验的设计及实施过程,包括试验目的、设备选择、流程安排、数据分析、质量控制以及试验检验对比分析.精确监测与数据分析揭示了路基沉降规律和原因,特别关注填料中有害物质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有害物质,如黄铁矿、硫酸盐等,对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特性

    泡沫轻质土对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沉降量的影响分析

    班午东孙杰
    25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泡沫轻质土在路基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文中以某高速公路为例,通过沉降监测,围绕泡沫轻质土对路基沉降量、沉降速率、水平位移及路基表面变形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泡沫轻质土填筑后的路基沉降量在施工后的前6 个月增长较快,之后逐渐趋于稳定.各监测点的沉降速率在初期较高,随后逐渐减缓,平均沉降速率由初期的14.7 mm/月降至18 个月后的0.27 mm/月.水平位移和路基表面变形在初期增幅较大,后期趋于稳定,表明泡沫轻质土在路基沉降及变形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泡沫轻质土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沉降

    复杂外部建设条件下开放式盾构法在地下工程中的实践探索

    蔡斌
    258-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新庄立交地下过街通道建设工程为例,该工程位于多条主干道交会处,地上现有高架桥梁,地下现有地铁、管线,施工外部条件较为复杂,是全国首条采用开放式盾构法进行施工的地下通道,通过对开放式盾构工法、优势及施工流程介绍,探究开放式盾构法在复杂外部建设条件下地下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并结合实践经验剖析工法存在的问题.

    开放式盾构地下工程复杂外部建设条件

    超级微表处在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配合比设计

    陈姗孙健
    261-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持续运行,路面病害逐渐增加,道路质量逐年下降,路面养护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微表处技术是常用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文中依托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惠州段实际工程,对微表处的原材料和配合比进行了设计,采用的组成比例为5~8mm机制砂∶3~6mm机制砂∶0~3mm机制砂∶水泥∶水∶乳化沥青=24∶14∶60∶2∶7∶11.5,并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和检测,对配合比效果进行了验证,以供参考.

    超级微表处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配合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