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研究与实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研究与实验
教育研究与实验

郭文安

双月刊

1003-160X

027-67868275

430079

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教育理论刊物。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会刊。刊登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关注教育热点问题,致力于教育改革实验和实验技术的开发,报道中小学教育实验最新动态。主要栏目有教育纵横谈、教育心得研究、教育实验研究、学校专栏。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师生及教育科学工作者。主要阅读群:全国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师范院校以及中小学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课堂"边缘人"的形成机理与转化策略

    李卯
    97-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缘人"在课堂上看似"在"实则"不在",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内,游离课堂情境之外,湮没群体生活之中,主动或被动地成为可有可无的"失语人".依循情感社会学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共同焦点的日渐缺失,互动节奏连带的衰弱以及符号资本交换的设限是课堂"边缘人"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此,重塑有吸引力的课堂情境,提高"边缘人"主动参与意愿;建立真挚的情感交流链,聚集"边缘人"高端情感能量;构建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实现"边缘人"群体身份归属是课堂"边缘人"实践转化的可选策略.

    互动仪式链课堂"边缘人"课堂情境情感能量符号资本

    文学与历史的交汇:19世纪英国家庭女教师研究

    何灿时张斌贤
    10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女教师在19世纪英国教育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直接反映家庭女教师生活的传统史料阙如,家庭女教师史成为国内教育学界长期忽略的重要研究主题.以文学作品为史料,发现家庭女教师存在出身与个人社会地位、薪酬水平与职业要求、职业投入与晚年境遇的失衡.此外,她们还需面对逼仄的教学空间、庞杂的教学内容和难以处理的教育关系.以文证史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革新研究方法,进而丰富教育史研究.

    家庭女教师文学作品19世纪英国

    20世纪上半叶中西教育哲学会通的回顾与反思

    祁东方
    11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西学东渐"浪潮的一部分,西方教育哲学的传播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现象,又是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对彼时社会发展的一种回应.作为人类教育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西方教育哲学有着自己的理论渊源和问题的聚焦点,为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来自不同哲学基础与文化传统的"参照系".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育哲学的传播引发我国研究者对教育与哲学之间的关系、西方教育哲学的认识、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环境及影响因素等问题的讨论.在由"会"到"通"的过程中,研究者对教育哲学概念、哲学基础、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

    中国教育哲学西方教育哲学会通

    体育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探索与前景展望

    郭赟程陈元欣
    130-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高等教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龙头与内核,回顾体育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程、考察其脉络、展望其愿景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育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先后经历了移植初创、改革推进、繁荣创新三个阶段.受惠于国家一系列体育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经过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形成了现代化的体育高等教育体系.展望未来,体育高等教育需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的体育高等教育之路;以多元协同治理为抓手,推进体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实践为导向,创新体育学科融合发展;构建符合数字逻辑的制度环境,推进体育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体育高等教育教育现代化中国特色的体育高等教育

    清末赫尔巴特训育观的引入及其当代启示

    牛君霞余子侠
    13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赫尔巴特训育主旨是通过对学生道德自主、自治心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真正的道德意志,摆脱外物对自身的不利影响,能够在选择之中达到自由,并始终一贯地坚持下去,接近于道德自律.清末学堂学生行为考核方法、考核标准借取赫氏训育方法与标准,由于受中国传统师道及其时政治的影响,相关规定甚细甚严;而江苏师范学堂却能注意到学生自治力的培育.从目前学生的品行培养来看,道德意志是学生品行建构的根本,实践交往是学生品行培养的要方.此外,地方视角的教育经验在改革中不可轻视.

    赫尔巴特训育训育观道德教育

    《教育研究与实验》投稿指南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