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探索
教育探索

汪润珊

月刊

1002-0845

info@exploreedu.com

0451-86305279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街19号

教育探索/Journal Education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突出理论性、学术性、管理性和探索性。主要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各级教育的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研究回顾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计量分析

    蒋少容彭冰冰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CiteSpace对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检视发现:围绕这一论题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建设、爱国主义等四个方面的重要论述;研究呈现阶段性特点,研究进路分为起步探索、快速发展和深化拓展三个阶段;大部分学者倾向于独立性研究且缺乏持续性研究,各机构间协作较少;研究热点近年来转向习近平关于思政课守正创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劳动教育论述的思想内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逻辑的探讨.未来研究应突破时空与学科界限,将视野向国际领域、多学科领域延伸,深化研究内容,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整合研究团队,以协同创新机制推进研究不断深化,从而为建设好"大思政课"提供理论遵循.

    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可视化计量分析

    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类型·特征·启示

    田芬郑雅倩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是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的关键,也是高质量本科教育的题中之义."双一流"建设高校存在六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包括"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式""线上线下式""问题式""专题式""实践式""研究式"等,其特征为以团队为核心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课堂角色转变、以社会为依托深化课程教学内容、以线上平台为载体拓宽教学方式.基于此,得到的启示为高校要坚定政治立场、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转化能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成效.

    "双一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思政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要素、产生与提升研究

    贾留战齐文博鲁晓豫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概念从主观以及主客观相结合两个角度进行了梳理;从教育要素、具身认知、主客观相统一、宏观层面等四个方面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产生路径;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环境因素、教学因素和学生因素三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供需的匹配问题;从教育环境、教师、师生互动三个方面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产生机制影响因素提升路径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

    刘相含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党史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其以史为鉴、知古鉴今的作用,需要在明晰二者融合的价值意蕴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强化高校顶层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学内容守正创新、加强教师建设队伍、讲好红色故事、丰富校园活动,更好地实现将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党史教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场域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德技并修"行动逻辑探究

    李鸿章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实行"德技并修"的关键就是专业课教师.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场域中存在多样的资本介入引发多元冲突、"惯习"造成技能教师角色定位的失败、多种"场域"的入侵造成师生价值迷失等三重困境,提出以厘清资本逻辑为落脚点、重构专业课教师"惯习"为着眼点、增强场域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为出发点的三条行动逻辑.从而实现技术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完美统一,从而培养出"德技双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德技并修场域理论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的视角

    贾广敏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是职业教育深入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特色育人模式,作为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提高"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自主培养质量的师资保障.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目标任务、教师能力、建设范式、教学模式、协作机制、保障力度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应以"树立理念、牢记使命"为创新团队建设的前提,以"涵养文化、凝聚合力"为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以"提升专能、构建体系"为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以"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为创新团队建设的保障,推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高质量发展岗课赛证创新团队

    基于PDCA质量循环理论的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管理模型构建研究

    高月勤宁培淋陈婧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教师绩效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关键内核,事关学校组织战略目标实现和人本发展教育本真诉求.基于PDCA质量循环理论,以PDCA与教师绩效评价二者间内在逻辑关联为切入点,将教师绩效评价置于PDCA全面质量管理保障视角来审视其"建"的逻辑性和"评"的标准性,可以构建一个包含绩效计划、过程控制、评价反馈三个主要环节的平衡的教师绩效管理过程模型,以"目标计划:教师绩效评价与学校发展规划有机结合""组织实施:教师绩效评价过程有效支撑目标计划落实""评价检查: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保证教师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结果应用:科学合理利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师绩效"为关键策略,以绩效评价为基本导向,引领人才培养、教师成长和学校战略目标实现.

    PDCA质量循环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绩效管理模型建构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