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林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林业科学
南方林业科学

黄小春

双月刊

1006-2505

jxlky@163.com;jxlky@yeah.net

0791-83833691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

南方林业科学/Journal Nanfang Forestry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江西省林学会、省林业科学院合办的综合性林业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林木良种、育苗造林、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林产化工、森林生态、林业经济、森林花卉、森森蔬菜、乡村林业和城市林业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新动向。适合广大科技人员,管理干部、专业院校师生、林场职工和林农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茶无性系'赣兴48'嫁接亲和性研究

    叶甜甜查康幸伟年李进...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油茶优良无性系'赣兴48'为接穗,研究'白皮中子'和'赣永5'砧木与'赣兴48'苗期的嫁接亲和性.结果表明:2种砧木嫁接苗的成活率均高于90%,未有明显差异.'白皮中子'砧木嫁接苗的一年生根系生长表现优于'赣永5'砧木嫁接苗,但'赣永5'砧木嫁接苗地上部分及二年生根系生长较好,其中叶片数(4.01片)、二年生苗高(27.53 cm)及粗根体积(33.41 cm3)显著高于'白皮中子'砧木嫁接苗;并且其二年生根系生长参数的降幅较小.2种砧木嫁接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嫁接后20d达到峰值;嫁接后期,'白皮中子'砧木嫁接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赣永5'砧木嫁接苗.综合存活率、地上部分及根系生长情况,以'赣兴48'为接穗,'赣永5'的嫁接亲和性较'白皮中子'强.

    油茶砧木嫁接苗生长特性生理指标

    青钱柳无性系子代测定林早期生长表现

    李进幸伟年何定军钟永刚...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通过对青钱柳10个无性系在不同子代测定林中的树高、地径、一级分枝数量、最大梢长、叶长、叶宽及叶形指数等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对其叶片中总黄酮、总萜类、多糖、锌及铁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评选出表现优良的青钱柳无性系,为江西省青钱柳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0个供试无性系的树高均值为105.42 cm,分布在60.1~152.0 cm之间;地径均值为12.69 mm,分布在6.8~19.72 mm之间;一级分枝数量平均为5.7个,分布在3~10个之间;最大梢长的均值为38.47 cm,分布在14.6~79.0 cm之间;叶长均值为11.97 cm,分布在6.7~17.9 cm之间;叶宽均值为3.76 cm,分布在2.3~5.6 cm之间;叶形指数均值为3.23,分布在2.093 7~4.370 3之间.总黄酮含量均值为14.15%,分布在10.61%~19.74%之间;总萜类含量均值为1.20%,分布在0.53%~2.16%之间;多糖含量均值为3.1 g·kg-1,分布在0.9~11.9 g·kg-1之间;锌元素含量均值为52.11 mg·kg-1,分布在29.2~78 mg·kg-1之间;铁元素含量均值为102.04 mg·kg-1,分布在74.2~142 mg·kg-1之间.根据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对供试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无性系YF08的各指标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522 5,排名第一;其次为无性系XS18,达到0.499 1;排第三位的为无性系WN40,其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490 1.该结果表明该三个无性系的综合表现是所有供试无性系中最为优良的,存在进一步选育的空间.

    青钱柳子代测定林生长表现黄酮类多糖

    柚木种质资源单株综合评价及选优

    肖宇石文革李军彭雨...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选育柚木优良的品种,本研究选择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无损干材高度、干形、抗性7个用材树种重要指标,对来自8个国家的1 900余株柚木进行实地每木检测,并建立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柚木单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得分排名前28位的600号、1426号、569号、1758号、26号等28个单株入选为柚木优良无性系候选株,其中27个单株为缅甸种质群体,1个单株为印度尼西亚种质.缅甸柚木种质群体表现较为突出,在红河州有较为庞大的群体,可作为今后柚木良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

    柚木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优良单株

    缓释肥对檫木容器苗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黄逢龙刘泽茂许樊蓉喻方圆...
    17-2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含氮量的缓释肥对檫木容器苗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以当年生檫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生长期每隔60d测定其苗高和地径,并于生长停止后,测定其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状况.结果显示:缓释肥处理的檫木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表明施用缓释肥对檫木容器苗的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每株施用0.1 g缓释肥处理的檫木容器苗的淀粉含量最高,为9.51 mg·g-1;而平均苗高(85.33 cm)、地径(8.74 mm)、地上生物量(10.61 g)和地下生物量(7.92 g)、可溶性糖含量(52.62 mg·g-1)等均略低于每株施用0.2 g缓释肥的处理.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建议生产上檫木容器育苗缓释肥施用量为每株0.1 g.

    檫木缓释肥容器苗生长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永瓣藤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陈亮亮李康琴于丽欣冯晓涛...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了永瓣藤9个天然群落调查样地,对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群落各层次的物种组成,计算其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并结合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关系进行耦合.结果表明:(1)永瓣藤天然群落共有维管植物39科51属60种,杉木为该群落中的优势种,永瓣藤次之;(2)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标在群落各样地间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在群落垂直结构中,多样性指数大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3)永瓣藤在藤本层的重要值为62.78%,位居首位,占绝对的优势地位;(4)物种丰富度、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海拔均无显著相关性.永瓣藤目前在群落中具有较高的生态位,群落中物种间竞争不显著.

