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谢明勇

月刊

2095-4727

ndyxb@ncu.edu.cn

0791-86361259

330006

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Jiangxi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6年11月。1981年起改公开发行,1993年第2期开始向国外发行。现刊为双月刊。主旨为反映学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注重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积极为繁荣医学事业服务。主要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方面的学术内容,刊登相关论文及信息。系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以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陈立娟耿欣姚立军魏立友...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 2020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急诊患者 312 例.根据患者就诊后 28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260)和死亡组(n=52).单因素分析 2 组一般资料、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及血清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生成素 2(Ang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 14(sCD14)]水平;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获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2 组创伤程度、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现场急救情况、ISS 评分及 FIB、D-D、Ang2、sCD14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部位数量≥2(OR=5.802)、失血性休克(OR=16.355)、ISS评分≥18.42 分(OR=13.782)、Ang2≥2 911.15 pg·mL-1(OR=6.821)、sCD14≥4.77 pg·mL-1(OR=9.347)均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这 5 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90.38%、79.15%,C-index为 0.978.结论 创伤部位数量、失血性休克、ISS评分、Ang2、sCD14 是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较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骨科创伤急诊列线图模型预后影响因素

    PET-CT联合内质网应激标志物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陈婧姼邢影杨俊泉
    65-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联合内质网应激(ERS)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效果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17 年 9 月至 2022 年 6 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一科病理诊断为NSCLC的 8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 PET/CT 定量评估氟代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最大摄取(SUVmax),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ribbles 同源蛋白 3(TRB3)、萄糖调节蛋白 78(GRP78)和 C/EBP 同源蛋白(CHOP)水平.评估 SUVmax和各 ERS标志物的相关性以及各指标和治疗反应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 SUVmax和 ERS标志物用于识别治疗反应者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入选 NSCLC患者的 CHOP(r=-0.284,P=0.007)和TRB3(r=0.387,P=0.005)与 SUVmax显示出明显的相关性,而 GRP78 与 SUVmax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0.086,P=0.443).84 名 NSCLC 患者中 CR、PR、SD 和 PD 例数分别为 2 例(2.4%)、43 例(51.2%)、34 例(40.5%)和 5 例(6.0%).多因素分析表示 SUVmax(OR:1.217,95%CI:1.090~1.525,P=0.002)、CHOP(OR:0.140,95%CI:0.062~0.454,P<0.001)和临床分期(OR:1.283,95%CI:1.112~1.718,P=0.009)是治疗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在 SUV_CHOP 评分系统中得分为 0 分、1 分和 2 分的患者客观缓解率分别为 90%(18/20)、60.6%(20/33)、22.6%(7/31)(P<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 18.9、13.6 和 10.6 个月(P<0.001),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 28.3、19.4 和 13.4 个月(P<0.001).结论 接受一线化疗的Ⅲ-Ⅳ期 NSCLC患者中,治疗前 SUVmax和CHOP是临床化疗反应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建立的 SUV_CHOP评分系统对化疗反应和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PET/CT内质网应激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肿瘤反应预后

    中药痛消饮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效果及对MAP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司晴王桂华张铁铮郑新平...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痛消饮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MAP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衡水市中医医院 106 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各 53 例.常规组给予布洛芬颗粒治疗,中药组给予中药痛消饮治疗,2 组均于月经预来潮前 7d开始服药至月经来 3d后停服,共服用 3 个月经周期.比较 2 组疗效、治疗前后COX痛经症状量表(Cox dysmenorrhea symptom scale,CMS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血清疼痛介质[β-内啡肽(β-endorphins,β-EP)、前列腺素 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2α)、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APK/ERK 信号通路相关因子[丝裂原活化细胞外调节激酶(mitogen activated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MEK)1、MEK2、ERK1、ERK2 mRNA]水平、子宫微循环状态[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systolic peak/diastolic peak,S/D)]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2 组治疗后 VAS评分、CMSS量表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常规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β-EP、PGE2 水平高于治疗前,且中药组高于常规组(P<0.05);2 组治疗后 PGF2α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EK1、MEK2、ERK1、ERK2 mRNA相对表达量,子宫动脉 PI、RI、S/D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常规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痛消饮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通过抑制 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和疼痛介质表达显著减轻痛经症状,还可改善子宫微循环状态,且安全性良好.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痛消饮,中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乳酸脱氢酶及其比值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效果中的预测价值

