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阻尼敷设车轮声辐射特性分析

    王世鹏王钰杰陶猛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铁路噪声领域的研究中,采用阻尼材料对车轮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降噪措施,但是阻尼装置往往因为体积、稳定性和安装难度等问题难以应用于实际工作.采用在车轮表面进行阻尼材料贴附的方式相对安装阻尼装置具有更实际的研究意义.这里针对城市列车915mmS型辐板标准车轮,在其辐板表面执行一种轻型的阻尼表面处理方式,并设计全敷设和环形敷设阻尼材料两种敷设方案.通过有限元软件仿真计算,分析在中低频率段,阻尼处理前后车轮的固有频率及声辐射数值特性,对比分析这两种处理方式对于车轮各模态处声辐射特性的影响,提出可靠性更佳的敷设方案.

    车轮噪声辐射声功率阻尼车轮有限元法

    汽车电子节气门的模型参考-扰动观测复合控制

    高明苏忆赵钱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电子节气门在外界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情况下的控制精度,提出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与扰动观测器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分析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电子节气门数学模型.以典型二阶系统为参考模型,给出了控制律构造方法,使用Lyapunov稳定性推导了控制律参数的自适应律,因而设计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为了消除外界扰动和系统参数不确定性,设计了扰动观测器对扰动和参数进行实时估计.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与扰动观测器结合,提出了复合控制器的构造方法.经仿真和实验验证,存在外界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时,复合控制器的控制精度和控制速度均优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说明了复合控制器在电子节气门控制中的有效性,且复合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电子节气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扰动观测器鲁棒性

    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复合控制方法研究

    李自成熊轩王后能熊涛...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压电陶瓷驱动器中的迟滞非线性特性,提出一种提高压电陶瓷执行器定位精度的复合控制方法.建立了非等间隔阈值的Prandtl-Ishilinskii(PI)迟滞模型,通过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进行系统辨识,求取参数并建立逆模型.考虑到压电陶瓷迟滞非线性特性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特点,采用融合PI逆模型前馈控制与滑模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法用于压电陶瓷的精密驱动.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逆模型前馈和PID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采用逆模型前馈和滑模复合控制方法,平均误差下降了 0.0300μm,均方根误差下降了 0.0346μm,能有效克服压电陶瓷迟滞非线性,提高系统跟踪性能.

    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非线性自适应差分进化前馈控制复合控制

    基于噪声测试的轴承滚动体划伤故障特征识别

    栾孝驰沙云东张峰旗那万晓...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航空发动机轴承典型故障不易诊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噪声信号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并搭建具有复杂传递路径的轴承故障模拟转子试验台,用线切割的方法加工了轴承滚动体划伤故障,开展了该种故障下不同转速工况的试验测试,获取了故障轴承噪声信号及振动信号.对采集到的噪声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和小波阈值变换分析,振动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噪声信号的诊断方法避免了复杂传递路径对信号的衰减作用,可以有效提取轴承滚动体划伤故障信号特征,识别效果明显优于振动信号.这里提出的基于噪声信号诊断的方法为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了新手段.

    滚动轴承噪声故障诊断小波阈值变换方法航空发动机

    矿用挖掘机操作界面的GEM-AHP法决策评价

    王雅坤任家骏李爱峰边轩毅...
    20-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矿用挖掘机操作界面的决策评价问题,提出了采用GEM-AHP法决策理论模型对矿用挖掘机的操作界面方案决策评价.首先,在矿用挖掘机的操作界面的特点和设计标准基础上,依据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决策指标,根据矿用挖掘机的特点,改进GEM-AHP算法,结合JACK人机工程软件的虚拟仿真结果,构建适用于矿用挖掘机的操作界面决策理论模型;其次,依据太原重工集团的某型号矿用挖掘机操作界面,重新设计了 3个待评价方案,验证决策评价;最后,设定了 6项敏感性分析试验以检验该模型决策评价结果是否可信.结果表明:该方法结合了 GEM法和AHP法的优点,并参考JACK人机工程评价结果,规避了判断矩阵的不一致性问题和决策的主观性,简化了计算过程,可信度较高,节约了企业的决策成本.