    物种多样性永瓣藤天然群落九岭山

    城市森林树冠覆盖特征与景观生态变化——以南昌市为例

    唐星林王华罗坤水黄文超...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南昌市城市森林树冠覆盖特征及景观生态变化,进一步为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ERDAS 2014、eCognition Developer 9.0和Fragstats 4.2.1等软件解译并分析了南昌市主城区2015―2019年林木树冠覆盖特征和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在景观水平上,2015―2019年间,南昌市主城区景观斑块数量从51 344个增长至71 707个,斑块密度从0.527个·hm-2增长至0.740个·hm-2,景观形状指数从237.7增长到260.4.在斑块类型水平上,2015年南昌市主城区不透水地表面积最多,为43 289.9 hm2;林木树冠覆盖面积次之,为21 129.5 hm2;裸地面积最少,为1 255.8 hm2.2019年不同地类面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草地和裸地面积分别减少了45.9%和34.2%,林木树冠覆盖面积增加了2.7%.总之,研究期间南昌市主城区城市森林呈现总面积增长和景观破碎化现象,建设用地面积仍在增长.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动态树冠覆盖变化南昌

    川西北高寒典型沙区植被恢复动态遥感监测研究

    尹伟李红霖陈德朝鄢武先...
    32-3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十年来,土地退化、沙化问题威胁着川西北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为获取并定量分析沙区治理的植被恢复动态及趋势,探讨典型沙区的生态修复变化机制,本文以红原县瓦切镇典型沙区1984、2000和2021年3期长时序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ENVI 5.3和ArcGIS 10.2软件的支持下,通过植被覆盖指数(NDVI)与光谱混合分析(NDVI-SWA)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植被覆盖度(FVC),运用土地动态度空间分析模型和转移矩阵分析川西北高寒典型沙区植被恢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等级结构以高度植被覆盖度为主(占50%以上),且不同植被盖度类型存在明显空间差异;(2)1984年研究区植被覆盖情况最差,2021年植被覆盖情况最好,中度及以下植被覆盖度面积仅占4.71%.1984-2021年,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中度以下植被覆盖度情况,占比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对而言,中高度、高度植被覆盖度处于较为稳定的变化状态.(3)各级FVC转移矩阵分析中,具体转化方向较为一致,主要是向高植被覆盖方向转化,表现为:中高等级向高等级转化;低等级向中低、中等级转化.

    川西北高寒沙区长时序植被覆盖转移矩阵

    滨水生态驳岸对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以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为例

    魏绪英陈美玲蔡军火
    3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滨水生态驳岸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本文以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生态驳岸为例,通过重新构建生态驳岸植物群落等工程改造,监测和评价生态驳岸工程改造前后示范段的近岸水体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改造前,区域内各水体的污染程度均较严重,原硬质驳岸、自然缓坡和木桩驳岸的近岸水质均为地表水Ⅴ类或Ⅴ类以下,以总氮为主要污染物,而总磷的污染程度较小.改造完成后,区域内的主要水体水质上升为地表水Ⅲ类,透明度明显增大;仅有局部的微小区域水质仍为Ⅴ类,但其污染指数已有明显降低.因此,生态驳岸的营建和滨水地带植物群落的合理布局,结合污染控制,能够较好地保护和重建水陆边缘地带的自然生态过程及岸栖生物栖息环境,有效地发挥其生态系统边缘效应,形成自然优美、生态功能持续稳定的湖泊湿地景观.

    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生态驳岸景观营建水质改善

    靖安县古树名木分布现状与资源特征研究

    朱秀花谢庚根章在华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2022年靖安县古树名木调查数据,对该县古树名木分布数量、种类、空间分布、结构特征等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靖安县分布有古树名木2 939株,隶属于22科33属39种;以樟树(Camphora officinarum)、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等乡土树种为主;主要分布于乡村,数量为2 838株;以海拔0~100 m分布为主,且随着海拔上升数量呈递减趋势.树龄、胸径、冠幅、树高结构均呈金字塔形,以三级古树为主,树龄集中在100~200 a,胸径集中在60~100 cm;古树生长势与生长环境、权属、海拔等因素存在相关性,海拔与生长势呈正相关,生长场所与生长势呈负相关,即从乡村到城区,古树名木的生长势趋势由正常转向衰弱.建议及时对衰弱古树名木开展保护和复壮,对具备历史文化的古树积极展开文化宣传.

    古树名木分布现状保护措施资源特征生长势

    蔷薇科植物提取物对蚊虫的驱避活性测定

    肖会员沈博瑞范国荣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寻找高效且对环境友好的植物源蚊虫驱避材料,本研究采用浸泡法对日本晚樱、红叶石楠、野蔷薇等10种蔷薇科植物低温烘干的新鲜枝叶,制备植物提取物,并利用实验室自制的小型飞行动物驱避装置测定了各植物提取物对淡色库蚊雌蚊不同时间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除石楠、桃树和火棘3种植物对蚊虫无驱避活性外,其他7种植物均对蚊虫有一定的驱避活性,平均驱避率依次为:椤木石楠(80.95%)>枇杷(79.05%)>红叶石楠(76.17%)>野蔷薇(69.70%)>日本晚樱(68.40%)>东京樱花(48.84%)>紫叶李(43.86%);枇杷、紫叶李、东京樱花在5~30 min的时间范围内取得较好的驱蚊活性,最高的驱避率分别为93.34%、72.22%、69.23%,比较适合短时间内的驱蚊;野蔷薇、椤木石楠、红叶石楠以及日本晚樱在60 min时的驱避率分别为94.87%、92.50%、88.57%、86.79%,比较适合长时间的驱蚊.

    蔷薇科植物提取物淡色库蚊驱避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