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层面料两侧边同步缝切装置设计与仿真研究

    刘茹萌汪兴兴倪红军朱昱...
    25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家纺行业双层面料两侧边自动化同步加工处理的需求,设计一种双层面料两侧边同步缝切装置,使用Solidworks对该装置进行三维建模,分析了该装置各部件组成及工作过程.使用ANSYS Workbench对双层面料两侧边同步缝切装置的框架结构进行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对框架结构进行优化,并对比优化前后框架的结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框架的最大应力分布在金属托辊轴端所在方钢的端部,最大变形位于金属托辊轴端所在方钢的中心位置;以(60×80×3)mm方钢建立的框架最大应力为36.5MPa,最大位移为0.139mm;设计了四种优化结构,其中F结构的等效应力降低了 74.0%,变形量降低了 90.2%.根据优化结果制备的样机稳定性好、效率高,缝纫线迹满足家纺行业要求.

    双层面料同步缝切结构设计静态分析模态分析

    最大鞘度熵反褶积的齿轮箱故障诊断

    白国庆武昭晖郝宁
    257-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到最小熵反褶积(Minimum Entropy Deconvolution,MED)只对单一的异常振动信号很敏感,而且,滤波器的长度需要人工调控,提出了 一种最大峭度熵反褶积(Maximum Kurtosis Entropy Deconvolution,MKSED)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轴承故障诊断.考虑峭度熵具有突出连续冲击振荡的优点,选择峭度熵作为反褶积的目标函数.同时,利用峭度熵作为改进的局部粒子群优化算法(Loc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LPSO)的适应度函数,利用局部粒子群优化滤波器长度,使最大峭度熵反褶积在解卷积时自适应地调整滤波器长度,从而能够准确地提取出连续的脉冲信号.实验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更叫有效的提取连续脉冲信号的能力,提升了故障诊断的精度.

    齿轮箱粒子群优化算法最大峭度熵反褶积信号提取故障诊断

    动力机组双层隔振系统半主动模糊控制

    王兴民贾尚帅潘德阔王伟江...
    264-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内燃动车动力机组宽频振动特性确立双重优化目标,以磁流变阻尼器为执行器,提出一种兼顾系统稳定性和隔振效率的半主动模糊控制策略,并建立动力机组多刚体半主动控制系统进行效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半主动模糊策略控制的双层隔振系统在包括功率均衡和非均衡工况在内的宽频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在低频段内,该混合模糊控制系统振动烈度和力传递率与弹簧定阻尼隔振器系统基本相同;在高频段内,其振动烈度和力传递率更小,隔振性能更优,能够实现全工况的有效振动控制.

    动力机组双层隔振刚体模型模糊控制

    射频识别技术在农机制造车间的应用研究

    樊宇鑫袁逸萍李明
    271-273,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农机制造车间存在的数据采集手段落后、生产状态监控方法缺失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应用方案.首先,在分析企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案和网络支撑架构;其次,通过VisualStudio2017平台和C#语言开发了在制品状态追踪系统;最后,选取玉米机切碎器作为研究对象,实现生产现场的硬件部署,并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案例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稳定地工作,帮助企业实现了实时数据的采集和生产状态的可视化监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农机制造车间无线射频识别数据采集可视化监控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具有自洁功能电机结构设计

    赵金国乔勋
    274-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电动汽车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超负荷运行时,灰尘"热吸附"在电机外部堆积过多,由于电机自身发热导致电机温升过高,缩短了电机的绝缘寿命.提出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电机设计方案,采用减速机构将电机的转速控制在电机的负载范围内,减少超负荷运行对电机的损害;同时采用通风口散热和除灰机构除去通风口的灰尘,避免灰尘进入外壳对电机的散热造成影响.对该电机设计结合温升实验研究分析,设计结果有效的改善了电机运行环境,解决了电机整体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又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电动汽车电机自洁功能减速除灰机构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带材纠偏电液伺服系统仿真研究

    罗瑜陈靖罗艳蕾王伟...
    279-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带材纠偏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对纠偏精度、稳定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出一种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该系统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将带材稳定于指定位置,并运用指数趋近率消除抖振带来的影响.研究以文中提出的带材纠偏电液伺服系统为对象,通过AMESim和MATLAB联合仿真的方式,对比了滑模变结构控制与PID控制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的PID有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最后得出的跟随曲线抖振更小,跟随误差更小,更能满足纠偏系统的控制要求,该控制方法可为需要高精准性、高稳定性的电液伺服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带材纠偏电液伺服滑模变结构控制联合仿真

    OC学习机制的两轮平衡车模糊自平衡控制

    任红格吴启隆史涛
    283-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两轮平衡车的自平衡控制问题,为了提高平衡车自学习和自平衡能力,受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启发,以模糊规则为基本模型,引入学习OC学习机制,提出一种具有学习能力的模糊控制器,能够使平衡车自主学习获得模糊控制规则,实现控制器设计自动化.OC学习机制根据状态的评价值序列对模糊规则表进行修正,经过多次修正后,可针对每一个状态获得合理的输出.仿真实验表明,控制器能够自主设计模糊规则,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两轮平衡车在多次迭代学习后可以自主从倾角不稳定恢复到直立平衡状态.

    两轮平衡车模糊控制OC学习算法自适应控制

    发动机排气系统结构优化设计与仿真研究

    刘飞韩冰尤建国
    287-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排气系统设计结构特性,对排气系统的流场、内外壁热负荷、振动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应用湍流模型,分析了排气系统的内流场特性,对排气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优化设计结果,对排气系统内外壁的热负荷特性、振动特性等进行了仿真分析,为发动机性能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设计基础.

    发动机排气系统结构优化设计仿真分析

    增材制造工艺过程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开发

    都腾飞邵波谢雪松刘新...
    292-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3D增材制造产品成型过程中,各个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搭建了 3D打印数采分析系统,提出了以ABB机器人、DeviceNet模块等为主体硬件,DeviceNet为实时通讯协议,C#为开发语言及SQL Server为数据库的设计方案,同时通过ARIMA时序机器学习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相关函数分析.研究表明,数采分析诊断系统可以对机器人在3D打印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通过ARIMA模型的训练可以在焊接过程中对异样参数进行提前预警,从而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升都有实际参考价值.

    自相关分析数据采集3D打印模式识别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读取仪表指针示值方法研究

    张炜黄锋梁俊斌
    296-299,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应用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对指针式仪表的图像识别方法,有助于提高读取仪表示值的准确率.针对机器人在进行可见光检测时易受光照度、雨水、字符等影响的问题,提出考虑仪表指针特征点的边缘检测方法.考虑边缘点特征的指针识别方法首先需提取仪表不同指针示值刻度位置的颜色、数量等边缘特征信息,建立原始图像边缘点特征集.其次,提取机器人采集的现场图像中指针位置的数量、颜色、疏密度等边缘点特征信息.再次,比对原始图像、现场图像的边缘点特征,判断刻度、指针位置边缘点的颜色相似度,读取指针示值.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读取变电站指针式仪表这类具有背景复杂图像的示值.

    机器人指针式仪表图像识别边缘特征数量颜色疏密度颜色相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