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灾害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灾害科学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
生物灾害科学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

王海

季刊

2095-3704

swzhkx@163.com

0791-83828147

330045

江西南昌经开区志敏大道1101号江西农业大学期刊社

生物灾害科学/Journal Jiangxi Plant Protec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RNAi技术在烟粉虱基因功能和防控研究中的应用

    韦焕文苏润馨吴屿瞳史晓斌...
    321-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一种世界性蔬菜害虫,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导致蔬菜产量下降。烟粉虱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但过度使用杀虫剂导致烟粉虱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绿色防控的需求日益增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项特异性沉默靶标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昆虫的基因功能研究和绿色防控。通过介绍RNAi作用原理和RNAi在烟粉虱的基因功能,总结了RNAi在烟粉虱的防控应用和RNA农药的应用现状,为烟粉虱的新靶点研究和开发RNA农药进行烟粉虱防控应用提供参考。

    RNAi烟粉虱基因功能RNA农药生物防治

    昆虫及其它生物热激蛋白家族成员间互作机制研究进展

    孙和伟张旺和向云菊徐进...
    331-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激蛋白作为生物体抵御外界胁迫最重要的蛋白之一,在物种生存甚至种群繁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热激蛋白密切参与蛋白质成熟的各个步骤,包括蛋白质折叠、蛋白质易位和蛋白质组装,一些成员还参与转录因子和蛋白激酶的调节。同其它大部分蛋白一样,热激蛋白家族成员间也存在互作关系,部分热激蛋白甚至需要其他家族成员配合才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热激蛋白家族成员间互作机制的相关研究对于了解热激蛋白功能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互作机制包括 Hsp90 和 Hsp70 直接相互作用及功能协作、Hsp70和Hsp40配对结合发挥特定功能、Hsp60和Hsp10共同参与转运蛋白质的折叠和组装等,就当前已经报道的Hsp90和Hsp70、Hsp70和Hsp40以及Hsp60和Hsp10间的互作机制特别是在昆虫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昆虫热激蛋白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并为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提供启示。

    热激蛋白互作蛋白折叠组装作用机制昆虫防治

    鱼尼丁受体及以其为靶标的杀虫剂

    谭海军李贤贤
    347-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最大的离子通道受体蛋白,鱼尼丁受体(RyR)主要介导生物体胞内钙离子(Ca2+)释放而对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等生命活动起关键作用。由于在昆虫和脊椎动物体内存在显著差异,RyR 成为现代杀虫剂研发的理想靶标。由此开发的以氟苯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为代表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也成为最重要的杀虫剂品类之一。对RyR及其Ca2+释放通道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并对以RyR为靶标的杀虫剂(主要是双酰胺类杀虫剂)的研发背景与现状、化学合成、作用机制、生物活性、安全性、抗性、制剂及应用等进行总结,旨在为该类杀虫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指导。

    鱼尼丁受体双酰胺类杀虫剂化学合成作用机制生物活性抗性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性质、形成与演化机制

    王国锋杨超增樊微微高阳慧...
    364-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nvironmentally persistent free radicals,EPFRs)是一类新型的环境风险物质。该类自由基结构稳定、寿命较长,可在日常环境中持久存在。和传统的有机或无机持久性污染物不同,EPFRs主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而非化学结构毒性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了解EPFRs的性质、主要形成和演化过程,对明晰其环境污染特征和潜在威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EPFRs相关研究的发展和 EPFRs的污染特征进行了概述;分析了EPFRs的主要形成机理,包括过渡金属诱发的电子转移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断裂、电子离域等过程;阐释了水和氧气分子对EPFRs演化的影响作用机制。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环境污染性质形成机理演化

    柑橘黄龙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王全兴张思琴刘冰熊桂红...
    374-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柑橘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对国内外柑橘产业构成严重威胁。黄龙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快速、准确诊断黄龙病并及时将病株清除,成为黄龙病有效防控的关键措施。通过对柑橘黄龙病各种诊断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准确、快速、简便诊断黄龙病提供参考。

    柑橘黄龙病诊断技术田间诊断分子检测

    不同光照条件下空心莲子草与伴生双穗雀稗养分吸收及光合特征的比较

    曾鲸津刘江王桂兰王相权...
    380-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与伴生种双穗雀稗在养分吸收及光合特征上的差异。[方法]设置 100%全光照(L1)、80%全光照(L2)、60%全光照(L3)、40%全光照(L4)及 20%全光照(L5)5 个光照强度下对空心莲子草和双穗雀稗进行处理,探究不同光照强度下,二者生物量分配、氮磷吸收、叶绿素荧光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光照强度的下降,空心莲子草和双穗雀稗的根生物量比(RMR)和根冠比(R/C)均不断降低,而两种植物的茎生物量比(SMR)则先增加后下降。以叶生物量比(LMR)来看,空心莲子草在L5 处理下最大,而双穗雀稗在L1 处理下最大。空心莲子草的氮、磷含量均在L2 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双穗雀稗的氮、磷含量在L1、L2 处理下无显著差异,但空心莲子草体内氮、磷含量高于双穗雀稗。两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PSII 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及 PSII 潜在活性(Fv/Fo)随光照强度的下降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也呈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胞间CO2 浓度(Ci)持续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脯氨酸含量则持续下降,在低光照强度(L4、L5)下空心莲子草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高于双穗雀稗。[结论]空心莲子草对低光照强度的适应能力强于双穗雀稗。应加强空心莲子草的入侵监控,以防加剧其对本土物种的竞争作用。

