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检验医学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检验医学与临床
检验医学与临床

徐永柱

半月刊

1672-9455

cqwsxx@163.com

023-63613484

400014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一路30号广璐大厦

检验医学与临床/Journal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 NT-pro-BNP、IGFBP-7 和 CTRP12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

    张媛媛赵志杰刘青李鹏飞...
    107-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和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CTRP12)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16例CHF患者作为CHF组,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4 7例)、Ⅲ级(41例)、Ⅳ级(2 8例).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6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CHF组和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NT-pro-BNP、IG-FBP-7、CTRP1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根据CHF患者出院后1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非MACE组,比较分析MACE组和非MACE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IGFBP-7、CTRP12对预测CHF患者发生MACE的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F组患者LVEF及血清CTRP12水平均降低,LVEDD增大,血清NT-pro-BNP、IGFBP-7、Hcy、hs-CRP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级CHF患者中,血清NT-pro-BNP、IGFBP-7、Hcy、hs-CRP水平及LVEDD均为Ⅱ级患者<Ⅲ级患者<Ⅳ级患者,血清CTRP12水平及LVEF均为Ⅱ级患者>Ⅲ级患者>Ⅳ级患者,且任意两个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LVEF和血清CTRP12水平均降低,LVEDD增大,血清Hcy、hs-CRP、NT-pro-BNP和IGFBP-7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IGFBP-7和CTRP12水平均为CHF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IGFBP-7、CTRP12单项及3项联合预测CHF 患者发生 MACE 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62(95%CI:0.786~0.919)、0.805(95%CI:0.721~0.872)、0.860(95%CI:0.784~0.918)和 0.961(95%CI:0.908~0.988).3 项联合预测的 AUC 明显大于NT-pro-BNP、IGFBP-7、CTRP12 单独预测的 AUC(Z=3.050、3.883、3.218,均 P<0.05).结论 CHF 患者血清NT-pro-BNP、IGFBP-7水平升高,CTRP12水平降低,且NT-pro-BNP、IGFBP-7、CTRP12水平随心功能分级变化而变化,3项联合检测对预测CHF患者发生MACE具有更好的效能.

    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脑钠肽前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2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ibulin-3、TEM1、PACAP-38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不良的关系

    张霞邢爱君张晖曲安然...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纤维蛋白-3(Fibulin-3)、抗人肿瘤内皮标志物1(TEM1)、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38(PACAP-38)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132例老年CHF患者作为老年CHF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老年CHF患者分为Ⅱ级组(42例)、Ⅲ级组(51例)、Ⅳ级组(39例).根据患者出院后是否发生MACE将老年CHF患者分为MACE组和未MACE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Fibulin-3、TEM1、PACAP-38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老年CHF患者血清Fibulin-3、TEM1、PACAP-38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ib-ulin-3、TEM1、PACAP-38对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老年CHF组血清TEM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Fibulin-3、P AC AP-3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CHF患者血清TEM1水平比较,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CHF患者血清Fibulin-3、PACAP-38水平比较,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清TEM1水平呈正相关(rs=0.488,P<0.05),与Fibulin-3、PACAP-38水平呈负相关(rs=-0.463、-0.432,P<0.05).MACE 组有 38 例患者,未 MACE 组有 94 例患者.MACE 组血清 Fibulin-3、PACAP-38水平均低于未MACE组,血清TEM1水平及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患者比例高于未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ulin-3、PACAP-38水平升高是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TEM1水平升高及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是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ulin-3、TEM1、PACAP-38单独和3项指标联合预测CHF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6、0.636、0.641、0.798,3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高于血清 Fibulin-3、TEM1、PACAP-38 单独预测的 AUC(Z3项联合-Fibulin-3=2.448、P=0.014,Z3项联合-TEM1=2.033、P=0.042,Z3项联合-PACAP-38=2.200、P=0.028).结论 老年 CHF 患者血清 Fibulin-3、PACAP-38 水平显著降低,TEM1水平显著升高,其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不良有关,3项指标联合对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较高.

