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黄亲国

双月刊

1001-3679

sciencejx@126.com

0791-88177801

330029

南昌市上坊路382号

江西科学/Journal Jiangxi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为江西省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主要介绍江西省特别是江西省科学院的重大科研成果和阶段性科研总结,发表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理、工、农、医及某些边缘学科的学术论文,有关江西省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考察报告;报道国内外新理论、新学科的研究动态,本省和本院的重大学术活动;刊登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和译文。本刊辟有学术栏目: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OBE理念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养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冯如乐李宝勇张绿水
    880-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时代对风景园林硕士人才提出的需求,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养理应响应时代潮流做出调整与优化。在明晰OBE理念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出基于OBE的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养理念,最终形成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风景园林硕士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即明确乡村振兴战略对风景园林硕士人才的需求、制定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研究结果可为涉农高校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养的优化提供参考,以此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OBE理念风景园林硕士人才培养

    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的品牌化转型策略研究——以安克创新公司为例

    胡小玲
    886-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行业迈入了成熟的发展新阶段,品牌化成为跨境零售出口企业们的共识。然而,跨境零售出口企业们品牌化转型面临的困境,如何转型是值得探究的课题。基于相关跨境行业分析报告、资料搜证、网络调研以及访谈等调研法分析了我国跨境零售出口企业品牌化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借鉴跨境电商品牌安克的品牌化转型路径与经验,提出了我国跨境零售出口企业品牌化转型的建议。建议提出: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赋予品牌价值观;找准差异化品牌定位,占领用户心智;以研发促创新,夯实产品力;整合全渠道营销,助力品牌传播;数字化能力赋能,实现精细化运作;打造优秀的国际化团队,做好本土化运营。

    跨境电商品牌转型出口企业转型路径

    "金课"背景下《电路》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

    曾宇露刘嘉章彧邓小珍...
    893-896,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电路》课程原理抽象、知识体系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引领为目标,以"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标准为理念,从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实验教学方法、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通过在电气大类专业本科生中进行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供,进一步塑造学生良好的价值素养,以便更好适应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金课""两性一度"电路课程混合式教学

    红色记忆唤醒对游客社会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黄涛李云鹏
    897-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特殊旅游形式,红色旅游被认为具有政治和教育功能。然而,作为红色旅游核心内容的红色记忆和社会认同尚未成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基于沉浸理论和共鸣理论构建,探索红色记忆唤醒和社会认同之间的影响关系,并验证沉浸体验和共鸣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沉浸体验、认知和情感共鸣以及社会认同受到红色记忆唤醒的正向显著影响,社会认同也受到沉浸体验和认知情感共鸣的正向显著影响,沉浸体验和认知情感共鸣的中介效应得到了确认。此外,对红色记忆的代际差异进行的多组分析阐明了不同方式获取红色记忆对体验和共鸣的不同影响。该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为游客的红色记忆唤醒、体验和社会认同的影响关系提供了实证支持,实践贡献在于增强了红色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对于红色记忆的理解,并为红色旅游的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管理建议,以实现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数字化转型。

    红色旅游红色记忆唤醒沉浸体验认知共鸣情感共鸣社会认同VR

    基于5G+大数据的智能化助老助残就医大健康服务平台应用与研究

    陈志平孔蕴源刘东丽
    906-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和江西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战略,逐步摸索出一条"助老助残"就医的新模式即"助老助残"大健康服务平台。利用 5G、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基于分布式存储技术,与医院HIS系统互联互通,建立五大应用终端和六大功能应用的大健康服务平台。立足实体医疗资源,建成包含人工智能导诊、"橙心服务专车"服务、志愿服务大数据平台、院一站式就医模式、线上云义诊服务区、互联网+护理服务、慢病管理、健康科普等功能的"助老助残"平台并投入使用。"助老助残"平台为老年人、残疾人就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形成一体化诊疗流程,使老年人和残疾人就医不再被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同时也提升了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水平以及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助力 2030 健康中国建设。

    助老助残智慧服务健康中国

    基于韧性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水公园设计——以武汉滨江公园设计为例

    李卓霖
    912-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索韧性城市理念在滨水公园设计中的应用。随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利益,但也凸显了城市面临的"城市病"。从城市生态与社会的耦合关系出发,探讨了如何应用韧性城市理念来应对这些挑战。以武汉滨江公园为案例,分析了其现有地理位置和景观环境面临的风险和问题,研究了多维度协调下的滨江景观韧性体系构建策略,并进行了滨江空间的针对性设计改造。结果表明,滨水景观韧性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生态自我恢复性、社会适应性以及功能之间的相互转换性。

    韧性城市生态策略城市滨水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