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林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林业科学
南方林业科学

黄小春

双月刊

1006-2505

jxlky@163.com;jxlky@yeah.net

0791-83833691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

南方林业科学/Journal Nanfang Forestry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江西省林学会、省林业科学院合办的综合性林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林木良种、育苗造林、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林产化工、森林生态、林业经济、森林花卉、森森蔬菜、乡村林业和城市林业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新动向。适合广大科技人员,管理干部、专业院校师生、林场职工和林农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酸枣染色体核型分析

    宋晓琛张博文杜健杜强...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南酸枣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本文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对南酸枣的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南酸枣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其核型公式为K(2n)=2x=24=22m+2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L+10M2+8M1+4S,核不对称系数为55.77%,为二倍体,染色体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1B"型.

    南酸枣染色体核型分析

    场地微气候对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的影响

    萨日娜温婷魏绪英张瑶...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石蒜属植物开花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红花石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气候监测和定株物候观察法,调查了林下和露地两种不同微气候场地栽培的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结果表明:(1)林下栽培场地的最高气温、最高土壤温度、平均温差和湿度差均低于露地栽培场地.(2)红花石蒜的群体花期为15~20 d,其中,林下栽培场地的群体花期早且相对集中(16 d),露地栽培场地群体花期较晚且持续时间略长(19 d).林下栽培场地的开花时期较露地栽培场地早60d左右,出莛期、始花期和盛花期分别早52 d、61 d、61 d.(3)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依次为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高土温、昼夜空气温差)对红花石蒜的开花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湿度(月均空气湿差).红花石蒜的开花物候与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可考虑综合采用夏季适当降温和增湿的措施促进提前开花和提高开花整齐度.

    红花石蒜开花物候微气候温度湿度

    邻体干扰效应对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影响

    欧阳园兰黎杰俊赖媛曾小霞...
    11-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邻体干扰会影响植物个体生长和种群更新,进而影响群落演替.为探讨马尾松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被常绿阔叶树种替代的机制,本研究选取马尾松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径级马尾松径向生长量、养分含量、含水量对邻体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1)马尾松受到的种间干扰强度(540.62)要大于种内干扰强度(245.73),且种间干扰中木荷的干扰强度最大(267.04).(2)邻体干扰抑制马尾松的径向生长,且对小径级个体的抑制作用更强,由弱干扰到强干扰,大径级马尾松近5年径向生长量由17.23 mm下降至8.79 mm,降幅为48.98%;小径级马尾松近5年径向生长量由22.16 mm下降至5.57 mm,降幅为78.46%.(3)邻体干扰会影响马尾松的水分和养分平衡,显著降低树干含水率,增加树干的全N含量;显著增加叶片的含水率、全N、全P含量.(4)马尾松径向生长量与树冠表面积、生长空间指数等显著正相关,与养分含量无显著相关性.马尾松的生长与更新主要受到木荷、湿地松带来的种间竞争和自身种内自疏作用的抑制,且小径级个体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强,这可能是马尾松被阔叶树种所取代的重要原因.

    群落演替竞争排斥生长速率亚热带地区

    截干与施肥处理对白木香萌芽生长的影响

    董晓娜陈彧陈飞飞
    17-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截干和截干后施肥处理对白木香萌芽生长的影响,为营造白木香"多干型"经营模式和采穗圃穗条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以2a、6a林龄白木香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截干高度、不同林龄和截干后施肥处理对白木香萌芽数量及萌芽枝条生长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 a白木香的萌芽数量、萌芽枝条基径、长度均随着截干高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白木香单株萌芽数量在7.6~15.4个之间,截干高度15 cm4个月时萌芽枝条长度最长(15.10 cm),截干高度45 cm次之(6.58 cm),截干高度30 cm最短(4.08 cm);截干高度45 cm1年后萌芽枝条长度最长(139.38 cm),截干高度15 cm次之(122.00 cm),截干高度30 cm最短(112.13 cm).6 a白木香的萌芽枝条基径随截干高度提高呈递增趋势,而枝条长度呈先低后高趋势.不同施肥方式对于萌芽枝条基径、长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施肥可促进萌芽枝条生长.

    截干施肥萌芽枝白木香

    人工移栽对山矾野生苗木生长的研究

    张小辉朱旭华黄明文周文彬...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快山矾资源恢复,以野生山矾幼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人工移栽和自然生长,以及移栽种植地的坡位对野生山矾苗木的存活率、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移栽第三年的苗木存活率为92.22%,比不移栽自然生长的83.89%提高了8.33%,苗木的平均侧枝数量达4.80个、地径1.61 cm、新梢41.05 cm,比自然生长的侧枝数量增加了134.15%,地径粗度增加了65.98%,新梢生长量增加了44.54%.种植在山体上坡位的当年苗木存活率相比中、下坡位减少了4.20%、6.20%,侧枝数量减少了1.17个和2.00个,地径粗度减少了0.10 cm和0.30 cm,新梢长度减少了7.90 cm和10.37 cm,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山矾野生苗木经人工移栽后存活率得到提高,促进了生长,移栽坡位宜选择下坡位,其次为中坡位.研究结果对加快山矾资源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山矾资源保护工作中推广应用.

