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评论
教育评论

黄新宪

双月刊

1004-1109

0591-87272726 87842091

350003

福州市五四路217号

教育评论 /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学术理论刊物。刊登中外教育理论及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思想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管理、教育史、教育改革、各级教育、教育综述等。读者对象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及师范院校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方省属重点本科高校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实践探索——基于福建师范大学审核评估工作的思考

    史柳萍杨发福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一轮审核评估以分层分类评价方式助推本科高校内涵发展.地方省属重点本科高校应以审核评估为契机,突破办学历史、办学资源等多种因素制约,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夯实办学特色、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数据梳理应用等,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地方省属重点本科高校审核评估质量保障体系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价值、内容与路径

    王琼王永益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对课程内容的补充和丰富,有利于鲜活原理认知、提升教学效果、拓展教研纵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与时俱进的内在需要,是落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坚持整体规划与精心设计相统一,融入内容上坚持内涵融入与精神融入相统一,融入方式上坚持理论融入和实践融入相统一.伟大建党精神高质量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具体展开,需要教师主体的理论装备、学生主体的思想回应和内外环境的交融呼应及有效协同.

    伟大建党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

    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形态变革——基于生成性教学视角

    钱梦婷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新一代智能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能够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学习的需要,并推动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当前,思政课教学仍存在教学目标蛰居于教师本位、教学内容游离于社会情境、教学方法受困于单向灌输、教学评价缺乏过程数据等现实困境.基于生成性教学视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创设多维一体的非预设性教学目标,开发丰富多样的情境性教学资源,运用融合创新的交互性教学形式,创建动态多元的发展性教学评估,从而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引领力、穿透力和向心力.

    智能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成性教学教育数字化转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评估及其提升

    曹峰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评估陷入了话语分数迷误、话语形式迷误、话语现场迷误等常见泥潭中.为此,应构建以政治认同为"内核"、以情感认同为"表层"、以理论认同为"中层"、以思想认同为"深层"的"一核三层"话语有效性科学评估模型.探寻以培育"魅力型"话语主体、打造"热度、深度、温度"话语内容、拓展"课内课外、线上线下"话语渠道、运用"国内国际、学科内外"话语视野、营造师生"双主体"平等对话的话语氛围为"抓手"的话语有效性提升路径.真正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依托新时代背景,针对"00后"大学生话语特点,以话语有效性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定位.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

    智媒时代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效性论析

    赵锋王友琛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智媒化倾向愈发明显.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智能媒体有机结合,是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智能媒体的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使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发展呈现新特点和重要机遇.从教育理念变革、内容供给对接和智媒技术支撑等方面分析智能媒体与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效性的内在逻辑,通过智能媒体更加有效地识别教育对象、供给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过程、评估教育效果,是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效性的应有之义.

    智媒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效性

    红色基因传承与中国式现代化统一性的多维审视

    张大伟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是由本国国情决定的.红色基因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的历史渊源、价值内涵、目标高度一致.红色基因给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思想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提供优质基因,是"四个自信"之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价值支撑,为党的建设提供精神之钙.

    红色基因中国式现代化统一性

    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王静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在世界上形成了一颗璀璨的"文化明星".近年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用典"讲话、"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等方面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青年兴则国家兴",在这样的趋势下,将中国传统文化植入大学教育既是文化自信的迫切呼唤,也是高校教育的实际需求.

    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承

    政府和学校在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中的困境与化解

    任荣王晓宇任俐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退出一直是社会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其中的教师退出程序是确定实际解聘教师与学校聘用关系的步骤与过程,是实施教师退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学校作为教师退出程序中的两大主体,其权责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退出程序的实施成效.文章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政府和学校在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中的现实困境,以探索化解途径,切实保护中小学教师退出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促进教师队伍质量的整体提升.

    中小学教师退出程序高质量教师队伍

    幼儿教师自主游戏干预契机审视——兼论自主游戏支持的适宜性

    李晓霞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戏干预指成人通过直接介入幼儿游戏进而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的行为.对幼儿自主游戏干预契机的典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对成人干预幼儿游戏的时机和方式把握偏颇,对适宜地干预游戏而非干预过度认识模糊.教师应该从恰如其分地迎合需要、正合时宜的支持时机、进退有度的支持方式等三维向度把握自主游戏支持的适宜性,并通过领会游戏精神、转变游戏权力、锤炼实践智慧和搭建教研平台等保障自主游戏支持的适宜性.

    自主游戏幼儿教师干预契机游戏支持

    闽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契合与实践进路

    张振岳郑智勇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独特的精神气质,蕴含着爱国爱乡、精忠报国的家国观,兼收并蓄、和合共生的天下观,仁爱共济、宽厚笃行的道德观,务实进取、爱拼敢赢的奋斗观等丰富的思想内涵,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在实践中,高校可以从坚持指导思想与闽南文化同向育人、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融合、促进实践体悟与文化浸润同向赋能、推动内外协同与线上线下同向发力四个维度,推进闽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会,培塑时代新人.

    习近平文化思想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