    慢性心力衰竭纤维蛋白-3抗人肿瘤内皮标志物1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38心功能分级预后

    血清AIM2、CDC42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

    李家镠甘丰权欣裴娟慧...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108例AMI患者纳入AMI组,另选取同期在北京航天总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IM2、CDC42水平,并对AMI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MI患者血清AIM2、CDC42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IM2、CDC42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AMI组血清AIM2水平高于对照组,CDC4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有29例患者,非MACE组有79例患者.MACE组血清AIM2水平高于非MACE组,血清CDC42水平低于非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Killip分级为Ⅰ~Ⅱ级AMI患者,Killip分级为Ⅲ~Ⅳ级AMI患者血清AIM2水平较高,CDC42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血清AIM2水平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s=0.667,P<0.001),血清 CDC42 水平与 Killip 分级呈负相关(rs=-0.712,P<0.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IM2水平升高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DC42水平升高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IM2、CDC42联合预测AMI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高于AIM2、CDC42单独预测的AUC(Z=4.886、4.269,P<0.001).结论 AMI患者血清AIM2水平升高,CDC42水平降低,二者与AMI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相关,血清AIM2、CDC42联合检测对AMI患者发生MAC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后

    血清NO、TXB2、ET-1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指标的关系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

    朱洪新金齐颖任政苏文静...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指标的关系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住院的108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NYHA Ⅱ级组、NYHA Ⅲ级组和NYHA Ⅳ级组.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死亡等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预后不良组CHF患者血清NO、TXB2、ET-1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HF患者血清NO、TXB2、ET-1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O、TXB2、ET-1单独及联合检测对C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NYHA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分别有28、41、39例患者.NYHA Ⅳ级组CHF患者血清NO水平低于NYHA Ⅱ级组、NYHA Ⅲ级组,血清TXB2、ET-1水平高于NYHA Ⅱ级组、NYHA Ⅲ级组,且NYHA Ⅲ级组血清NO水平低于NYHA Ⅱ级组,血清TXB2、ET-1水平高于NYHA 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发生14例严重心律失常、18例心肌梗死、7例死亡.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别有39、69例患者.预后不良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血清TXB2、ET-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NO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F患者血清NO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P<0.05),血清TXB2、ET-1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CHF患者LVEF与血清NO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TXB2、ET-1水平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CHF患者LVEDD与血清NO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TXB2、ET-1水平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O>51.02μmol/L 是 CHF 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TXB2>130.94 ng/L、ET-1>57.43 ng/L 是 CHF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O、TXB2、ET-1单独及3项指标联合预测CH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8、0.841、0.816、0.963.3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高于NO、TXB2、ET-1 单独预测的 AUC(Z=2.579、2.638、3.312,P<0.05).结论 血清 NO、TXB2、ET-1 水平与CHF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指标有关,可有效预测CHF患者预后不良.

    慢性心力衰竭一氧化氮血栓素B2内皮素-1心功能分级预后

    耐多药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技术进展

    刁婷婷张红吉欧阳兵刘超...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对包含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在内的至少2种以上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病,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早期快速检测耐药情况是MDR-TB患者有效治疗的关键.当前临床MDR-TB诊断主要以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pDST)检测为主,但pDST检测耗时长,一定程度上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而基因型药物敏感性试验(gDST)则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耐药检测.目前在MDR-TB诊断的研究中,pDST检测联合gDST检测是研究热点,但仍处于探索阶段,缺少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报道.该文对MDR-TB的实验室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使读者深入了解MDR-TB的诊断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为MDR-TB的快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或借鉴.

    结核病耐多药检测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基因型药物敏感性试验

    幽门螺杆菌胃炎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临床诊治进展

    杨吉香马颖才周思思
    137-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的健康密不可分,近年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胃炎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均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且二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重叠,因此有观点认为Hp胃炎与SIBO存在一定的关系,目前关于这方面的临床诊治研究较少,该文阐述了 Hp胃炎合并SIBO的发生情况及病理生理机制,重点讨论了小肠内容物细菌培养法、呼气试验及新型检测技术诊断Hp胃炎合并SIBO的优缺点,以及Hp根除治疗和益生菌疗法对SIBO的疗效.对于Hp胃炎合并SIBO的临床诊治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指导用药方案.

    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呼气试验治疗

    跨省域医联体建设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陈涛王玉廷王蔚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西部地区跨省域医联体建设及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一套适合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的医联体管理模式.方法 该院复制推广十余年来医联体建设的有效经验,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率先与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组建跨省域医联体,以此为例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探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联体工作模式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结果 十余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综合服务能力得到跨越式发展,门急诊、住院人次及手术台次均位于川渝地区所在县域的县级医院前列,患者满意度达98%,县域内就诊率提高至90%以上.结论 该院医联体建设不仅帮助重庆市内渝东南、渝东北偏远地区的县级医院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跨省域医联体建设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切实缓解了川渝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看病难题,分级诊疗目标落地见效.

    成渝双城经济圈跨省域城市医联体分级诊疗高质量发展

    扬帆起航 迈向新辉煌

    罗阳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