    张银文曹新超谢荣景
    77-8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其比值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效果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8 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10 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胸腔积液 ADA、LDH 水平检测,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术后随访 9个月,根据随访期间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无效组,比较 2 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胸腔积液 ADA、LDH 水平及其比值在预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效果中的价值.结果 110 例患者治疗后有效 82 例,无效28 例.有效组和无效组 ADA 水平分别为(10.03±0.98)、(55.10±5.24)U·L-1,LDH 水平分别为(130.58±15.27)、(549.12±50.52)U·L-1,LDH/ADA比值分别为(12.88±1.31)、(9.51±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 ADA、LDH 水平及 LDH/ADA比值均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效果有关(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胸腔积液 ADA、LDH 水平及联合检测预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临床效果AUC 均>0.70,有一定诊断价值,且 LDH/ADA 比值价值最高.结论胸腔积液ADA、LDH 水平及 LDH/ADA比值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有一定预测价值.

    腺苷脱氨酶乳酸脱氢酶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闭式引流术临床疗效预测价值

    人工智能在乳腺癌诊断及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周油伽罗文婷吴溥桢蔡立楷...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AI)在乳腺癌影像及病理的诊断,骨转移或淋巴转移病灶的寻找,乳腺实质组织密度的判定中,不仅能提高医生阅片的效率及准确性,还可缓解医生的工作压力,尤其是当图像质量不佳时.AI 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及模拟再现能力,被广泛运用于乳腺癌的生存期和药物反应预测、临床分期、风险及预后评估等等.AI 与临床检查相结合,以无创方式展示出对乳腺癌分子亚型诊断的巨大潜力;深度学习与纳米基因组学相结合,给乳腺癌的精确诊断带来了新的可能.然而,在 AI数据库的建立、来源、规模及安全性,临床实践中的验收测试、质量保证、实际操作中,如何实现 AI和医疗决策支持工具的泛化特性,如何处理 AI造成的错误决策和管理不善,以及如何证明 AI模型长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乳腺癌人工智能诊断预测模型

    类器官模型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程兆瑞骆圣华伍德强彭考明...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器官作为一种维持自身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体外 3D模型,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肿瘤模型(包括 2D细胞培养和体内小鼠培养)的局限性,近年来已成为研究肿瘤领域的有力工具.肝细胞癌(HCC)类器官从人和鼠来源的组织样品中产生,保留了亲本肿瘤组织的关键特征,包括组织学结构、基因组景观、表达谱和肿瘤内异质性.目前类器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他因素诱导的肝癌机制探索、药物筛选、个体化医疗中的应用正在被广泛研究.文章就类器官的起源、特性及其在肝癌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类器官肝细胞癌临床前研究模型HBV感染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风险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

    朱祥张频吴磊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疾病最为严重的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部分患者术后仍预后不良.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伴随疾病、血液检验以及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等.构建简便实用的风险评分是当前 AMI治疗的关键.目前 AMI相关的风险评分主要分为三类:传统经典评分(TIMI、GRACE等),出血评分(CRUSADE、ACUITY等)和 PCI 术后评分(Mayo Clinic PCI、CAMI 等),这些评分各有优势,但仍有不足,如传统经典评分虽体系完整且应用广泛,但缺乏PCI相关信息,在预后预测上表现并不佳.因此,未来的 AMI研究应更加关注创新指标的纳入及模型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风险评分

    中药制剂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吴兴旺辛国华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制剂主要分为中药合剂、方剂及单方等.其中,中药合剂具有抗休克、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控制瘢痕增生及瘙痒等作用,在烧伤治疗中应用广泛;方剂的剂型众多,临床上主要用于保护创面及促进创面修复;单方因其成分较为单一,故其种类繁多,多为民间流传,具有取材方便、用法简单等优点,主要应用于Ⅰ度Ⅱ度的烧伤创面的治疗.文章从中医角度辩证分析中药制剂的效用,并从促进皮肤组织生长、抑制炎症反应、抗休克、调控胶原蛋白代谢等角度阐述其加速创面愈合和抑制瘢痕增生的作用机制.未来,应进一步完善中药制剂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中药制剂烧伤治疗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罕见的白色泡沫状分泌物结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黄丹刘琛殷小龙邓燕...
    104-106,封3页

    结膜炎白色泡沫状分泌物儿童病例报告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