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结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

张幼启

月刊

1002-848X

010-68362261 88375434

100044

北京市车公庄大街19号

建筑结构/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面向全国建筑工程界的科技刊物,是我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和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建筑结构》以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繁荣建筑科学技术、推动我国建筑科学技术进步为宗旨;以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和信息资料性为特色,是我国建筑结构、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份重要刊物。主要报道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工程抗震与振动、地基与基础、结构理论与设计、计算机应用、房屋改造与加固、工程事故分析、建筑结构防灾、新材料应用、工程测试、结构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和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其它对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科研和生产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工艺和工程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核心筒收进水瓶型超高层结构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袁理明吴逸枫景文俊王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超高层建筑位于武汉市汉阳区一线滨江区域,整体造型为下大上小逐渐收分的水瓶型,主体结构高度249m,屋面上设 51m高塔冠,地上建筑总高度 300m.建筑师要求外框柱贴幕墙边布置,导致塔楼大部分柱均为斜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将对楼面体系产生水平分力,设计中通过在楼面梁设置抗拉钢筋及型钢承担水平拉力.核心筒墙体在 17、43 层进行了转换收进,通过合理的分析及措施,确保了墙体传力路径的合理性.对主体结构进行了风洞试验并进行了相关论证,减小了设计风荷载,节约了结构造价.对结构进行了施工模拟、收缩徐变分析、墙体有限元分析及塔冠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设计安全合理.

    超高层结构斜柱斜墙墙体搭接转换水平分力风洞试验施工模拟收缩徐变

    上海市某超高层偏筒结构分析与设计

    王鹏戈马冯雪松孙强...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建筑功能、效果的需要,偏筒结构在高层及超高层项目中数量逐渐增多.位于上海市某 280m超高层偏筒结构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的结构体系.结构设计的主要难点在于筒体偏置导致结构在地震与风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筒体部分因电梯井道开洞使得最外侧墙体易处于受拉状态,且因质量、刚度不均匀结构在竖向力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分别对结构的抗扭性能、筒体墙构件承载力、考虑收缩徐变的结构整体水平变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大震弹塑性验证了结构整体及各构件均满足设定的性能目标,保证了结构整体及构件的安全可靠.

    超高层筒体偏置抗震设计扭转效应施工模拟

    某斜柱转折复杂超限高层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高嵩蒋俊杰王世刚刘璐璐...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为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建筑高度 245.8m,建筑造型呈中区大、低区和高区小的梭形,存在跃层构件、斜柱、楼板不连续等三项不规则类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对跃层构件的屈曲、斜柱转折、干缩与徐变的影响、钢骨梁柱节点和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等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关键和重要构件进行适当加强,在构造措施方面亦进行相应处理.结果表明,整体结构及构件的抗震性能均满足抗震性能目标,项目各项不规则程度得到了有效改善,结构体系合理、安全、有效,保证了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超限高层建筑斜柱转折跃层构件徐变干缩

    珠海某超限高层建筑的性能分析与设计

    杨坚杨坤张汉龙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葡商贸中心南侧塔楼为B级高度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结构同时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局部穿层柱及斜柱等不规则项.根据结构的超限情况合理选取抗震性能化设计目标,采用PKPM和MIDAS Building两款程序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小震下弹性反应谱和弹性时程分析,补充了中震弹性和不屈服验算,并采用SAUSAGE程序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针对楼板不连续、局部穿层柱和斜柱等不规则情况还进行了楼板应力分析、屈曲稳定分析以及斜柱转折处的受力分析.根据结构特点采取了相应的加强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结构各项性能均能达到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体系合理可行.

    超限高层性能设计时程分析穿层柱分析

    出版大厦框架-双核心筒结构设计及关键问题研究

    任曼妮王洪兴王丛菲贾君...
    31-3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版大厦为框架-双核心筒结构体系,采用YJK、ETABS软件对主体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对比分析.为了满足建筑功能,针对结构的局部转换提出了 3 种解决方案,并分别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转换区 3 层框架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不仅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而且能满足较好的经济性;局部转换最终采取斜柱转换方案;斜柱转换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受力更加均匀,减少了结构节点区域的应力集中现象;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共同作用下,由于斜柱对框支柱的支撑作用,转换结构的压应力区域由框支柱与水平梁连接处转移到斜柱与框支柱连接处,使整体性更加稳定,为项目结构设计方案选择决策提供参考.