    矿用挖掘机操作界面GEM-AHP法决策评价

    改进Canny算法检测直缝焊管焊缝位置

    于兵程建邦姚爱英陈占春...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Canny算法在识别直缝焊管焊缝边缘时易受噪声干扰、强弱边缘连接不佳等问题,通过分析直缝焊管图像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Canny算法检测直缝焊管焊缝位置方法.首先在进行非极大值抑制中引入了梯度方向局部均值偏差;其次对非极大值抑制之后的点利用大津法计算阈值;最后通过实际采集焊管图片强弱边缘分布特点将强边缘边界所连边界作为附加连接条件.通过实验验证改进的非极大值相对于传统方法抑制能够有效的抑制噪声点并保留边缘信息,在直缝焊管焊缝边缘位置识别中改进的Canny算法相对于传统边缘检测算法能够抑制噪声干扰,保留更多的焊管边缘与焊缝边缘,因此较好的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焊缝位置Canny算法非极大值抑制边缘检测直缝焊管

    四冲程气动发动机气缸内流场特性研究

    曾凡琮徐劲力
    28-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冲程气动发动机(Four-Stroke Compressed Air Engine;F-s CAE)气缸内气体状态的变化规律直接影响其动态特性,文中首先阐述了 F-s CAE的工作原理,并运用工程热力学理论建立了 F-s CAE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以F-s CAE的气缸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分别建立了其物理模型和动网格模型,对气缸内流场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得到了缸内流域的压力场和温度场的动态变化.为验证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方法的正确性,将CFD仿真结果与理论数值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运用CFD仿真方法来研究F-sCAE气缸内的流场特性是可靠且可行的,能较准确的反映其工作特性,为F-s CAE的研发标定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四冲程气动发动机Fluent动网格模型流场特性CFD

    基于四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的汽车稳定性研究

    吴磊王琪张鹏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汽车行驶状态的分析,分别在Simulink和CarSim中建立理想二自由度四轮转向汽车模型和整车模型.在Simulink中建立控制策略,以前轮转角比例控制的方式控制后轮转角;以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作为控制量,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计算出所需附加横摆力矩,通过所设计的分配策略确定施加在前后车轮的制动力矩.利用CarSim和Simulink搭建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低速角阶跃实验和高速单移线实验,并与前轮转向和其他控制策略下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使汽车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始终保持在理想值的附近,提高了汽车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SimulinkCarSim后轮转角横摆力矩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参数优化研究

    汪伟杨凤敏王汝佳姜苏杰...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采用固定速比的电动汽车动力性及经济性不佳的问题,将原有的单挡传动替换成两挡传动并修改相应的换挡策略.首先,完成电机、电池以及传动比的初步匹配;其次,通过NSGA-Ⅱ算法优化传动比参数;最后基于ADVISOR汽车仿真软件,在CYC_NEDC循环工况下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两档速比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两档速比的续驶里程大于固定速比,且优化后的续驶里程相比优化前增加了 3.04km;电池受到的电流冲击减小1A;两档速比的电机能更好地工作在高效率区域.

    纯电动汽车遗传算法动力参数优化行驶里程

    膜盘型面高周疲劳强度优化设计

    胡耿张定谭武中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盘联轴器在工作中多因膜盘高周疲劳破坏而失效.为提高膜盘的高周疲劳安全裕度,通过分析膜盘型面高周疲劳应力特点,研究了型面最小厚度和型面指数对膜盘高周疲劳安全系数的影响,并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以高周疲劳安全系数为目标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完成了某膜盘型面优化设计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型面最小厚度与型面指数对膜盘型面疲劳性能有重要影响,且两参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采用该优化设计方法可有效提高膜盘高周疲劳性能.

    膜盘型面高周疲劳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