    光照空心莲子草双穗雀稗光合叶绿素养分

    欧洲猫耳菊和关节酢浆草——江西省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新纪录

    骆浩刘彤唐子健周锦勋...
    38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在调查江西省外来入侵植物期间,发现了 2 种江西省新纪录外来入侵植物,即欧洲猫耳菊(Hypochaeris radicata)和关节酢浆草(Oxalis articulata),两种入侵植物都对公园内本地园林植物的生长造成了影响,挤压其生存空间,现予以报道,为江西省外来入侵植物研究提供参考。

    入侵植物新纪录欧洲猫耳菊关节酢浆草

    8种杀菌剂及复配制剂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

    董文静周游肖蓉谢芳玲...
    392-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有效防控油菜根肿病的杀菌剂及复配组合,减少农药施用量,科学合理防治根肿病。[方法]以油菜品种沣油737为供试材料,基于室内盆栽试验,采用8种杀菌剂及其部分制剂复配对油菜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待油菜苗长至5~6真叶时,用灌根法将浓度达1×107 个/mL的根肿菌休眠孢子悬浮液浇至植株根部,从而选取防效较好的药剂组合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8 种杀菌剂分别拌种不影响油菜正常生长,其中 500 g/L氟啶胺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最佳,病情指数和防效分别为 26。67、67。56%,其余药剂防效由高到低为 10%氰霜唑悬浮剂、25 g/L咯菌腈种衣剂、500 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 g/L多菌灵悬浮剂、440 g/L双炔·百菌清悬浮剂、30%噁霉灵水剂、30%噻唑锌悬浮剂。选取 4 种防效较高的杀菌剂进行两元复配拌种,结果表明 500 g/L氟啶胺悬浮剂+10%氰霜唑悬浮剂(1﹕1)100 mL/kg拌种的防效最佳,室内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的病情指数分别为 17。78 和 8。89,显著低于清水对照,防治效果分别为 79。49%和 77。78%。[结论]使用500 g/L氟啶胺悬浮剂、500 g/L氟啶胺悬浮剂+10%氰霜唑悬浮剂(1﹕1)100 mL/kg拌种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油菜根肿病的发生。

    油菜根肿病杀菌剂杀菌剂复配药剂拌种防效

    江西省烟草赤星病菌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文梅蔡梁李松宴胡长志...
    399-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明确江西省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的遗传多样性,开展了相关研究。[方法]运用RAPD分子标记法对江西省 6 个主要烟区赤星病分离出的 37 个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与分化及种间遗传变异分析。[结果]其中 6 个不同地理种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 0。161 8~0。320 9,Shannon信息指数(I)为 0。241 9~0。478 5,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种群之间的链格孢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兴国和信丰的菌株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较近,石城和黎川的菌株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较远;居群每代迁移数(Nm)为 1。817 1,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流动;利用NTSYS软件按UPGMA法聚类分析,当相似系数划定为0。56时,可将37个菌株划分为10个类群,37个菌株基本上以地理来源聚类到不同分支,表明菌株间的遗传多样性受其地理来源影响明显。[结论]利用RAPD分子标记法明确了江西省主要烟区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的遗传多样性,为江西省烟区选育抗赤星病品种及其综合防治提供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烟草赤星病菌RAPD遗传多样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柑橘黄龙病症状识别

    郭柏良容绮蔓梁嘉雯
    407-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黄龙病是全球柑橘产业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其潜伏期长和初期症状不明显,早期发现与防治成为关键。传统的人工诊断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下,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间。随着技术进步,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农作物病虫害检测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将CNN引入Transformer也正在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基于卷积视觉交换器(convolutional vision transformer,CvT)的改进模型识别柑橘黄龙病症状并分类。[方法]研究采集并构建了柑橘叶片数据集,利用数据增强技术扩充训练样本,并设计了轻量级多头自注意力模块(LMHSA)和反向残差前馈神经网络(IRFFN)模型,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病症识别的准确性。[结果]改进后的 CvT 模型在柑橘黄龙病的检测任务中表现优异,分类精度为 97。6%,可以实现对柑橘黄龙病的精确识别。[结论]该模型有可能成为一种柑橘黄龙病快速鉴定的辅助工具,后面将进一步优化该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柑橘黄龙病分子检测卷积神经网络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