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继续医学教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继续医学教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月刊

1004-6763

cmezazhi@163.com

010-63265066

100055

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继续医学教育》(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卫生部委托,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培养现状及改革

    于秀艳李丽丽王震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人才培养是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支柱.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未来临床医学的骨干和中坚力量.然而当前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在培养科研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无法满足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需求.文章深入探讨并剖析了当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根源,突出表现在导师的指导不足、培养模式限制科研活动、科研设施条件匮乏以及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的缺失等.结合浙江大学医学院在培养体系上的改革实践,文章从目标导向与质量保障、导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和软硬件平台搭建等 4 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旨在探索并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助力"健康中国 2030"发展目标.

    医学人才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问题规范化培训科研能力教育改革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

    许名颖周开靓杨阳蒋红群...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为主线,探究《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梳理当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教育观念滞后、学生缺少重视意识等实际问题,通过深入发掘《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的基本元素,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爱国主义、健康中国、素质教育、科学创新观念等方面的思政融合,提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方法,如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学生重视意识、运用多元教学方法、整合课程思政教学素材、教学活动促进思政建设、用典型事例传播爱国意识、引用先进事迹学习奉献精神等方式,以期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课程相互整合,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更多高质量优秀人才.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必要性实际情况实践方法

    数字实验平台与病理科实践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刘霞施琳贾永峰云芬...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许多疾病诊断中最可靠的方法,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被称为"医生的医生".因此病理学在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改革是高校的必经之路,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把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理解和牢固掌握的病理专业知识.鉴于病理学的高度直观性及实践性,重视病理学实验教学是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文章主要探讨利用线上形态学数字实验平台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医院病理科实践系统性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构建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全程教学体系,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临床胜任力的整体提升.

    病理学实验教学数字实验平台医院病理科实践教学改革临床思维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探索

    张玲荣红辉郑传芬李凤菊...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将价值观引导和塑造有机融合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把思政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文章聚焦于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课程特点,从课程思政教学现状,针对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课中可能存在课程思政体系不完善、教师缺乏思政教学意识、思政内容融入生硬、教学方法手段有待改善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经验与不足以及后期工作的方向等,为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课程思政儿少卫生妇幼保健学教学改革教学探索思政建设

    "1+1+1"教学模式下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路径

    陈新利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代医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能力,也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的培养与提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临床教育资源不足,自主学习环境欠缺;人才培养模式固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缺失;学习目标不够明晰,学习动力相对不足."1 年理论教学+1年校企合作+1 年顶岗实习(1+1+1)"的新型的校企合作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医学专业在国家"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要求下校企合作育人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培养高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临床资源,构建良好学习氛围;引导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主学习目标;理论实践相互促进,引导改进学习策略;铸就高尚职业精神,坚定自主学习信念.

    自主学习能力医学生教学模式校企联合分段教学培养路径

    新时代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

    刘浩然张滢王萍玉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课程思政逐渐成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与重心,公共必修课程贯穿高校教育的全程,覆盖接受高等教育的每一位学生,如何将思政内容与公共必修课程相结合,现已成为高校教育探索的一个必要课题.文章结合新时代的背景,凝练了医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相结合,探索其思政元素,并从教学手段、教学载体和多级联动三个方面入手提出推进课程思政实施的教育途径,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融入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中,不断推进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医学生心理品质,助力学生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

    心理健康教育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医学教育

    预防医学本科生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曹园园常诗雨苏宇腾李鹏宇...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以持久的全人群全周期健康改善为目标的学科,旨在通过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以及社会医学等理论,研究疾病发生与分布规律、制定预防对策与建议,从而改善和促进全人群健康.文章结合我国预防医学学科发展历史、学科特色和预防医学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依托当前历史方位下党和国家对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改革政策要求,通过分析当今各医学院校针对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改革的现状,整合传统预防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病,对目前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提出更深层次的改革建议,以期推动高校健全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素质,更好地满足新时代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的战略需求,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的总目标.

    预防医学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健康中国

    翻转课堂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侯田雅毛晓飞张建国邓文曦...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系统地研究了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目前,该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信息化技术采用"课前传授,课上内化"的教学模式,将线上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相结合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心理学》教学的结合是教育思想改革的产物,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军医大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重点探讨了翻转课堂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挑战.

    翻转课堂军医大学社会心理学精神医学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王翼飞王晖徐翠翠张淑华...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公共卫生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质量和高校综合影响力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目前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现状的不足,结合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建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首先通过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提升实验基本动手操作能力,为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然后通过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第二课堂、科研项目等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辅以教师的指导,科研平台和实验教学中心提供平台,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目的,从而建立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以适应新世纪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需要.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

    模拟法庭在法医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乔晓孟朱永生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医学根植于医学,服务于法律,法医病理学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传统的法医学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的法学教育,亟待改革.模拟法庭教学是一种先进的实践教学手段,通过整合法医病理学中的典型案例,模拟庭审的各个环节,包括刑事案件资料准备、角色分配及分组讨论、法律文书撰写、开庭审理、总结评价等,不仅充分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实战过程中完成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更加熟悉司法程序,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转化,弥补了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助力培养复合型法医人才.模拟法庭在法医病理学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局限性,需要教学人员改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到其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价值,由"表演式"向"实训"转型,通过真实场景使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

    法医病理学法学模拟法庭案例实践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