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徐晓泉

双月刊

1005-3638

xuebao12345@vip.sina.com

0791-83812093

330032

江西省南昌市瑞香路889号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学术,与时俱进,主要刊登与成人高等师范教育所设各学科相关的学术性论文,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注重创新,以学术性、师范性、综合性为主要的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做好重大项目,争取更大突破

    陈红民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12 月8 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2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石嘉教授申报的"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获准立项。依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2023 年 11 月 27 日,课题组举行了项目开题报告暨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新华文摘》杂志社、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10 多家教研单位的同行专家进行项目研究指导。与会专家就项目立项的意义与价值、理论与方法、研究内容、计划安排、预期成果及社会作用等展开研讨,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高质量完成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宣传项目的研究意义,扩大项目的学术影响,推进项目的研究工作,本刊精选9 位专家在开题报告暨研讨会中的精彩论述,以供学者讨论。

    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

    推陈出新,保质保量,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李少军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12 月8 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2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石嘉教授申报的"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获准立项。依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2023 年 11 月 27 日,课题组举行了项目开题报告暨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新华文摘》杂志社、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10 多家教研单位的同行专家进行项目研究指导。与会专家就项目立项的意义与价值、理论与方法、研究内容、计划安排、预期成果及社会作用等展开研讨,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高质量完成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宣传项目的研究意义,扩大项目的学术影响,推进项目的研究工作,本刊精选9 位专家在开题报告暨研讨会中的精彩论述,以供学者讨论。

    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

    力争做有思想厚度的"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重大项目研究

    张艳国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12 月8 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2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石嘉教授申报的"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获准立项。依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2023 年 11 月 27 日,课题组举行了项目开题报告暨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新华文摘》杂志社、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10 多家教研单位的同行专家进行项目研究指导。与会专家就项目立项的意义与价值、理论与方法、研究内容、计划安排、预期成果及社会作用等展开研讨,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高质量完成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宣传项目的研究意义,扩大项目的学术影响,推进项目的研究工作,本刊精选9 位专家在开题报告暨研讨会中的精彩论述,以供学者讨论。

    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

    论中共领袖人物画传的党史学习教育功能

    康立芳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领袖人物画传具有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独特的党史学习教育功能。以中共领袖人物画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学史明理,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有助于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学史增信,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有助于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学史崇德,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教育和引导普通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规范;有助于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学史力行,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在锤炼党性、为民服务、推动发展上力行,教育和引导普通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共领袖人物画传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红色家书滋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路径研究

    代红伟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家书见证了中华民族奋力求索的辉煌历程,映射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赤子情怀和不屈精神。红色家书有其独特的生成背景和精神特质,是滋养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鲜活素材。新时代新征程,要加强红色家书的收集整理,丰富红色家书研究的文本基础,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宣传教育形式,以研读、感知、体验红色家书等方式滋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以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想信念支撑。

    红色家书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路径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探究

    王素芳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同源的,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两者在实践中具有契合性、交互性。当前民办高校在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完全形成立德树人的大党建大思政机制,突出难点是这种机制的构建在实践中遇到阻力,加上同向发力的育人载体不明确,使得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发生矛盾。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找准两者深度融合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构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的决策引领机制、实践育人机制、实施机制和保障机制。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奉献精神的实践路径研究

    肖良平温紫琳丰晟敏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引领新阶段新使命新方向,召唤新时代青年敢担当、有作为。奉献精神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党走过百年历程,促使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懈努力。新时代大学生是完成新阶段新使命新任务的人才后备军,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奉献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让奉献和服务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普遍认可并不懈践行的人生追求,面临诸多挑战。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真正认可并践行奉献精神,积极创造各种实践性条件让大学生"外化"奉献精神,为高校培育大学生奉献精神提供新思路。

    新时代大学生奉献精神路径研究

    高等院校师范生道德人格培育的质性研究

    燕玉霞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高等院校师范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提取编码、分类后形成2 个核心类别与21 个主要类别。研究发现:由于社会环境、学校德育教育不充分及个体缺乏主体性等方面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高等院校师范生存在道德人格偏离、敬畏感弱化等问题。探讨通过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对教师培育的积极作用、加强校园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师范生主体作用等方式加强师范生道德人格培育。

    师范生道德人格质性研究

    学术共同体视角下高校学术期刊学术育人探蠡

    任屹立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赋予了学术期刊特殊的文化使命,学术期刊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传播者、建设者、服务者与创新者,同时也是学术共同体构建的天然桥梁,是高校学术育人的重要载体。从学术共同体视角出发,探讨高校学术期刊在学术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学术期刊在学术育人过程中育人的要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和解决方案,在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的同时,以期高校学术期刊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自觉维护和弘扬良好的学术风气,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学术共同体高校学术期刊学术育人文化使命

    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理论框架、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

    陈立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数字技术赋能贯穿江右文化传播全过程,为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了更强大的传播效能。基于TOE理论框架分析,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基础是数字技术,主体是政府组织、产业组织、受众与平台用户,保障是数字化情境与政策。技术赋能情境下,数据驱动实现江右文化传播资源的共享、需求导向实现江右文化精准化传播、技术赋能提升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效能以及多元合作实现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协同。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效能的实现,需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江右文化传播的引擎作用、建构数字化多元主体合作传播网络以及优化江右文化数字化传播环境。

    江右文化技术赋能数字化传播TOE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