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陈香美

月刊

2095-5227

xuebao301@vip.163.com

010-66936767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学报编辑部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Journal Academic Journal of Chinese Pla Medical Schoo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主办。1980年创刊,叶剑英元帅题写刊名。本刊以反映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及驻京部队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成果和军内外科技信息为目的,介绍医教研最新成果,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促进军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医院的现代化建设。本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认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国内《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检索刊物摘转的主要刊源。本刊属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消耗期刊(K)R102;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Z)R102;《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军医进修学院学报》以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三个版本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学科协作诊治妊娠合并胸段硬脊膜恶性黑色素瘤1例

    王晓萍游艳琴谢潇潇胡凌云...
    1075-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发病率低、预后差,娠合并胸段硬脊膜恶性黑色素瘤罕见,且缺乏治疗成功案例的相关报道.本文报告 1例妊娠合并胸段硬脊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因妊娠晚期双下肢麻木、感觉减退入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产科联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协作成功诊治:孕 37+2 周剖宫产分娩,新生儿生后 1 min、5 min的Apgar评分为10分;序贯实施胸椎管内病灶切除,病理提示为硬脊膜恶性黑色素瘤.该病例随访7年仍存活,母儿结局和预后良好.

    硬脊膜恶性黑色素瘤妊娠合并症多学科协作治疗

    寒区部队人员冷损伤预防与诊疗研究进展

    王鹏李煜韩军涛王洪涛...
    1079-1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损伤是指机体暴露于低温、潮湿或大风等环境中,身体热量迅速流失而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损伤.我国寒区地处国防战略重地,具有气候寒冷、氧气稀薄、风力强劲等环境特点,冷损伤急救与防护是寒区卫勤保障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寒区部队人员冷损伤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判定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旨在深化部队卫生人员对冷损伤发生发展及救治的认识,提升寒区冷损伤防治水平.

    冷损伤寒区冻伤军事健康治疗

    脊髓损伤中线粒体功能障碍机制及其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毛志昊任博文郭子轩刘建恒...
    1085-1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策略主要集中在减轻初始损伤、减少继发性损伤、促进神经再生以及改善患者的功能恢复等方面.线粒体的功能变化在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线粒体结构损伤与功能障碍是导致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因素,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神经细胞的生存和再生能力.因此,保护线粒体结构、提高线粒体活性,是脊髓再生研究的一个关键方向,并且有可能成为脊髓损伤治疗的新策略.本文综述了线粒体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促进脊髓再生过程中的治疗潜力,包括解偶联剂、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化孔的打开、线粒体裂变和融合的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的调节以及线粒体移植等方面.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究线粒体与其他细胞系统的相互作用,以期将线粒体治疗策略转化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脊髓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脊髓再生线粒体自噬治疗方案

    黑色素纳米颗粒在M1/M2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黄萌刘伟张鲁岳张敏...
    1091-1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材料具有尺寸小、易被吞噬的特性,其在细胞免疫调控与组织再生领域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黑色素纳米颗粒因来源广泛和性能良好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黑色素纳米颗粒在调控M1/M2巨噬细胞极化转变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黑色素纳米颗粒对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分析可能的调控机制,并对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纳米颗粒巨噬细胞免疫调控纳米材料组织再生

    纳米光动力治疗皮肤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

    梁纯路亚静殷祥烨何添...
    1096-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黑色素瘤的恶性程度高、生存率低,以手术切除为主的传统治疗方法有一定复发率.光动力疗法通过光激活光敏剂产生细胞毒性活性氧,从而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但传统光敏剂的渗透性低、靶向作用差、光动力效果不足,严重限制了光动力疗法在皮肤黑色素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如何通过改进光敏剂,增强光动力治疗皮肤黑色素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是目前亟须解决的瓶颈问题.本综述聚焦于纳米光动力技术治疗皮肤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从纳米颗粒的类型、新型纳米光敏剂的种类、光敏剂的释放机制、纳米光动力技术治疗皮肤黑色素瘤的优势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纳米颗粒可以增强光敏剂的靶向能力、增加肿瘤中的蓄积、改善肿瘤缺氧环境,还可以协同荧光成像、免疫/基因治疗、化疗、光热等,提高光动力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和安全性.纳米光动力疗法的局限性包括纳米颗粒的制作成本高、可重复性低、长期的体内安全性未经证实.尽管如此,纳米光动力疗法仍可以克服传统光动力疗法的瓶颈问题,为皮肤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黑色素瘤光动力疗法光敏剂纳米技术纳米颗粒

    口腔类器官的构建及应用进展

    孙红春李亚男刘璟珑杨烁...
    1103-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机体稳态和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类器官作为干细胞衍生的复杂 3D细胞簇,能够模拟真实口腔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已广泛应用于口腔器官发育、疾病模型和再生医学的研究.本文主要就口腔类器官的构建系统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同时讨论了口腔类器官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口腔类器官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口腔类器官干细胞疾病模型再生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