    山矾野生苗木人工移栽存活率生长量

    不同供磷水平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

    许昌超冼卓慧苏杨张俊涛...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矮牵牛的育苗和养护技术,本研究以矮牵牛品种'梦幻玫红'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磷浓度的营养液处理矮牵牛幼苗,研究不同磷供应水平对矮牵牛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磷供应对矮牵牛植株的株高随处理时间不同有所差异,至第5周,磷浓度为7.5 mg·L-1处理组的平均株高最大(达到14.25 cm).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磷浓度高的处理组和磷浓度低的处理组的冠幅差异逐渐增大,至第5周,磷浓度越高冠幅越大,磷浓度为45.0 mg·L-1处理组冠幅达到22.90 cm.叶片数、分枝数、花芽数随磷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但各处理组间叶片SPAD值基本无显著差异.破坏性取样后发现,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磷积累量和干重也随磷浓度升高而增加,但根冠比随着磷浓度升高而降低.因此,不同供磷水平对矮牵牛的营养生长有明显的影响,磷供应不足会降低矮牵牛的冠幅、叶片数、分枝数和花芽数量等重要观赏指标.

    矮牵牛磷供应水平生长

    疏解工艺对簕竹重组材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邱竑韫黄慧闫实刘春林...
    31-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簕竹为原料制备重组材,研究了不同疏解工艺对簕竹重组材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与毛竹重组材对比,探讨其利用价值.结果表明:随着疏解程度的增加,竹束的载胶量增大,竹青竹黄的存在使竹束对胶黏剂的吸附能力下降;相同条件下,簕竹重组材与毛竹重组材水平剪切强度相当,弹性模量及静曲强度约为毛竹的2倍左右,经28h循环水处理吸水厚度膨胀率约为毛竹的1/2;带青带黄疏解有利于提高簕竹重组材的抗弯性能,制备的重组竹静曲强度达215 MPa,弹性模量达28 GPa,分别高于常规疏解的8.64%和12.92%,但其水平剪切强度略有下降.竹青的存在可以提高簕竹表面的耐水性,簕竹青黄宽疏解在60s时接触角仍能达到60°,较其余条件耐水性高.以簕竹开发制备重组材在工程应用上具有较大潜力.

    簕竹疏解工艺重组竹力学性能吸水性

    南昌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及模拟预测研究

    柯琳琳黄子璇张绿水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南昌市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结合大气校正法反演地表温度、构建气温预测GM模型等方法,获取南昌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并模拟预测未来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1)2005-2021年,南昌市的最高地表温度值上升了25.36℃,最低温度值上升了11.59℃,高温地区呈高度中心聚集化分布.(2)南昌市热岛效应主要集中在人口聚集与高速发展的中心城区,且地表温度呈现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向周边扩散降低的趋势.(3)2021年后南昌市的年均温将持续攀升,城市热岛效应问题将愈发严峻.(4)通过分析下垫面类型与地表温度空间分布化之间的关系,得出水域和植被与城市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热岛效应.本研究提出的南昌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为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城市热岛效应南昌市遥感影像灰色模型气温预测

    基于八类感知属性法的校园绿地心理恢复性景观特征研究

    蔡文旭张宏志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校园绿地景观的恢复性知觉效益,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基于八类感知属性法,选取不同的校园绿地景观类型,以感知恢复量表为心理恢复指标,探索有益于大学生心理恢复的校园绿地景观特征.结果表明:(1)对于大学生来说,滨水空间和草坪空间是恢复性最好的景观类型;(2)八类感知属性中,除了文化性,其他感知属性特征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恢复效果,其中最主要的是自然性、庇护性和空间性特征;(3)大学生的心理恢复情况会受学历、绿地使用频率与绿地停留时间的影响.

    八类感知属性大学生校园绿地心理恢复

    东莞市自然保护区保护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

    闫法领陈秀娟刘欣杨柳...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关键,开展保护成效评估对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东莞市6个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和技术标准规范,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3个基准层、10个因素层和28个指标层的评估体系和综合评估模型,对东莞市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莞市16.67%的自然保护区评估为A级,66.66%的自然保护区评估为B级,16.67%的自然保护区评估为C级;东莞市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对区内自然生境景观的保护效益显著,减缓了边界范围内景观破碎化趋势.该研究可为地市级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可为地市级区域内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提升与优化调整提供科学支撑.

    东莞市自然保护地管理与保护评估体系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