    框架-双核心筒结构斜柱转换抗震性能局部转换

    某树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分析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陆文忠黄昌靛吴宏磊王作杰...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针对某树状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和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建筑大悬挑方案的结构实现、竖向力传力路径分析、抗连续倒塌分析、关键构件性能化设计、楼面体系抗拉承载力分析、节点详细有限元分析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与此同时,也对结构的抗风设计、南北侧双核心筒的设置、局部墙体的偏拉、重力二阶效应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展开并提供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虽该高层建筑存在体型复杂、大悬挑、平面形状不规则、核心筒偏置等难点,但是通过合理的平面和竖向布置,辅之以详尽的结构分析能够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尤其是在通过局部斜撑转换较好地实现建筑大悬挑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实现竖向荷载的可靠、直接和简洁的传递,分别从依次拆除斜撑和一次性拆除斜撑两个工况进行了抗连续倒塌分析,从完全不考虑楼板作用和考虑后浇相关层楼板的施工模拟两个角度来复核楼面体系的抗拉承载力,对梁-撑转换节点进行了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等,最终通过进一步验算保证其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仍能很好地满足预定的性能化设计目标.

    高层建筑斜撑转换抗连续倒塌分析墙体偏拉重力二阶效应

    深圳朗峻广场项目复杂高层结构设计

    林超伟王兴法周云吴震...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朗峻广场项目是多个整体建筑体块错落叠合而成的复杂建筑,其造型独特,具有 45m跨度刚性连接连体、斜撑转换、竖向构件收进和大悬挑等特征,结构采用框架-多筒体剪力墙体系.阐述了刚性连体构成、转换结构的设计选型与思路,重点介绍了筒体剪力墙墙肢的关键设计要点.此外,根据项目特点确定结构的性能目标,提出了小震设计参数结果的合理提取方法和中震的设计原则,复核结构在大震下的抗震性能并根据结果采取适宜的抗震措施.结果表明本工程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采用的设计方法可行.

    复杂高层结构框架-多筒体剪力墙体系筒体收进复杂连接转换结构抗震性能

    深圳某连体桁架转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于际华刘志周高磊贾君...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圳某连体桁架转换超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连体部位为钢桁架和钢框架结构.连体底部设置 5 榀桁架承托本层及上部钢框架共 9 层荷载.结合项目特点,对主体结构设定了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采用YJK、ETABS两种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整体分析,通过YJK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及设防、罕遇地震下的等效弹性分析,采用SAUSAGE软件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分析,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因连体桁架转换结构为结构的关键构件,故对其进行构造加强,并结合其受力特点进行各工况补充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对穿层柱进行了屈曲分析,确保了穿层柱计算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超限高层建筑连体桁架转换结构整体分析构造措施加强补充分析穿层柱屈曲分析

    弯扭柱-螺旋梁观光塔结构设计与静力分析

    刘向刚陈剑峰杨越赵雪冰...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重庆长江艺术湾区中岛艺路项目的观光塔结构设计要点进行阐述和分析.观光塔分为塔身和飘带,塔身高38.1m,飘带高25.66m.塔身是由三根逆时针旋转的弯扭箱形柱和顺时针旋转的螺旋箱形梁正交组成的螺旋结构,飘带是由两根弯扭箱形梁和中间连系梁组成的弯扭结构.该结构体型复杂,依据风洞试验确定了结构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对结构的关键构件和关键节点进行了设计,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en和ABAQUS对结构的变形、构件内力、应力、结构整体稳定性和节点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具备较高的安全可靠度.

    弯扭柱-螺旋梁风洞试验重力二阶效应整体稳定节点分析

    基于遗传算法的剪力墙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陈学伟李展铨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剪力墙结构体系的高层结构容易出现剪力墙偏心布置的问题,同时引起其在水平作用下抗扭性能不足的问题.通过分析遗传算法的优点及适用性,确定采用遗传算法以实现对剪力墙抗扭性能优化问题.具体讨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条件的设定,并阐述了基于遗传算法对剪力墙优化的具体步骤.以某工程项目建筑结构作为模型算例,对其简化模型进行基于遗传算法的 400 代迭代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原建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对剪力墙结构的优化效果良好,优化后的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与扭转作用下楼层位移比能得到有效的降低,证明了基于遗传算法对高层剪力墙结构优化的可行性.

    剪力墙结构遗传算法优化设计楼层位移比