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继续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继续教育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

李凤飞

月刊

1009-4156

jxjyyj@vip.163.com

0451-88060072

150025

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

继续教育研究/Journal 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对实现终生教育意义非凡,对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发展势头锐不可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UTAUT模型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王宽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学习共同体是推进社区教育发展、优化社区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从社区居民参与学习行为现状,将整合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模型)作为模型的实证分析来看,经费支持、核心成员能力等 10 个因素均会对社区学习共同体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场所配给、活动频率、经费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最显著.不同性别、学历水平、工作情况以及 45 岁以上年龄段在参与意愿上有显著差异,不同收入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推动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发展,增强居民参与意愿,要从"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度、管理体制机制、资金支持,社区层面的宣传引导、资源整合、培训指导、平台搭建,社区学习共同体层面的内部生态、活动内涵、自身建设,居民个体层面的自我认知、推广引导、个体组织承诺"方面着手.

    社区教育UTAUT模型社区学习共同体参与意愿

    乡村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及优化——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文本分析

    王蓓蕾陈国华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乡村教育兴则乡村兴.选择已经公布的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层面有关乡村振兴的政策文本,运用扎根理论,对其中乡村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绘制了乡村教育助推乡村振兴路径分析图.为促使乡村教育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应优化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实现乡村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引导乡村教师参与乡村振兴;发展乡村中等职业教育,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打造特色乡村课程体系,实现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乡村教育乡村振兴扎根理论政策文本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妇女的闲暇教育——基于四川省仪陇县的实证调查研究

    邓春宁许欢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妇女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要承担者和建设者,科学开展闲暇教育是有效提升农村妇女素质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调研发现,农村妇女普遍具有参加闲暇教育的时间条件,但偏重于娱乐活动,最终导致"闲而不暇";"只有闲暇才有快乐""闲暇教育无用论"的观念非常突出;地方政府开展农村妇女闲暇教育存在形式主义;社会组织、各类学校、企业参与度不高;忽视了农村妇女的成人学习特征,教育内容形式单一,学习效果欠佳;新媒体、新技术使用率不高,难以调动农村妇女的主观能动性.为此,应逐步达成重视农村妇女闲暇教育的共识,进一步提升农村妇女参加闲暇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加强乡村闲暇教育的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开发农村妇女闲暇教育资源,闲暇教育要更加契合个体需求.

    乡村振兴农村妇女闲暇教育素质提升

    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陈松梅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化,新型职业农民已崭露头角,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崛起的核心力量.其专业化发展,不仅直接关乎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与升级,更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有鉴于此,致力于深入剖析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探索二者协同推进的有效路径.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为实践者指明行动方向,以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化成长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化发展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我国绿色人才研究热点主题与趋势展望

    朱敏她林呼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求教育作出积极回应,即培养绿色人才将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解我国绿色人才研究基础,找到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论题,借助于数据分析软件对国内绿色人才文献予以系统分析.2000 年以来,我国绿色人才研究呈现出三个明显发展阶段,研究队伍尚不充分,在内容上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中的绿色技能教育、高等学校绿色建设与绿色人才培养、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等三个方面.最后,从内容维度对未来我国绿色人才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人才绿色人力资源绿色教育

    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开放大学的办学困境及体系重构

    常万新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的办学体系,一直是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的特色和优势.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开放大学学历补偿教育的需求不断萎缩.在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服务和支持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开放大学新的职责和任务.开放大学体系面临重构和转型发展.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来看,开放大学体系建设面临体系内组织离散、教学质量不均衡、社会认可度不高和学科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等困境.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开放大学之间的合作办学关系,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提高管理效能、增强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开放大学体系重构、加快开放大学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有效措施.

    资源依赖理论开放大学体系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带一路"成人国际理解教育发展刍议

    黄骥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建"一带一路"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的世界工程,在客观上催生了对成人国际理解教育的巨大需求.发展好成人国际理解教育,可以有力地促进中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友好交往与互联互通.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紧紧围绕成人的学习特质与发展诉求,打造建设性的"一带一路"成人国际理解教育行动框架并予以着力推动,不但会显著消解国际理解教育实施中的"世界性"与"国家性"的内在张力,而且会以其富于时代特色的开放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有效提升"一带一路"成人建设者的国际理解力,高质量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国际理解教育成人教育

    数字赋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实现路径

    木薇周晓璇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是实现我国整体劳动力素质水平提高的重要方法.随着数字赋能在公共培训服务领域的技术和认知不断成熟,将数字赋能视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实现手段,从分析精准靶向定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对象及其需求识别、服务主体协同、服务内容供给、服务效果评估等核心问题入手,揭示了数字赋能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的内在机制:数字理性重塑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逻辑,数字化弥合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供需鸿沟,数字流动增加培训服务主体间的协同性,数字驱动输出精准高效的农民工职业技能服务决策.

    数字赋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