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信息融合及模糊FMECA的小子样系统可靠性增长设计研究

    王保昌周金宇庄百亮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小子样系统数据少且存在模糊信息不易进行准确可靠性增长分析和评估的问题,将基于相关函数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及模糊FMECA故障分析方法综合运用于小子样系统的可靠性增长设计研究.通过模糊FMECA分析解决模糊信息的影响,根据各潜在故障模式分别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实现系统的可靠性增长.利用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将仿真数据、类似型号冲压机失效数据与现场试验数据融合,并提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可靠性指标估计方法.以某新型冲压机的可靠性增长设计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新机的可靠度远远大于原机,而失效率比原机低了数倍,系统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小子样系统可靠性增长模糊FMECA多源数据融合

    Helmholtz PDE敏度过滤技术的阻尼层拓扑优化设计

    郑伟光陈姗姗许恩永冯高山...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阻尼结构的拓扑优化问题,引入Helmholtz PDE灵敏度网格独立密度滤波技术,抑制优化中的棋盘格和灰度单元,得到边界清晰、光滑的结构,便于工程加工应用.首先建立以模态损耗因子最大化为目标函数,材料用量为约束条件的拓扑优化模型.基于材料密度插值模型,推导了模态损耗因子的敏度,并采用Helmholtz PDE敏度过滤技术,最后通过移动渐进线算法求解,获得了材料的最优拓扑构型.通过对粘弹性阻尼结构的仿真及对比分析,验证了这里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阻尼结构模态损耗因子HelmholtzPDE滤波器拓扑优化

    电磁铆接工艺试验及参数仿真优化

    聂鹏李雷金源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磁铆接是一种新兴的高能量铆接技术,其加载速率快、效率高,钉杆受力均匀,能够形成较好的干涉配合;但由于能量高与加载速率快的问题,极易造成钉杆裂纹、镦头质量不佳以及被铆接材料损坏等现象.实验采用Ansoft Maxwell有限元分析建立铆接模型,对铆接线圈加载电压以及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再对公称直径5mm的304不锈钢铆钉进行电磁铆接工艺试验.针对仿真与实验结果的比对,调整工装结构并确定不锈钢铆钉最佳铆接电压的范围,形成较好的铆接镦头,铆钉与被铆接板材实现了较好的干涉配合.

    电磁铆接304不锈钢铆钉工艺试验线圈铆钉干涉

    声全息声压场插值重构方法研究

    赵玉贵刘志红仪垂杰宿元亮...
    150-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全息是一种有效的声场测量分析技术,全息面上的声压重建精度直接影响声源的空间分辨率.基于空间面积分声压重建理论,提出一种融合Newton插值和克希荷夫积分的声压重构方法,通过构造测量点声压及位置声矢量的牛顿插值函数和设置全息面上的虚拟克希荷夫面,由少量麦克风测量点数据,经插值运算和克希荷夫积分重建出全息面上任意位置点上的声压值及声矢量,快速高精度实现全息面声压重构,经数值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声全息牛顿插值克希荷夫积分声场重构

    基于物联网的泵群无线监测系统设计

    孙浩陈磊李长伟陈耀...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泵群的无线监测,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泵群无线监测系统;分析了物联网无线监测系统的拓扑与功能、物联网技术在无线监测系统中各层构架的作用及技术优势;探讨了几种无线监测技术的特点及其适用的工业场景;针对泵群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选取LoRa无线监测技术,设计了LoRa无线传感器节点,实现了对泵群的无线监测;通过实验及对比分析,验证了基于物联网的泵群无线监测系统的有效性.

    物联网无线监测LoRa无线通信技术泵群故障诊断

    融合引导锚框算法的Faster-RCNN缺陷检测

    郭兰申李杨黄凤荣钱法...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零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准确性差效率低,无法满足智能制造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Faster-RCNN深度学习算法的缺陷检测方法.在Faster-RCNN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引导锚框算法生成anchor方案,解决算法中anchor方案对本次检测的缺陷目标缺乏针对性、产生大量的冗余区域建议窗口的问题,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对比非极大值抑制中不同的IOU阈值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优的IOU阈值,并设计零件缺陷样本采集方案,建立三种零件缺陷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试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零件表面缺陷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各缺陷检测结果的平均精度可达97.7%以上,平均检测速度达到4.3 fps,满足了智能制造的急迫需求.

    表面缺陷检测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Faster-RCNN算法引导锚框算法

    集成式变刚度推杆悬架设计研究

    洪昊王孝鹏刘建军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出一种副车架与横置板簧集成式变刚度推杆悬架,通过ADMAS/Car建立刚柔耦合悬架模型;悬架刚度测试低、高刚度分别为294.52N/mm,952.62N/mm;集成式变刚度悬架性能计算表明:C特性下低刚度模式参数变化范围小,高刚度模式下俯仰角加速度最大值性能改善29.09%:有效值性能改善31.20%:侧倾角加速度最大值性能改善17.50%:有效值性能改善22.47%:横摆角加速度最大值性能改善-0.96%:有效值性能改善-1.63%,性能略微变差:针对俯仰角与侧倾角振动幅值过大问题,通过对避震系统优化设计,俯仰角加速度最大值与有效值性能进一步提升30.24%、34.02%;侧倾角加速度最大值与有效值性能进一步提升22.67%、10.87%;计算安全系数为5.23,符合安全设计要求.

    集成式柔性体变刚度C特性辅助避震

    含间隙转塔传动系统机电联合仿真研究

    李永聪袁森樊战军陈海虹...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发射车转塔控制系统调试周期长的问题,设计了基于ADAMS和MATLAB的机电联合仿真系统.从理论上分析了齿侧间隙和轴承间隙的耦合关系以及对传动系统动力学的影响机理.采用UG建立了含间隙的传动系统三维模型;导入到ADAMS后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并验证了可靠性;在MATLAB中搭建了基于PI的三环控制系统,与ADAMS/Control接口模块对接后进行了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搭建的机电联合仿真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轨迹跟踪特性,为实际参数调试提供了一定参考,进一步证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调试效率.

    传动系统间隙ADAMSMatlab三环控制PI控制算法

    模糊PID算法在印刷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吴上生任帅康
    174-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不干胶标签印刷机运动特点和控制精度要求,采用无轴同步传动替代传统机械传动结构,设计以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伺服电机和触摸屏为硬件平台的印刷机控制系统.针对经典PID控制不能满足印刷机高精度套印的问题,提出带前馈补偿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模糊PID控制能够实时在线修正参数,同时用MATLAB仿真模糊PID控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模糊PID控制偏差更小、稳定性更好,当印刷速度达到18000张/h时,套印误差仍保持在0.05mm内,控制系统满足不干胶标签印刷机控制要求.

    印刷机无轴同步前馈补偿PID模糊PID仿真偏差

    双轴同步运动系统滑模PID交叉耦合控制

    田昊唐道锋宋玉宝卢翔宇...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双轴同步平移机构运动过程中,双轴之间的同步协调控制问题,减小同步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滑模PID控制和交叉耦合控制的同步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机构结构和运动特点分析了耦合同步误差并建立了系统模型,然后设计了滑模PID控制器来提高双轴运行稳定性,同时采用交叉耦合控制方法将同步误差作为反馈来修正速度给定.最后通过机构实际运动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相对普通PID控制方法可有效减小位移同步误差,提高同步性能.该方法也为类似机构的同步控制提供了参考.

    双轴同步滑模PID交叉耦合控制同步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